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綜合“今日俄羅斯”網站(RT)和塔斯社報道,分管能源工作的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9日稱,俄羅斯和中國就“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談判取得了進展。

“(俄中)雙方進行了討論,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一些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兩國領導人已指示加快推進該項目。”諾瓦克說。

此前,俄羅斯能源部長齊維列夫7日也向媒體透露,俄中兩國正就“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項目進行“積極談判”,各公司正擬定合同條款。但他同時表示,俄中不太可能在9日,也即此次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當天簽署正式協議。

中俄2006年簽署《關於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諒解備忘錄》,兩國計劃修建東西兩條天然氣管道,其中西線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計劃經過阿爾泰地區,預計全長2000餘公裏。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已於2019年正式投產通氣,去年12月全線貫通,而西線管道建設至今尚無進展。

RT稱,“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出現延誤,主要是因為中俄兩國在供氣價格、管道線路方麵尚未達成一致。據介紹,當前該項目有兩條線路方案,一個是過境蒙古國鋪設管道,另一個方案則是讓管道從俄羅斯直通中國,途徑俄羅斯邊境小鎮後貝加爾斯克。前者可使管道縮短1000公裏,但也代表著一筆額外的過境費。

據齊維列夫7日說,當前有關“西伯利亞力量-2”具體線路方案的討論仍在進行中。

據悉,若最終得以開通,“西伯利亞力量-2”預計將每年從俄羅斯向中國輸送多達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俄媒分析,在西方製裁和歐洲需求減少的背景下,俄方正寄希望於這條管線實現能源出口市場的多元化。諾瓦克2022年9月還曾展望,“西伯利亞力量-2”或有望取代“北溪-2”管道。

目前,俄對歐天然氣供應僅占歐洲需求的19%,相比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前的40%大幅減少。歐盟委員會計劃將在今年6月就第17輪對俄製裁方案進行討論。據悉,布魯塞爾希望在2025年底前禁止新的俄氣交易,並在2027年底前終止現有協議下的進口。

中俄能源合作是兩國務實合作的重要基石,能源貿易占中俄貿易總額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俄羅斯《消息報》9日提到,俄總統普京今年1月宣布,俄羅斯是中國原油、天然氣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中國也是俄羅斯能源資源的最大消費國。

4月15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出席2025歐亞油氣論壇框架下“俄羅斯與亞洲國家能源夥伴關係”主題分論壇並致辭。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消息,張漢暉在致辭中強調,能源合作不僅是中俄務實合作的“壓艙石”,也是維護全球能源市場穩定、推動低碳轉型的“推進器”。

張漢暉表示,中方願繼續深化兩國建設高水平能源夥伴關係,推動能源合作高質量發展。在現場接受塔斯社、俄新社、RT電視台等俄主流媒體采訪時,張漢暉提到,中國天然氣市場需求快速增長,雙方天然氣合作潛力巨大,中方願擴大自俄進口液化天然氣,並推動新建跨境天然氣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