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說港口沒船是“好事” 美媒無語:被他蠢哭了
文章來源: 國際觀察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近來,美國港口紛紛預警,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對華加稅145%並對中國船舶下手,貨運量將大幅下降,繼而將重創美國經濟和消費者生活。但當地時間5月8日在提及相關問題時,特朗普竟不以為意,聲稱港口業務放緩是“好事”。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發布視頻和Axios新聞網報道,當天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一名記者詢問道:“我們看到,美國港口的貨運量確實正在放緩,現在成千上萬的碼頭工人和卡車司機擔心自己的工作。”
“這意味著我們損失的錢少了,你知道嗎?當我看到這一點時,這意味著我們損失的錢少了,”特朗普回答稱,“坦白說,如果我們不做生意,我們的情況會更好。所以,放緩是好事,不是壞事。”
他還張口就來,說中國已經“賺了超過1萬億,在我看來是1.1萬億”。
對此,美國政論雜誌《新共和》評價稱,特朗普的邏輯似乎是,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可能會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但他甚至不知道貿易逆差是什麽意思,也不知道貿易逆差是多少。特朗普一直堅持認為美國被騙了,這暴露了他對經濟學的根本誤解,這種誤解建立在對其他國家的厭惡之上。”
報道毫不留情地指出:“特朗普最新評論,再次暴露了自己的愚蠢。”
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僅為2954億美元。特朗普此前還說過,美國每年在貿易上損失2萬億美元,但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逆差去年為9178億美元。
特朗普上台後在全球範圍內挑起貿易戰,已宣布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征收145%的關稅,針對中國香港和內地的“小額豁免”政策於5月2日到期。中國船舶也成為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釘”,將被征收高額費用。
Axios援引分析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導致美國重要航運樞紐的貨運量放緩,並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和供應鏈的破壞,最終影響美國國內運輸和倉儲、就業以及貨架上商品的價格和供應。
報道還指出,集裝箱數量暴跌,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集裝箱數量暴跌,意味著碼頭工人的工作時間減少,這可能很快導致運輸貨物的卡車和鐵路的需求減少。
美國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上個月發布預警指出,遠洋運輸公司正在以比疫情期間更快的速度“撤回”跨太平洋東行貿易的運力,“空白航次”(即取消的定期航班)數量有所增加。從4月13日到4月20日的幾周內,空白航次數量幾乎翻了一番,4月底和5月初的每周航線中已有超過25%的航線被取消。
5月6日,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表示,本周,洛杉磯港貨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35%,這是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後首批抵達洛杉磯港的貨船。
塞羅卡還稱,這些進港貨船的貨運量大幅下降,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數量下降了50%以上。他警告說:“美國的許多零售商和進口商都告訴我,現在這些產品的價格比上個月暴漲了大約兩倍半。”
與此同時,美國人正繼續購買此前存放在美國倉庫的商品。但CNN提醒道,這些庫存正開始耗盡。
CNN在報道中提及,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生效前,許多美國企業選擇囤積材料、物資和消費品。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貿易逆差超出預期,擴大至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有經濟學家預計,隨著貨船陸續抵達港口,進口激增的勢頭至少還將持續幾周,但此後將迅速崩盤。
塞羅卡預測,屆時美國消費者的選擇將大幅減少。他表示:“全球90%的貿易通過海運完成。在洛杉磯港,我們約有45%的業務與中國有關,包括家具、電子產品、電器、服裝和鞋類……這些關稅最終將體現在商品成本結構中,並由美國消費者來買單”。
當地時間7日,美國西雅圖港港務局長瑞安·卡爾金斯告訴CNN,當天“沒有集裝箱船停泊”。
卡爾金說:“雖然這種情況偶爾會發生,但非常罕見。因此,我認為今晚的情況是一個明顯的提醒,即關稅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