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為平婦女權益機構發布了《反家暴法》九周年監測報告,分為概述篇和政策法規篇。
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簡稱《反家暴法》)正式實施已有九年整。2017年3月1日以來,北京為平婦女權益機構持續發布民間監測報告,以期勾畫我國反對家庭暴力的進展,了解存在的挑戰,提出對策建議,與社會各界共同促進婦女權益、家庭安全、社會和諧。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反家暴的重要製度創設,本篇將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實施狀況單列一節,進行考察。截至2024年10月底,各級人民法院共作出近 2.6 萬份人身安全保令。但是,這個數量和我國巨大的人口總量、家庭暴力的發生狀況和報警情況等相比,實在讓人不敢樂觀,而且保護令的核簽發率仍然沒有披露,加之能夠查找到的保護令數量越來越少,已經難以如之前那樣去考察所申請的哪些保護措施和準率較高、哪些保護措施如遷出令核準率很低。
總體而言,雖然《反家暴法》實施九年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家庭暴力問題依然嚴峻,需要社會各界持續關注和努力。
一 一年來反家暴工作的主要進展
1.地方性法規的製定與實施:讓法律活起來
2024年國內多地頒布實施了反家暴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與《反家暴法》相配合實踐。
2.多部門協作機製的強化:形成反家暴合力
3.救助與法律援助的擴展:為受害者提供更多支持
4.與未保法等法規條例攜手,從源頭預防家暴
二 主要責任機構的工作(詳見報告全文)
與反家暴落實工作相關的機構有:人民政府的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民政部門、公安部門、司法部門、法院、檢察院、婦聯、工會、共青團、殘聯、村/居委會、社會組織等。
三 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實施
(一)整體趨勢
2024年1月至10月,全國法院共核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199份,截至2024年10月底,各級法院共作出近2.6萬份人身安全保護令。在過去9年中,全國法院核發的人身安全保護令數量總的來說呈上升趨勢。
地方法院在核發人身安全保護令方麵的進展可在公開報道或數據中查詢到的,有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甘肅省、浙江省杭州市等。
(二)跨省司法協作和多部門協同推進
2024年,我們檢索到保護令方麵的跨省司法協作和多部門協同推進的兩個實例。12月,安徽省馬鞍山市公安局塘西派出所及時受理了一起江蘇南京市居民的家庭暴力案件,並協助其向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實現了跨地區的司法協作和保護令的有效執行。
4月16日,浙江杭州市婦女聯合會、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與杭州市人民檢察院以及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衛健委 8個部門共同製定出台的杭州市《關於加強部門協同深入推進人身安全保護令製度貫徹實施的意見》,其中包括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從婦聯協助申請、檢察院支持起訴、公安機關收集證據,到人民法院製發和執行,推動多部門建立常態化協同機製,全方位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四 《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中持續存在的挑戰
盡管越來越多的家暴受害者的權益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保障,但現實中不如人意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折射出反家暴法的落實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和挑戰。
我們還在多個家庭暴力的實例中觀察到:未成年人受家暴情況中,學校的強製報告往往缺失,除了申請保護令,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民政部門和社工服務機構,可以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如果沒有履行自己的法定職責,又該有怎樣的罰則?麵對情節惡劣的家暴案件,部分法院法官隻是“批評教育”,並堅持調解,讓受害者終於同意“再給對方一次機會”。 《民法典》中關於離婚冷靜期已經飽受詬病,2023年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委員會審議中國履約報告時,也敦促廢除這個規定。以上實例僅涉及少數反家暴責任部門。要推進反家暴法的有效實施,我們還需直麵至少以下幾個方麵的挑戰。
1.不同責任主體、不同地方發展不平衡,一線人員能力參差不齊。
2.反家暴活動時間集中、方式單一。
反家暴活動往往高度集中在三八和11-12月之交的“16日行動”期間,而不是貫穿全年的常規工作。普法宣傳大多仍采用宣講的方式; 家暴案件的處理中,部分責任主體仍過於依賴簡單的調解和口頭批評等。
3.信息和數據披露太過稀少。
4.未見專項預算,經費保障狀況不詳。
5.救助/庇護隻有場所數量不見服務信息。
6.社會力量多方受限,難以發揮。
結語
由於可以獲得的信息非常有限,我們相信對於一些信息和實踐的查詢和整理仍然不夠完善,在呈現《反家暴法》實施九年來的進展和挑戰時,在嚴謹性和完整度上仍非常不足,尤其是隨著《反家暴法》施行時間的持續增加,將越來越需要更多力量、包括國家機構開展監測評估進展的工作。
在梳理大量的信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信息缺乏具體內容,從有效信息中可以看到,在取得諸多進展的同時,各個責任主體的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具有共性的挑戰,如缺少工作流程的要求或指引,缺乏有關反家暴工作的評估考核指標,對人員的業務培訓、數據統計缺失與滯後,強製報告、告誡書、保護令、監護權暫時轉移、臨時生活救助和庇護等製度的潛力遠未充分發揮,民間力量在多方受限中艱難開展反家暴工作。
在此前的監測報告中,我們已經反複提了政策建議,本篇不再贅述。在此,我們隻想強調,2025年是聯合國95世婦會在北京召開三十周年,全球正在評估各國的後續行動。中國作為95世婦會的東道主,應該以更強有力的政治意願、更有效的措施辦法來推進《反家暴法》的實施。這既是關乎家庭成員、特別是廣大婦女的權利和福祉,也體現中國作為聯合國積極的一員,在踐行對《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等國際法、95北京世婦會行動綱領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等國際承諾。
在這個過程中,為平婦女權益機構將持續守望,以監測見證進展和促進改善。我們看到,通過當事人的驅動、通過婦女堅持不懈的推動,通過各責任方的回應,有意義的改變將繼續擴大。

北京為平婦女權益機構於2014年10月11日注冊,願景是促成一個所有性別、尤其是婦女和女童都享有平等、免於暴力的社會。致力於倡導完善和實施相關法律政策,協助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員進行性別平等和反暴力的能力建設,通過服務和支持促進婦女和女童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