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憐了,有沒有什麽辦法能救救空姐?
文章來源: 星球商業評論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五一假期結束了,各地旅遊捷報頻傳。今年五一期間,全國出行人數3.14億人次,消費達到1802億。
我大概算了一下,五一出行人均消費為573元。而2019年,這個數字是:
603元。
大家確實都出來玩了,但是各行各業感覺恢複情況不太一致。就比如乃悟最關心的航空業吧,按照第三方平台統計,五一期間境內航線客運航班量6.95萬班,同比增長5%,國際航線同比增長了16%。機票平均價格890元,同比增長5%。
形勢不是小好,是大好啊!
乃悟又看了一下今年春節期間的統計,民航發送旅客達到1824萬人次,日均運送228萬人次,創下春節同期曆史新高。
春節是一季度最火爆的出行周期,看這個數據,各家航空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一定很好吧。
乃悟翻看了各大航司的一季度財報,好像不是那麽回事兒。
國航今年一季度虧損擴大22%,東方航空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虧損8億到今年的虧損9.95億。南航又是超薄座椅又是餐食節省,虧損幅度和去年相比沒有變,那才真是一頓操作猛如虎,最終省了三塊五。海航的利潤下降了6成,被譽為最能賺錢的春秋航空歸母淨利潤減少了16%,吉祥航空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下滑了30%。
乃悟又查了查各機場的數據。上海機場今年一季度盈利超過5個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6%,白雲機場一季度盈利接近3個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還多。首都機場的營收也在增長,虧損在收窄。
機場這個生意模型是特別的好,飛機起降要收費,旅客在機場坐飛機也要收費。所以機場都說自己賺錢了,那就說明坐飛機的人多,而且飛機起降頻繁。
既然人旺機也旺,那為啥各大航司卻都在虧錢呢?
星球此前寫過,第一是因為國際航班恢複程度不理想,各家航司都在國內市場卷機票價格。
第二是按照十四五規劃,航空運輸旅客數量有達標要求,各大航司航線航班都在大開特開。
當然,也有不受這些因素影響的。節前,幸福航空突然宣布停飛。
乃悟給大家講個古。這家公司最早由中航工業和東航合作創辦,幸福航空早期幾乎使用的都是來自中航工業的產品:
新舟60支線客機。
全球航空市場就那麽大,還被歐美用適航證體係分化控製,新舟60沒有取得歐美的適航證,就導致其無法向歐美市場銷售。
當然,也不能全怪歐美朋友,新舟60在2009年到2015年的6年間,發生事故17起,其中7起都和起落架有關。
這就導致新舟60的客戶都是亞非拉兄弟和幸福航空。最便宜的時候,這家公司甚至推出過0元機票,隨便坐,不要錢。
可能是虧損過大,又或者是別的原因,中航工業又把公司甩給了西安國資。然而西安國資更賠不起。關鍵時刻,疫情又來了。於是,就有了大家看到的工資停發、社保停繳、最後停飛。有人計算,就目前幸福航空能飛的飛機,全都努力運營也要每年虧損一個億。
有媒體采訪了幸福航空員工,他們說目前公司拖欠10個月工資、40個月公積金、28個月社保等等。一些飛行員、空姐、地勤靠幹兼職掙錢。
太可憐了,有沒有什麽辦法能救救空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