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宗方濟各辭世後首場樞密會,133樞機齊聚西斯汀教堂啟動選舉。(圖/達誌影像,下同)
梵蒂岡時間5月7日,天主教會舉行曆史性的樞密會議,展開選舉第267任教宗的程序,以接替不久前辭世的教宗方濟各。當天上午,樞機團團長雷樞機(Giovanni Battista Re)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感恩祭,強調選舉是為教會與全人類尋求一位能增進共融、忠於福音的牧者。彌撒後,包括意大利、亞洲與非洲等地的133位樞機主教隨即進入西斯汀教堂,展開首日閉門會議,正式啟動這項影響全球14億信徒的重大選舉。
綜合外媒報導,此次有投票資格的樞機主教必須年齡未滿80歲,符合資格者共135人,但其中肯亞樞機恩朱埃因健康因素缺席,最終133人實際參與投票。下午4時15分起,樞機們吟唱《懇求造物主聖神降臨》進入西斯汀教堂,依序手按福音書宣誓保密,並在電子訊號全數被封鎖的環境中展開第一輪投票。過程中隻有指定的3名輔助人員得以留在場內,其餘無關人員全數撤出,確保會議絕對機密。

所謂的“秘密會議”(Conclave),源自拉丁文“封閉的房間”,是千年來天主教教宗選舉的傳統方式,從2013年起,西斯汀教堂便設置了行動通訊與網絡訊號幹擾係統,以防外泄消息。每位樞機投票後,由隨機產生的票務與監票人員計票並朗讀票數,首輪投票後若未產生三分之二多數(本次門檻為89票),即點燃黑煙,象征“尚未選出教宗”,白煙則代表新教宗誕生。
根據慣例,首日僅會進行一輪投票,之後每天上午與下午各投兩輪,最多四輪。若4天內仍無結果,第5天則暫停投票、進行反思與祈禱。曆任教宗中,本篤十六世與方濟各皆在第二天會議時當選,分別在第四與第五輪脫穎而出。不少信徒期待新任教宗能延續方濟各改革、親民與開放的作風,繼續為教會帶來包容與現代化的路線。

教宗選舉登場之際,數千名信徒與媒體聚集於聖伯多祿廣場,現場架設高台與維安管製,氣氛肅穆卻充滿期待。意大利信徒賈魯波受訪時表示,國籍並非她的首要考量,“我們需要一位對弱勢關懷、能夠傳遞和平與改革訊息的教宗。”外界熱門人選包括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意大利主教團主席祖皮與有“亞洲方濟各”之稱的菲律賓籍樞機塔格萊等。
選舉進行時,同步進行象征儀式,包括銷毀前任教宗方濟各的“漁夫戒指”,象征其職務正式告終。在西斯汀教堂牆上的米開朗基羅名畫《最後的審判》映照下,樞機們麵對天主與信眾,肩負神聖責任,尋求一位能引領教會走出當代挑戰、維係信仰核心的新教宗。全球天主教徒屏息以待,盼望看到西斯汀教堂的煙囪升起白煙,迎來新一任伯多祿繼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