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境線升旗活動上,正在對視的巴基斯坦士兵(右)和印度士兵。
“世界承受不起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軍事對抗。”
作者:鄭敖天 何宇婧
當地時間5月7日淩晨,多架印度空軍戰機突然從位於印巴邊境的多個空軍基地起飛,向巴基斯坦境內的多個目標發動空襲。
印巴對峙,瞬間升級。
針對印度的襲擊,巴基斯坦軍隊反應迅速。印度軍隊發起進攻幾小時後,巴基斯坦國防部、三軍新聞局先後發表聲明,宣布巴軍擊落6架印軍戰機,並俘虜多名印度軍人。
巴三軍新聞局發言人喬杜裏同時表示,印度對巴基斯坦境內的6處地點發動了24起襲擊,造成8人死亡、35人受傷。

·當地時間5月7日,一座遭印軍空襲的巴基斯坦建築。
巴基斯坦外交部於5月7日發表聲明,譴責印度此舉是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公然違反”,強調巴基斯坦將團結一致,保護和維護本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印巴又一次爆發衝突,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有網友留言稱:“俄烏衝突未停,印巴衝突再起,背後又是誰在搗鬼?”
“朱砂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印度軍方給對巴基斯坦的空襲行動取了個“朱砂行動”的代號。
在印度教文化中,朱砂指印度已婚女性在頭發分縫處塗抹的一種紅色或橙紅色粉末,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義。有評論認為,印度軍方選擇這一代號,是為了激起印度國內民眾的情感共鳴。
綜合外媒報道,印軍在此次空襲中出動了其最先進的法製“陣風”戰鬥機和俄製蘇—30戰鬥機,並使用了“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對巴境內目標進行襲擊。在空襲發生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邊界也傳出了炮聲。
針對巴方擊落印軍戰機的聲明,印方一直沒有直接回應。有印度官員向媒體透露,有三架印軍戰機在印境內“墜毀”,但沒有承認這些戰機是被巴方擊落的。

·印度空軍裝備的法製“陣風”戰鬥機。
同時,也有外媒報道稱,有印度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據稱是“墜毀”的印度戰機的視頻,視頻中可以看到法國產戰機零部件的標識,而印軍目前裝備有“陣風”和“幻影2000”兩款法製戰鬥機。
襲擊發生後,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裏夫在社交媒體發文譴責印度的“懦弱”襲擊,並強調印度的進攻行為會受到懲罰,巴基斯坦有權對印度的“戰爭行為”做出強有力回應。
當地時間5月7日上午,印度軍方召開記者發布會,宣稱此次襲擊“不針對巴基斯坦軍事設施”,而是為了打擊巴境內的所謂“恐怖分子設施”。
印方還提到了今年4月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帕哈爾加姆發生的恐怖襲擊,宣稱發動襲擊的恐怖分子與巴基斯坦境內有聯係。
印方這一言論遭到了巴方的激烈駁斥。巴基斯坦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曾要求印度就指控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義一事拿出確鑿證據,並指責印方企圖通過指責巴基斯坦轉移其國內壓力。

·巴基斯坦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
印巴的這場“熱衝突”讓克什米爾地區又一次成為世界焦點。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兩國對該地區一直存在主權爭議,並爆發了多次武裝衝突。如今,這裏又成了新一輪印巴衝突的導火索。
“小瑞士”血案
時間回到十幾天前。當地時間4月22日,幾十名來自印度和其他國家的遊客到帕哈爾加姆旅遊。這個位於印巴邊境的小鎮風景優美,有“小瑞士”之稱,也是印度寶萊塢電影的重要取景地。

·帕哈爾加姆附近的拜薩蘭山穀一景。
這些遊客的目的地,是帕哈爾加姆附近的著名景點拜薩蘭山穀。該山穀位置偏遠,隻能步行或騎馬前往,但路上暗藏危機。因為在2019年,印度政府取消了帕哈爾加姆所在地區的自治地位,導致當地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更加尖銳,當地武裝分子和印度軍警的衝突也愈發頻繁。
當地時間4月22日下午,正在拜薩蘭山穀遊覽的遊客突然遭到五名恐怖分子伏擊,許多遊客被恐怖分子近距離“行刑式”處決。
這場恐怖襲擊震驚了世界。原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對環球人物記者透露,得知消息後,印度總理莫迪縮短了對沙特阿拉伯的訪問,緊急返回印度。在回程途中,莫迪的專機沒有像去程時一樣經過巴基斯坦領空,而是選擇繞行阿拉伯海,“這說明當時印巴局勢就已經很緊張了”。
隨後,在克什米爾地區活動的武裝組織“抵抗陣線”,宣布對此次襲擊負責。此前該組織的“知名度”並不高。有媒體稱,“抵抗陣線”是在2019年後創建的,創始人是謝赫·薩賈德·古爾。
資料顯示,薩賈德出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1996年畢業於當地的斯拉普利塔普大學,之後又在印度班加羅爾的一所大學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至此,薩賈德似乎走的是一條“商業精英”的成長道路。但有印度媒體報道稱,他在上學期間與激進組織“虔誠軍”搭上了關係。2002年,他因涉嫌參與為“虔誠軍”洗錢的活動而被印度警方逮捕。之後,他又頻繁因為各種“違法行為”出入監獄。
“虔誠軍”於1991年在阿富汗境內成立,曾多次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內發動大規模恐怖襲擊,並先後被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認定為恐怖組織。多年來,印度一直指責“虔誠軍”從巴基斯坦境內獲得支持,但遭到了巴方的否認。
據印度媒體報道,2019年,薩賈德創建了“抵抗陣線”,並先後多次與當地的印度軍警爆發衝突。印度情報部門還曾懸賞100萬盧比(約合8.5萬元人民幣)捉拿他,但一直未能如願。
充滿疑點的是,在“認領”帕哈爾加姆恐怖襲擊事件4天後,“抵抗陣線”又發表聲明否認與該襲擊有任何關聯。該組織發言人宣稱,此前的“認領”聲明是印度情報部門侵入其社交媒體帳號偽造的。但該說法未得到證實。
世界難以承受之重
帕哈爾加姆襲擊事件發生後,印方將其歸咎於巴基斯坦,聲稱恐怖分子得到了巴境內人士的支持。隨後,印度宣布單方麵關閉多個印巴口岸,並中止《印度河用水條約》,在印度河上遊阻斷巴基斯坦的供水。有印度官員甚至稱,不允許“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

·印度修建在印度河支流傑納布河上遊的大壩。
這一舉動招致巴基斯坦的強烈反應。對巴基斯坦來講,印度河是該國的“經濟生命線”。1960年,在國際組織的斡旋下,印巴簽署了《印度河用水條約》,兩國在水資源分配利用上達成一定共識。之後,即使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印巴戰爭期間,兩國也沒有中止這一協定。
當地時間4月24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裏夫發表聲明,嚴正表示:“任何試圖阻止或轉移屬於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係水流的舉動,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印巴局勢因此變得愈發緊張。
李大光表示,印度單方麵撕毀《印度河用水條約》,切斷了巴基斯坦80%的灌溉水源,直接威脅到巴方23%的農業產值與37%的人口用水。這種“水威懾”遠超傳統軍事對抗,旨在通過民生危機倒逼巴國內動蕩。“這種將水資源‘武器化’的行為,隻會進一步加劇印巴緊張局勢。”
李大光還強調,印巴都是有核國家。一旦兩國爆發大規模衝突,將對地區和世界局勢造成嚴重影響。
當地時間5月6日,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呼籲印巴“保持軍事克製”。
在聲明中,古鐵雷斯強調“世界承受不起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軍事對抗”, 並表示聯合國願意支持任何有助於緩和局勢、推動外交和重新致力於和平的倡議。他本人也願意為兩國政府提供斡旋,以促進和平。
5月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對今天淩晨印度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對目前事態的發展感到擔憂。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鄰國,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我們呼籲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的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製,避免采取使局勢進一步複雜化的行動。我們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繼續為緩解當前緊張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