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真的賺麻了。
前些天,比亞迪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財報。就迪子之前賣爆那勁兒,大夥兒也猜到業績應該挺不錯的,但是真沒想到,人家掙的是如此之多。
根據財報信息,一季度,比亞迪營收總共 1703.6 億元,同比增長
36.35%。相比之下,特斯拉在老馬各種不上心後,一季度營收大概是 1411.5 億元,已經大幅落後迪子。
更誇張的是利潤。
這季度比亞迪
歸母淨利潤是 91.55 億元,同比暴增 100.38%,是特斯拉一季度的三倍,相當於一天淨賺
1 個小目標。
而在更關鍵的扣非淨利潤上,迪子這季度 81.72 億元,同比增速達到了驚人的 117.8%。
所謂 “ 扣非
”,就是把那種非經常性的損益比如說補貼、投資收益啥的都去掉後,得到的淨利潤。這個數據更能體現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
咋能掙這麽多呢?財報裏一句話就解釋了: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所致。
一季度,比亞迪一共賣了 100.08 萬台車,同比增長 59.81%。其中乘用車有 98.61 萬輛,同比增長
57.93%。
光看這個數字沒感覺是吧,我們來看下大盤整體情況就知道了。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 1-3 月,乘用車市場的總產量和銷量分別是 651.3 萬輛和 641.9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16.1% 和 12.9%。
本來一季度裏有春節假期,算是傳統的車市淡季。今年在各種政策的助攻下,能保持十幾個點的增長率,已經不錯了。
但比亞迪卻能增長接近 60%,合著這隻是別人的淡季,與我迪迪無關啊。。。
比亞迪一季度賣得好,當然和它的兩個大動作有關係。
一個是在 2 月份率先推出智駕版,一次性上市 21
款車,每一款都加了輔助駕駛,再加上一些小配置的變動,整體屬於加配不加價。
雖然沒多久像吉利、奇瑞等廠商也跟進了這個動作,但毫無疑問,迪子這招起到了先發製人的效果。
很明顯的一個體現,就是海鷗這款車。今年的 1 月和 2 月,海鷗的銷量,都低於它的核心競品吉利星願,但到了 3 月,海鷗賣了
3.4 萬台,一下就反超了星願。
另一個動作就是 3 月份發布的兆瓦閃充,1000V 平台,1000A 的大電流,10C 倍率,總共 1000kW
的最大充電功率。
之前迪子是在產品上立住,這一下掏出來,它的純電技術也走到了前頭。
靠著這些,以及最擅長的性價比,比亞迪在 20 萬以下這塊市場,可以說是牢牢站穩。
而除了基本盤,比亞迪在高端品牌和海外市場的成績,也值得說說。
可能大夥兒印象裏,迪子的高端品牌聲量並不大,但其實人家有在偷偷發育。
數據說話,一季度,方程豹、騰勢和仰望這三個品牌銷量一共 5.26 萬輛,同比增長 36.5%。
這裏頭,方程豹表現最好。2 月,豹 5發了年度改款,主要變化是加了華為智駕,同時給老款大力優惠。
到 3 月份,豹 5 銷量立馬起來,一共賣了 6036 台,相比 2 月份直接翻倍,和坦克
300銷量差不多了。而另一款定位更高的豹 8,也賣了 2015 台。
這兩年方盒子市場一直挺熱的,越野車加智駕,被很多人說是偽需求,這個話題咱今天不做深入探討。但你不可否認的是,搭載華為智駕的方程豹,在這個品類裏,確實是有它的獨特性。
另一個高端品牌仰望,在前不久公布了銷量突破 1 萬台的成績。作為售價百萬的品牌,這已經創造了中國車的曆史。
再看海外市場,這可以算是比亞迪增長最快的一個業務。
根據中汽協的統計,一季度,比亞迪出口汽車約 21.4 萬輛,同比翻番,並且幾乎占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一半。
相當於在前三個月,迪子每個月都有往國外賣了 7 萬輛車,要知道理想目前為止的最高月銷量也不過 5 萬輛。
最近一兩年,比亞迪正在瘋狂加碼海外市場。它已經進入全球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泰國、烏茲別克斯坦的工廠已經投產,在巴西、匈牙利還有在建工廠。
同時,它還自己搞了專門用於汽車出口的滾裝船。比亞迪高管李雲飛表示,“ 比亞迪的8艘滾裝船已有 4 艘投入運營 ”。
對於現在的比亞迪來說,出海是必然的選擇。去年,它一共賣了 427 萬輛,首次超過上汽集團,成為國內銷量最高的車企。
國內乘用車市場一年的容量大概是 2400 萬輛,迪子的 400 來萬輛,已經是南北大眾巔峰時期的總和。
不誇張地說,它在國內可能快摸到天花板了。
而海外市場定價更高,利潤高於國內,尤其是在關稅門檻沒那麽高的市場,單車利潤能達到國內的兩倍甚至更多。我覺得這也是一季度比亞迪利潤暴增的一個重要原因。
比亞迪今年在海外的野心也很高,目標是 80-100 萬輛,相比去年直接翻倍。
ok,說完營收,我們再看看財報裏另一個有意思的信息,就是比亞迪的成本控製能力更強了。
一季度,它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這三項,合計是 91.79
億元,和去年差不多持平。但因為今年營收大幅增長,現在這三項支出在營收裏的占比是 5.39%,同比下降了 24.42%。
收入增加,支出卻不增,這利潤不就得猛漲。迪子這波真就詮釋了什麽叫規模效應。。。
總之,2025
一開年,比亞迪就交出了一份恐怖的成績單。從這也能看出,車企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雖然今年市場依舊非常卷,但像比亞迪這樣的頭部車企掙錢速度卻越來越快,而後麵那些還在盈利線掙紮的企業,如果還不能好轉起來,留給他們的時間,恐怕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