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
劉先生,我們看到,在爭吵了數月之後,美烏雙方終於簽訂了一份“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對此,你有些什麽樣的觀察?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確實,我注意到,原先這份協議的名稱叫“美烏礦產協議”,而現在它叫《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我認為,這可不僅僅是名稱上的改變,而是內容與本質上天翻地覆的改變。
我們知道,早前由特朗普提出的所謂“美烏礦產協議”,對於烏克蘭來說,實際上是一份赤裸裸的喪權辱國協議,是美國對烏克蘭赤裸裸的屠宰行為,我個人甚至把它形容為是“特朗普要將正處於患難中的烏克蘭摁在地上嘎腰子”的齷齪行為,它違背了“盜亦有道”也就是即使是強盜也不會對處於患難中的鰥寡孤獨、婦女兒童與殘疾人下手的天理。
如今這份《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讓我們看到,特朗普在主權問題上全麵矮化與霸淩烏克蘭的企圖,最終全麵落空了。在這份協議當中,澤連斯基“維權”的警覺性可謂是空前高漲,我們甚至可以說, “趁機維權”成為了烏克蘭簽署這份協議最為的核心目標。
它主要體現在,第一,協議開篇就點明了,烏克蘭領土和領海內的所有資源均為烏克蘭所有。這等於是在告訴特朗普,在主權問題上沒得商量,任何人都不能迫使烏克蘭出賣自己的領土主權。第二,烏克蘭政府有權自主決定資源開采地點,以及開采什麽資源。這也就意味著,不僅主權歸屬烏克蘭,而且在行政權上烏克蘭也是寸步不讓。第三,該協議並不意味著私有化進程或國有企業管理的任何變化。這背後的潛台詞就是,不僅主權與行政權,烏克蘭的財產權也是不容剝奪的;第四,美烏重建投資基金的份額由雙方各占50%,誰也沒有控股權與決定權。這等於是在告訴特朗普,在國家尊嚴上,弱國烏克蘭跟世界頭號霸主美國是完全平等的,你休想霸淩烏克蘭;第五,協議內容中還有一條,即該協議符合國家立法,不違反烏克蘭任何國際義務,且符合歐盟憲法和歐盟一體化目標。其中的言下之意就是,烏克蘭有權決定是否加入歐盟,對此美國不得橫加幹預;第六,該協議必須得到烏克蘭議會也就是拉達的批準。這無疑是要告訴特朗普,烏克蘭任何重要的對外協議都必須要獲得民意與國會的認可。
直新聞:
那在你看來,烏克蘭在《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中,如此強調國家的主權、行政權與財產權以及民權,這背後的真正意圖又何在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確實,按理來說,根據在商言商的原則,這既然是一份“投資協議”或者說是所謂的“礦產協議”,它應該主要著眼於雙方在經濟上的權利與義務,然而最終烏克蘭卻在這方麵虛晃一槍,將火力集中對準了主權與民權問題,我認為,這背後體現了烏克蘭或者說是澤連斯基更為宏大或者說是更為深遠的戰略意圖。
在我看來,澤連斯基借著《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為美國與特朗普劃下紅線的機會,也為未來的《俄烏和平協議》劃下了這麽幾條紅線:其一是,烏克蘭在領土主權問題上絕對不會作出任何妥協讓步,也就是既不會答應俄方的要求,也不會接受特朗普與美國的脅迫,承認克裏米亞與烏東四州是屬於俄羅斯的;第二,在國家主權與尊嚴問題上,烏克蘭既然跟美國是平等的,那跟俄羅斯也應該是平等的;第三,既然是否加入歐盟,是屬於烏克蘭的主權與行政權,那是否加入北約也應該是烏克蘭的主權與行政權。也就是說,烏克蘭不會接受美國提出的以“不得加入北約”來作為談判的前提條件;第四,既然《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的簽署,要得到烏克蘭國會也就是拉達的批準,那未來的《俄烏和平協議》就更加要得到國會的批準。
除此之外,澤連斯基還想通過這一方式,對外釋放一個更為重要的政治信號,即烏克蘭在麵對世界頭號霸主美國,尤其是美國還出了一個蠻橫不講理的總統特朗普的情況下,都能頂住壓力挺直腰杆拒絕跪下,那在麵對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的時候,就更加不會屈服了。從中我們也就可以看出,澤連斯基的個人政治性格與烏克蘭這個國家的意誌究竟有多麽的倔強。看來,號稱為“世界頭號霸主”的美國與總舵主特朗普,這次是真正碰到了一個極其難以對付的對手,或者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碰到了一塊極其考驗耐心的磐石。
直新聞:
那除了在主權問題上,這份《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在經濟層麵,雙方又各有什麽樣的得失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我認為,從總體上來說,在經濟層麵,原本氣勢洶洶地張開血盆大口,準備狠咬烏克蘭一口甚至是想“趁烏克蘭病要烏克蘭命”的特朗普,其實是沒有得到什麽真正有價值的回報。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麵:其一我們知道,在俄烏戰事爆發之後,美國援助了烏克蘭一千來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政府不僅要追回這一千億美元的援助款,甚至還要三倍、五倍、十倍地要回。這無疑是在全世界開創了一個將善款與援助款當成欠債來追討的惡劣先例。然而在這份新簽署的協議當中,壓根就沒有提及烏克蘭對美國的債務義務。也就是說,特朗普在經濟上對烏克蘭的敲詐勒索徹底失敗了;第二,這份協議中還規定,未來美國對烏克蘭新的軍事援助支出將被計入美方在基金中的投資份額。這背後的潛台詞就是,未來美國將繼續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而且還不用烏克蘭直接出錢買,而是將它看成是美國對烏克蘭的重建投資款。
當然反過來我們也要看到,原本澤連斯基主動向美方提出簽訂“美烏礦產協議”的初衷,是想用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來換取美國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然而在這份《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中,我是橫看豎看,都沒有看出美國對烏克蘭作出了任何安全保障上的承諾。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烏克蘭除了守住了自己的底線,也就是沒有喪權辱國以及拒絕了特朗普在經濟上的敲詐之外,也沒有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安全保障。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份《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雖然最終簽下來了,但它仍然是看得見摸不著的“水中月鏡中花”。因為隻要俄烏戰事還在打,這份協議實際上就無法執行,甚至一旦烏克蘭最終戰敗被滅國了,這份協議將毫無意義,同時四年後特朗普下台了,這份協議也極有可能會被丟進曆史的垃圾桶。因為對於特朗普的繼任者來說,這份乘人之危的所謂協議,並不是美國的榮耀,而是美國的恥辱,甚至可以說是美國的“喪權辱國”協議,未來的總統也沒有臉麵去繼承。所以,最終美烏之間的這份協議,實際上是簽了一個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