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選舉辯論上,當被問及加拿大麵臨的最大安全威脅是什麽時,正在爭取贏得一個完整任期的加拿大現任總理、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給出的回答令人驚訝:“中國”。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他試圖與中國保持距離的做法,因為他以前在中國的工作經曆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
卡尼曾擔任加拿大中央銀行行長和企業高管,他不久前從事私營部門職務,在幾家在中國有投資的公司工作時,曾與中國當局打交道。
與一個正在崛起的全球大國合作的經曆曾是一種優勢,但這在周一舉行的全國大選中卻成為政治包袱。
卡尼和自由黨因為支持一名與代表中國共產黨的加拿大團體有聯係的議會候選人而受到批評。中國、印度和其他國家對加拿大僑民社區的的幹預問題一直受到兩大政黨的關注和各種有關調查。
加拿大曾在2018年應美國要求拘留了一名中國企業高管,引發了一場外交危機,那之後,加中關係急劇惡化。
中國高管被拘的幾天後,中國當局拘留了兩名加拿大男子,將他們關押了兩年半。
對許多加拿大人來說,那場爭端凸顯了中共的殘酷無情。
“如果你把脈加拿大社會,你會發現大多數人對中國持負麵看法,”在多倫多大學研究中國政治的教授王惠玲(Lynette Ong)說。“大聲說在某些問題上需要與中國合作已是政治不正確的做法。”
在針對卡尼的各種指控中,最反複出現的是關於他與中國存在不正當關係的指控。卡尼正試圖領導他所在的政黨在周一的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勝。
多重角色
2020年,卡尼成了加拿大投資巨頭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這家公司在中國房地產和可再生能源市場有投資。
他還從2023年8月起擔任媒體公司彭博的董事會主席,並在2024年9月為前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擔任無償經濟顧問。
今年1月,他辭去了所有這些職務,以參加接替特魯多成為自由黨領袖的競選。
他去年至少兩次訪問中國。
為投資上海房地產,布魯克菲爾德於去年11月從中國國有的中國銀行獲得了一筆貸款,加拿大保守黨已經將此描述為卡尼受製於北京的證據。
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稱,卡尼曾在去年10月與中國央行副行長舉行“秘密會議”。“兩周後,布魯克菲爾德獲得了一筆2.5億美元的貸款,”他還說,並表示卡尼已經“有汙點”。
去年10月的會議不是秘密。中國政府對會議發表的官方聲明稱,“雙方就當前經濟金融形勢、行業趨勢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外國公司經常從中國的銀行獲得貸款,用於它們的在華投資和經營。近年來,隨著中國房地產危機加深,中國政府已批準中國的銀行為一些開發商和房地產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但毫無疑問,中國在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尋求將中共更深地嵌入工商領域,這讓代表西方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變得更加複雜。

2016年,卡尼在中國杭州出席G20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合影。Bernd von Jutrczenka/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西方也對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的地緣政治野心越來越警惕。
雖然首席執行官們曾經開口必提中國的10多億消費者,但他們如今更傾向於避免提到中國。
外國在中國的投資到2024年初時已大幅下降,一些外國公司甚至開始策劃退出中國市場。
所以,2024年3月,當習近平罕見地會見包括卡尼在內的20家美國公司高管時,中國把那次見麵描述為全球大型企業仍支持中國的信號。
卡尼以彭博董事會主席的身份參加了那次見麵,並在見麵後的合影中站在前排離習近平不遠的位置。彭博拒絕就卡尼的參加發表評論。
兩個不同的馬克
無論是以什麽身份參加2024年3月的北京活動,馬克·卡尼當時的講話聽上去都與今天的馬克·卡尼判若兩人。
據中國官媒對那次會晤的報道,與會高管們說,他們“將堅定不移繼續深耕中國,同中國發展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
“我對中國保持清醒的看法,”卡尼本月對記者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我們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從外國幹涉的角度來看,同時也是最大的威脅之一,考慮到我收到的有關情況匯報,我使用的是謹慎的說法。”
他補充道:“我們既需要與中國接觸,也需要采取措施保護自己。”
隨著美國與中國展開貿易戰,並對加拿大和其他盟友征收關稅,加拿大“正被夾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王惠玲說。
她還表示,加拿大的下任總理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必須將其視為威脅,在某些問題上又必須將其視為必要的合作夥伴。
“可以二者兼顧,”她說,“它們不應該是相互排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