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見聞近日報道,蘋果正麵臨嚴重的供應鏈挑戰,由於缺少一種名為“低熱膨脹係數(Low CTE)玻璃纖維布”的核心材料,iPhone
17係列的生產與庫存出現明顯緊張,蘋果CEO蒂姆·庫克對此 “極度焦慮”。
一位供應鏈內部人士透露,庫克幾乎每天都在向供應商施壓,力求加快供貨進度。這種材料被廣泛應用於SoC芯片、射頻封裝基板、攝像頭模組、電池等關鍵組件的封裝,是確保iPhone高性能與穩定運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供應鏈危機的核心,在於低熱膨脹係數玻璃纖維布的獨特性能。該材料能夠匹配芯片與基板之間的熱膨脹特性,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的結構破壞,它還具有低介電損耗,減少信號傳輸中的能量損失,被廣泛應用於芯片封裝、電池模塊、5G射頻模組和HDI電路板等高精度領域。
華爾街見聞報道稱,鴻合科技專注於中高端電子級玻璃纖維布的研發與生產,是全球僅有的兩家能夠量產0.03mm超薄布的公司之一(另一家為日本旭化成),並通過了蘋果的MFi認證。該材料是iPhone
17核心部件封裝所必需,具備低熱膨脹與低介電損耗特性,能有效保障芯片結構穩定與信號傳輸效率。
從蘋果的市場戰略來看,此次材料短缺不僅是生產端的挑戰,更可能影響其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力。iPhone
17係列作為年度旗艦產品,是維持蘋果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的關鍵支點。而與此同時,競爭對手三星正加緊推進2納米Exynos
2600芯片的量產,預計將用於Galaxy S26係列,可能加劇賽道競爭。
此外,蘋果正麵臨雙重困境,美國對蘋果製造基地征收的關稅仍然是蘋果必須麵對的問題。雖然蘋果暫時獲得了部分豁免。但同時,蘋果若花費巨額資金重構供應鏈,將導致成本大幅上升。
新一代iPhone 17將標誌著蘋果產品線的更新換代,其中包括可能替代Plus係列的新型號“iPhone 17
Air”,專為追求輕薄設計的用戶設計,預計將在2024年9月發布,目前,新一代iPhone
17能否最終能如期以合理價格推出,還有待觀察。
4月15日,IDC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數據顯示,蘋果得益於其入門級iPhone
16e的發布和在新興市場的持續擴展,其第一季度出貨量創曆史新高,達5790萬台,同比增長10%,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19%,位居第二。第一為三星,出貨量達6060萬台,市場份額占比19.9%。第三為小米(13.7%),第四為OPPO(7.7%),第五為vivo(7.4%)。
不過,蘋果該季度的表現存在其為了避免關稅,在美國市場進行提前備貨以及渠道商則因擔心供應鏈中斷,向其他地區大量發貨的因素影響。並且,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持續下滑。IDC的數據顯示,蘋果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中位列第五,出貨量達980萬台,同比下滑9%,占據了13.7%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