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年,全國多地的房租持續下降,一些城市的房租水平甚至回到了10年前。《2025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顯示,四大一線城市裏過半數人口選擇租房居住,租房不再隻是過渡之選,另有超四成租客願意為品質裝修增加預算,改善型需求正加速向租賃市場轉移。
住房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逆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變化。麵對房租下行,租客們歡呼雀躍,房東們為了留住房客也甘願接受市場潑出的冷水,兩者之間的關係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望穿秋水之後,老白終於接到了房屋中介的電話。
半年前,老白拜托中介放租一套四室兩廳的房子,位置在廣東順德容桂。2021年剛買時,這套房的租金是2000元,後來降到了1800元租出去大半年,再後來又降到了1500元,卻一直沒再找到合適的租客。
和丈夫商量過後,老白讓中介帶著租客先去參觀,同時在電話裏再三囑咐,倘若租客覺得滿意,“就盡可能留住對方”。
老白的經曆並非個案。在全國主要大城市,幾乎所有的房東都能夠直觀感受到,最近兩年房租價格像坐上了滑滑梯,不僅持續下滑,而且降幅越來越大。
按照中指研究院50城住宅租賃價格指數,2024年,全國重點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計下跌3.25%,跌幅比2023年擴大了2.95個百分點。

50城住宅平均租金與環比漲跌幅。(圖/中指數據CREIS)
時間邁入2025年,國內多座主要城市的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和麵積,都有不同程度回暖,但房租下滑的趨勢仍在持續。
中指研究院最新一份重點城市住房租賃報告顯示,3月50個城市住宅平均月租金為35.3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05%,同比下跌3.4%——如果將時間線拉長,今天的租金幾乎回到了2019年的整體水平。
隨著房租價格下行,租客和房東的關係也在發生微妙逆轉。
社交媒體上,不少租客分享自己“成功降租”的經曆,更有人分享如何勸說房東降租,“哪怕隻是100塊”;而在另一邊,手握N套房的房東,麵對市場環境大多五味雜陳,為了留住房客,再強勢的房東也隻能咬牙降價,接受市場潑出的冷水。
“房東妥協了”
“房租少了200塊,我可以增加一點買零食的錢了。”
租住四年後,小何的房東主動提出減租,讓她又驚又喜。盡管她並沒有追問降租的原因,但這份難得的主動,已經讓她覺得相當有誠意。
小何是湖南人,2021年大學畢業後和同鄉的學妹一起來到省會長沙打拚。兩人合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費用平攤後,小何每個月僅需支付800元租金。
對於從事服務行業的小何來說,這個房租價格比較友好,哪怕因為公司業績不好隻能拿到底薪的月份,負擔也不算大。
房子是學妹通過線下中介選的。盡管裝修風格“一眼看上去就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審美”,但勝在租金便宜、交通便利、居住環境安全,且房東“基本不會來幹預”,兩人便在這裏安頓下來。
去年11月,小何的公司搬了地址,彼時她動了換工作的念頭,便在交租金時告知房東“明年可能要退租”。今年1月,在小何轉了租金之後,少言寡語的房東突然提出降租100元,令她很是驚喜。
房租少了100元,意味著小何每個月能多出50元過生活。小何覺得每月750元不好記賬,本著能省一點就省一點的想法,向房東提出希望再降一點點:“能不能每個月減少200元?”

小何在社交平台中發帖分享降租經曆。(圖/社交平台截圖)
起初房東並不情願,兩人為此不斷拉扯。那段時間,小何開始四處了解房源,“想住得更好一點”。也是在這時她才發現,長沙的房租相比兩年前已經下降了許多,按照她倆的租房預算,完全可以換一間裝修更加精致的房子。
“可能是因為我們倆交租都很準時,房東後來同意了降租200元的請求。想到搬家非常麻煩,我們倆最後還是繼續住在這套老房子裏。”小何說,兩人住在這裏將近4年,已經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哪怕這套房子並不是自己買的。“隻要熟悉了環境,我就會對這裏產生歸屬感。”

“因為熟悉,所以有歸屬感。”(圖/《隻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嗎?》)
同樣是租房,江西人九九更看重房子的裝修。於是當房東主動提出降租之後,省下一筆錢的她,當即決定改造自己的小家。
改造的念頭並非一時興起。一年半前,即將生產的九九和丈夫從南昌市區的一套小公寓,搬到市郊130平米的大平層。盡管這套三室兩廳的大房子風格非常樸素,卻勝在沒有花裏胡哨的家具和背景牆,完全符合九九的期待。更不用說,房東不介意她坐月子——對新手媽媽來說,這一點難能可貴。
但租住一年半後,因為缺少家具,家裏的淩亂程度出乎九九意料。考慮還會繼續租房住幾年,今年年初九九便和房東商量退租,計劃換一套收納更好的房子。

對不少租客來說,裝修出租房也是一門學問。(圖/《恩珠的房間》)
“房東一聽立馬不幹了,主動提出從2000元降到1800元,希望我能繼續租下去。”收到消息的九九欣然答應續租。
改造的決定做得很快。一個月後,原本放置在客廳的舊沙發、舊茶幾全部被換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套輕奢沙發和一個胡桃色儲物櫃,加上一張駝黃色的地毯。九九還給客廳加裝了窗簾,“更有家的氛圍了”。
她把自己的改造經曆放在社交媒體上,很快收獲了網友們的羨慕。“想不到改造出租房也能得到這麽多網友圍觀,還是有點開心的。”

九九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改造房子的過程。(圖/社交平台截圖)
“房子越來越難出租了”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租客們的快樂並不是皆大歡喜的合家歡,房東們的妥協隻是因為——房子越來越難租出去了。
租房市場的低迷,讓手握幾本房產證的廣州人老白,率先感受到了焦慮。在房地產的黃金年代,廣州市區的新樓盤價格非常誘人,靠炒股賺了一大筆錢的老白夫婦受親戚推薦,在新城區買入了一套三室一廳的大平層。此後數年,她又在廣州市郊和鄰市佛山分別購置了一套二手房,做起了兼職大房東。
房子最開始出租時順風順水。但從2023年開始,老白發現房子“不容易租出去了”。
“廣州的房子還好說,主要是個別租客要求比較挑剔,但最終還是能租出去,降一點也沒所謂。那套在佛山的房子,反而閑置了大半年。”老白說。
事實上,老白那套佛山的房子和順德核心區隔江相望,地段說不上特別偏遠,周邊也有不少大型工業區。在老白看來,“正常來講不可能租不出去”。
老白為此想了很多辦法。但從廣州市區頻繁往返佛山並不劃算,於是她找了物業委托放盤,希望盡快找到合適的租客,卻仍然無人問津;後來將房源掛到線上中介平台,很快就接到了租客的谘詢,她的電話那段時間常常響個不停。但沒過幾個月,隨著小區附近的一家大型工廠搬到外地,很難再接到求租電話了。

武漢,租房廣告“包圍”光穀軟件園。(圖/視覺中國)
惠州人君子的遭遇和老白基本相似。2024年6月,君子的一位租客所在的工廠搬遷,隨之而來的便是退租。租客搬離之後,自己的房子一空就是大半年,遲遲租不出去。
和老白不同的是,君子的房子建在距離城市中心更偏遠的鄉鎮,房源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
房子空置的時間越長,君子的心態也就越焦慮,“流動務工人口越來越少,但周圍的房子越來越多,大家的配置設施基本上差不多,假如因為計較100塊錢的租金,導致一年半載租不出去,損失其實更大”。
為了讓房子能夠快點“有著落”,君子也選擇了主動後退,把房租下調50元。今年春節過後,有到鎮上的務工者撥通了君子的電話,她的房子才終於久違地等來了新住客。
君子並不覺得降點房租會有失顏麵,畢竟房租並不是她唯一的收入來源。但對靠收租為生的房東而言,下決心降租最難過的是自己的心理關。
燕子對此深有體會。自從接到二房東的降租要求後,她仔細算了一筆賬,倘若同意降租,自己每個月就得“降薪”1800元,而這隻是一棟房子的價格——算上其他費用,實際收入可能下降更多。
“二房東一直跟我說,如果不降租就沒人願意租,大家都賺不到錢。”燕子最開始並不想讓步,但想到倘若和二房東因為房租問題談崩,容易令她得不償失,更何況她自己的另一棟房子也在虧錢——那棟2021年建成出租的電梯房,前段時間被別家“搶”走了不少的租客。
當房租下跌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日常
租金持續下行,顯然不是因為租房的人變少了。前段時間發布的《2025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顯示,全國租房人口已近2.6億,其中四大一線城市中有近50%的人口在租房居住,主流置業人群正在回歸租房市場。
另一個真實的情況是,租賃房和二手房、保租房、長租公寓等房型一起擠進市場,市場上的出租房源變得越來越多。尤其是,不少城市的保租房項目大規模入市,在供應、配置、價格等方麵都對租房市場帶來巨大衝擊。

2024年6月,上海供應保租房房源1230套。(圖/IC Photo)
老白手裏的那幾套房子,她和家人住過其中最先購買的兩套,後來買的房子則純粹是為了出租。最近幾年,和她同期買房的親戚朋友中,有人把房子收回來自住,有人決定把所有閑置房賣掉,隻有她仍然堅持當“包租婆”。
丈夫曾經勸說老白賣掉其中幾套不好租的房子,但她還是沒能下定決心,“萬一之後房子又好租了呢?能租出去起碼總比晾著要好,更何況保租房未必比我的房子要好”。
這顯然也是另一個事實。當下不少保租房項目,盡管都是配置不錯的新房子,但整體位置卻相對偏遠,有的大城市保租房項目距離地鐵站有較長的步行距離,這對打工人堪稱致命打擊。社交媒體上,有曾經租住保租房的租客就曾抱怨,自己租住過的保租房小區離地鐵站太遠了,“更適合有車一族”。
今年年初,老白的期待也多了些底氣。佛山那套房子所在的小區對出的河道上方,一條嶄新的公路大橋已經合龍,去往河對岸的地鐵站、商業中心會變得更方便。
老白依然看好這套房子的租賃價值,她告訴《新周刊》記者,借著眼下的利好,她最希望能盡快找到合適的租客,“便宜一點就便宜一點”。
燕子的租客目前也還沒找到。她略感無奈地向《新周刊》記者透露,最近半年有租客看房時希望房子能配齊家電家具,她最開始並不同意——房子還沒租出去就增加投資,這不是虧了嗎?
但後來她妥協了,“總不能讓(房子)一直空著”。家電家具配齊之後,她還是維持原有的租金水平,更不會考慮把房子賣掉,“賣了得到的隻有短期利益”。
房源變多、租金下跌,房東們賣房不再劃算,買房似乎成了人生的非必選項。《新周刊》接觸的多位年輕租客均表示,目前的市場環境會增加自己“一輩子租房居住”的可能性。

不少年輕人說,目前的市場環境會增加自己“一輩子租房居住”的可能性。(圖/《香港愛情故事》)
小何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降租發生太大的改變。對她而言,她不在意自己的房子究竟是買來的還是租來的。“唯一擔心的是萬一哪天失業了,我應該如何繼續在城市立足。”
但並非所有人都會希望靠租房過一輩子。對於普通人來說,人生可能有太多的無法預料——當房價和租金一起變便宜,買房也會被部分租房者納入人生規劃。
生完孩子後,九九一直計劃著買新房。不久之前,一直在跟進九九看房進度的中介告訴她,南昌市區有一套靠近九年製學校的新學區房,月供和她如今的房租持平。
考慮到孩子的未來升學需求,以及擔心房子未來會漲價,九九和丈夫糾結過後便拍板簽約,不到一周便支付了新房首付。
“現在想起來做這個決定有點衝動,我還有一套小公寓在還貸,這下家裏瞬間變窮了,但拚一拚總是能還完的。”
九九告訴《新周刊》記者,買房之後一家三口暫時搬到了另一套麵積更小的房子,租金隻有原來那套大平層的四分之一,基本上隻能湊合居住。
但她並不後悔買房的決定。“我一直想要一張屬於自己的梳妝台,之前的小公寓和租來的大房子都不是我心目中的家。等到新房子裝修好了,我的裝扮夢便能更圓滿了。”九九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