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怎麽破除內卷?我去了一趟歐洲,找到了答案

怎麽破除內卷?我去了一趟歐洲,找到了答案

文章來源: 木蹊說 於 2025-04-19 22:38:1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01

這幾天在歐洲考察,看到京東美團滿天飛的騎手社保推送,有些唏噓。

首先是京東,從2月開始,就反複強調自己給騎手全額繳納“五險一金”,搞得大家都在罵美團是黃世仁。

美團聽到消息很是躁動,聲稱自己是最早和人社部建立合作,最早試點社保的企業。

同時暗批京東繞過人社部規定,為了做外賣的廣告,拿騎手做文章——都沒交上社保,就開始吹。

之後,京東開始反擊,在3月宣布享受五險一金的全職合同工,有了1萬人,強調自己不是玩虛的。

美團也是當仁不讓,在4月3日表示,在南通和泉州推出了騎手養老保險補貼方案。

聽到消息後,京東再次發力,宣布在本季度再招收不低於5萬名全職外賣員。

消息一出,又贏得一波喝彩。

總之,兩家企業為了騎手社保,都投放了不少推廣。

而且在社評之外的業務線,也是針尖對麥芒——京東開始送外賣,美團開始搞閃送。

主打一個:你模仿我,我借鑒你。

從商業角度看,美團和京東為騎手開杠,實際上是業務線之間的較量。

京東想利用既有的物流團隊去搞外賣,本質是尋求第二曲線,一套班子,兩處賺錢。

而美團也是想利用全球最多的騎手大軍,多元化向物流、團購、閃送進軍,吃下京東的市場。

而為了把各自的算盤打響,打得全網都知道,都通過宣傳給騎手繳社保,來彰顯人文、品質之情懷。

既收獲了社會美譽,又推廣了業務,一舉兩得。

有人說,你太陰暗,也許就是企業良心發現了呢?

那我問你:如果真的有那麽好的良心,那麽為什麽不一開始就落實騎手社保?

為什麽還沒落實的事,就開始大肆宣傳?

這純粹嗎?

不過是把“愛騎手”,當成一種做生意的手段。

02

實際上,兩家在落實社保問題上,都有自己的BUG。

京東打騎手牌,痛點是“逐步落實”,130萬騎手,目前隻有1萬有全額社保。

而且全職騎手采取邀約製,進入準則目前也不公開,主打一個“保”不可知,則威不可測,逼得騎手內卷,看誰表現好。

其中最抽象的就是要求全職騎手每天12小時在線,這要在歐洲,企業老板要被罰得傾家蕩產。

美團呢?看菜吃飯,京東走一步,它也走一步,你落實1萬人,我就試點一兩個城市,你打深度牌(五險一金全部交,而且公司買單),我打範圍牌(不全部交,但我覆蓋的騎手多)。

哪種方案好呢?

我覺得都不好,或者說,兩者加在一起才最好。

中國是一個生產大國,但不是消費大國,現在美國搞關稅戰很霸道,其底氣就是自己是消費大國。

正是因為有消費市場,才有70多個國家排隊去“舔川普的屁股”。

所以我之前也提出來,要擴大內需,完善社保,延長假期,努力改善內卷問題,把刺激消費打造成促進GDP的關鍵部分。

多發工資多休息,就有錢消費,完善社保,就有底氣消費。

但有些企業不那麽想,他們想的是繼續內卷。

比如某些汽車企業,自己的工人工資收入行業倒數,幾個人住一間宿舍,三班倒工作,不加班還被扣績效,以至於海外國家都看不下去,主動解救。

自己的供應商呢,也是被壓價壓得罵娘,直言行業都被某車企玩死了。

還有的企業,假惺惺的,說現在外貿企業賣不出去是吧,來來來,我給你們上架,讓你們內銷,咱大度吧!

實際上,這也是在給國家、給企業挖坑:

社會的總需求是動態固定的,鼓吹出口轉內銷,實際上會造成更大的供給傾軋,會讓本身就很卷的市場,變得更卷,讓原本產業生態鏈上的每一個夥伴,每一個員工都感到窒息。

用一些博主的話說,這就是一種“正義營銷”,喊喊口號,帶帶群眾的情緒,給自己的人設充值——把內卷時期的社會壓力,轉化成自家的流量。

真的愛騎手,愛兄弟企業,就不要搞一些虛頭八腦的東西,不要玩數字遊戲,有種去歐洲卷,去美國卷。

把鍋砸了,還一口一個兄弟,一口一個為了底層。

惡心!

03

最近半個月,我在歐洲考察,其中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知道了為啥歐洲人不卷。

因為他們是“倒過來卷”。

比如,我們很多企業是員工到點就下班,就扣績效,就勸退。

但他們如果發現企業讓員工上班超過八小時,就號召全社會不買這家企業的東西。

同時從法律上懲處這家企業。

歐洲嚴厲打擊勞模,強調打工人必須休息,不休息,亂加班,可能會被罰款。

比如給我開車的司機師傅就說,他們如果想多跑運輸,是要吃苦頭的。

法律規定,他每天得保證自己休息11個小時以上,才能開車。

想多開?不行,因為車裏都有行車記錄係統,多開一個小時的車,被查到會被重罰——他會被強製休假,同時雇傭他的企業會遭受巨額罰款。

他們的邏輯是:你想掙錢,必須要在法律的規定時間內,休息好。

你休息時間都不夠了,怎麽能保障乘客的安全呢?

此外,在歐洲,員工請假很簡單,失戀了都可以請假。

如果老板不批,可以直接投訴,有關部門會處罰企業,因為員工已經盡到了告知的義務。

邏輯是:員工選擇了你這家企業,簽訂了合同,老板就必須容忍員工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因為員工也因為選擇了你,而放棄了去其他地方掙錢的機會,這是雙向的。

歐洲的勞動法,真的太卷了!

隻不過,他們卷的是老板,而不是員工。

在歐洲,很多老板比員工還要辛苦,工資得按時發放,員工心情得嗬護好,員工怠工,老板得自己頂上。

如果不給員工繳納足夠的社保,企業還要被重罰。

這也是為什麽歐洲老板特別喜歡用中國員工的原因——他們個個都是臥龍鳳雛啊!

真臥龍、真鳳雛,隻要給錢就肯努力幹活,而且還幹得特別好。

反觀歐洲工人,非常散漫,又浪又慢。(尤其是法國、意大利)

但這也是一些歐洲企業、歐洲員工不喜歡中資企業的原因——太卷了,很容易把原本的生態給“顛倒”過去。

尤其是歐洲打工人,本來是可以帶薪玩手機,沒事PUA下老板的,結果你們一來……簡直就是砸場子!

怎麽破除內卷?

我覺得歐洲的“倒過來卷”,就值得借鑒。

04

當然,我不是那種“古墓派”,好的地方我會介紹,不利的一麵我也要說清楚。

今天,歐洲的高福利已經讓政府債台高築,法國、德國、英國都在為財政破產的事發愁。

此外,如果員工可以隨便開除老板,福利太好,也會抑製企業和國家的發展。(美國的福利也不如歐洲那麽好)

因為福利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歐盟國家的消費稅高達20%以上,企業的稅收也很重。

一個月工資7000歐元(56000人民幣左右)的廚師,繳納完稅費和保險外,到手也就3500歐元這樣子。

3500歐元麵對歐洲的物價(如商店可樂3.9歐元),其實也存不下什麽錢。

從生活購買力上看,和中國4、5千工資的人差不多。

從稅率上看,歐洲工資越高的人,繳納的稅越多,而且多到誇張。

一個月入10萬歐元的人,最後到手的錢,可能都不到工資的三分之一。

客觀上說,這種“大鍋飯”模式,也嚴重打擊了整個社會的造富積極性,反而懶漢很享受。

這也是為什麽歐洲很多老牌列強,基建、科技、社會服務的便捷程度開始落後於中國,且差距被越拉越大的原因。

張維為說:越出國越愛國。

紐時記者說:我看到了未來世界的樣子,不在美國,在中國。

某種角度上說,他們的話都是成立的。

因為從現代化設施覆蓋、生活便利度,新穎科技普及度,社會創新氛圍度上看,整個世界都開始落後於中國。

比起中國,歐盟國家的店鋪、酒店、餐廳,服務很差,效率很慢,設備很low。

在江浙滬待久的人去歐洲,會逐漸祛魅。

但我想說的事,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麵,平視世界就是要不卑不亢,看到好的,也要看到不利的。

科技的追趕我們已經很努力,甚至部分反超了。

現在最需要突破的,是在勞動者保障,在內需促進這塊,下大功夫向歐洲追趕。

發展是為了人的幸福,而不是為了卷。

卷得大家都愁眉苦臉的,又有什麽意思呢?

查看評論(22)

24小時熱點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曼穀大樓"工程師簽名"竟是假的,30人宣稱身分遭冒用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發文 大批醫院要開設這個科室

24小時討論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中國同意與美國談判,但仍可能堅持強硬立場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後巴方報複是否無可避免?
比爾·蓋茨:未來20年,我將捐出幾乎全部財富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怎麽破除內卷?我去了一趟歐洲,找到了答案

木蹊說 2025-04-19 22:38:15



01

這幾天在歐洲考察,看到京東美團滿天飛的騎手社保推送,有些唏噓。

首先是京東,從2月開始,就反複強調自己給騎手全額繳納“五險一金”,搞得大家都在罵美團是黃世仁。

美團聽到消息很是躁動,聲稱自己是最早和人社部建立合作,最早試點社保的企業。

同時暗批京東繞過人社部規定,為了做外賣的廣告,拿騎手做文章——都沒交上社保,就開始吹。

之後,京東開始反擊,在3月宣布享受五險一金的全職合同工,有了1萬人,強調自己不是玩虛的。

美團也是當仁不讓,在4月3日表示,在南通和泉州推出了騎手養老保險補貼方案。

聽到消息後,京東再次發力,宣布在本季度再招收不低於5萬名全職外賣員。

消息一出,又贏得一波喝彩。

總之,兩家企業為了騎手社保,都投放了不少推廣。

而且在社評之外的業務線,也是針尖對麥芒——京東開始送外賣,美團開始搞閃送。

主打一個:你模仿我,我借鑒你。

從商業角度看,美團和京東為騎手開杠,實際上是業務線之間的較量。

京東想利用既有的物流團隊去搞外賣,本質是尋求第二曲線,一套班子,兩處賺錢。

而美團也是想利用全球最多的騎手大軍,多元化向物流、團購、閃送進軍,吃下京東的市場。

而為了把各自的算盤打響,打得全網都知道,都通過宣傳給騎手繳社保,來彰顯人文、品質之情懷。

既收獲了社會美譽,又推廣了業務,一舉兩得。

有人說,你太陰暗,也許就是企業良心發現了呢?

那我問你:如果真的有那麽好的良心,那麽為什麽不一開始就落實騎手社保?

為什麽還沒落實的事,就開始大肆宣傳?

這純粹嗎?

不過是把“愛騎手”,當成一種做生意的手段。

02

實際上,兩家在落實社保問題上,都有自己的BUG。

京東打騎手牌,痛點是“逐步落實”,130萬騎手,目前隻有1萬有全額社保。

而且全職騎手采取邀約製,進入準則目前也不公開,主打一個“保”不可知,則威不可測,逼得騎手內卷,看誰表現好。

其中最抽象的就是要求全職騎手每天12小時在線,這要在歐洲,企業老板要被罰得傾家蕩產。

美團呢?看菜吃飯,京東走一步,它也走一步,你落實1萬人,我就試點一兩個城市,你打深度牌(五險一金全部交,而且公司買單),我打範圍牌(不全部交,但我覆蓋的騎手多)。

哪種方案好呢?

我覺得都不好,或者說,兩者加在一起才最好。

中國是一個生產大國,但不是消費大國,現在美國搞關稅戰很霸道,其底氣就是自己是消費大國。

正是因為有消費市場,才有70多個國家排隊去“舔川普的屁股”。

所以我之前也提出來,要擴大內需,完善社保,延長假期,努力改善內卷問題,把刺激消費打造成促進GDP的關鍵部分。

多發工資多休息,就有錢消費,完善社保,就有底氣消費。

但有些企業不那麽想,他們想的是繼續內卷。

比如某些汽車企業,自己的工人工資收入行業倒數,幾個人住一間宿舍,三班倒工作,不加班還被扣績效,以至於海外國家都看不下去,主動解救。

自己的供應商呢,也是被壓價壓得罵娘,直言行業都被某車企玩死了。

還有的企業,假惺惺的,說現在外貿企業賣不出去是吧,來來來,我給你們上架,讓你們內銷,咱大度吧!

實際上,這也是在給國家、給企業挖坑:

社會的總需求是動態固定的,鼓吹出口轉內銷,實際上會造成更大的供給傾軋,會讓本身就很卷的市場,變得更卷,讓原本產業生態鏈上的每一個夥伴,每一個員工都感到窒息。

用一些博主的話說,這就是一種“正義營銷”,喊喊口號,帶帶群眾的情緒,給自己的人設充值——把內卷時期的社會壓力,轉化成自家的流量。

真的愛騎手,愛兄弟企業,就不要搞一些虛頭八腦的東西,不要玩數字遊戲,有種去歐洲卷,去美國卷。

把鍋砸了,還一口一個兄弟,一口一個為了底層。

惡心!

03

最近半個月,我在歐洲考察,其中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知道了為啥歐洲人不卷。

因為他們是“倒過來卷”。

比如,我們很多企業是員工到點就下班,就扣績效,就勸退。

但他們如果發現企業讓員工上班超過八小時,就號召全社會不買這家企業的東西。

同時從法律上懲處這家企業。

歐洲嚴厲打擊勞模,強調打工人必須休息,不休息,亂加班,可能會被罰款。

比如給我開車的司機師傅就說,他們如果想多跑運輸,是要吃苦頭的。

法律規定,他每天得保證自己休息11個小時以上,才能開車。

想多開?不行,因為車裏都有行車記錄係統,多開一個小時的車,被查到會被重罰——他會被強製休假,同時雇傭他的企業會遭受巨額罰款。

他們的邏輯是:你想掙錢,必須要在法律的規定時間內,休息好。

你休息時間都不夠了,怎麽能保障乘客的安全呢?

此外,在歐洲,員工請假很簡單,失戀了都可以請假。

如果老板不批,可以直接投訴,有關部門會處罰企業,因為員工已經盡到了告知的義務。

邏輯是:員工選擇了你這家企業,簽訂了合同,老板就必須容忍員工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因為員工也因為選擇了你,而放棄了去其他地方掙錢的機會,這是雙向的。

歐洲的勞動法,真的太卷了!

隻不過,他們卷的是老板,而不是員工。

在歐洲,很多老板比員工還要辛苦,工資得按時發放,員工心情得嗬護好,員工怠工,老板得自己頂上。

如果不給員工繳納足夠的社保,企業還要被重罰。

這也是為什麽歐洲老板特別喜歡用中國員工的原因——他們個個都是臥龍鳳雛啊!

真臥龍、真鳳雛,隻要給錢就肯努力幹活,而且還幹得特別好。

反觀歐洲工人,非常散漫,又浪又慢。(尤其是法國、意大利)

但這也是一些歐洲企業、歐洲員工不喜歡中資企業的原因——太卷了,很容易把原本的生態給“顛倒”過去。

尤其是歐洲打工人,本來是可以帶薪玩手機,沒事PUA下老板的,結果你們一來……簡直就是砸場子!

怎麽破除內卷?

我覺得歐洲的“倒過來卷”,就值得借鑒。

04

當然,我不是那種“古墓派”,好的地方我會介紹,不利的一麵我也要說清楚。

今天,歐洲的高福利已經讓政府債台高築,法國、德國、英國都在為財政破產的事發愁。

此外,如果員工可以隨便開除老板,福利太好,也會抑製企業和國家的發展。(美國的福利也不如歐洲那麽好)

因為福利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歐盟國家的消費稅高達20%以上,企業的稅收也很重。

一個月工資7000歐元(56000人民幣左右)的廚師,繳納完稅費和保險外,到手也就3500歐元這樣子。

3500歐元麵對歐洲的物價(如商店可樂3.9歐元),其實也存不下什麽錢。

從生活購買力上看,和中國4、5千工資的人差不多。

從稅率上看,歐洲工資越高的人,繳納的稅越多,而且多到誇張。

一個月入10萬歐元的人,最後到手的錢,可能都不到工資的三分之一。

客觀上說,這種“大鍋飯”模式,也嚴重打擊了整個社會的造富積極性,反而懶漢很享受。

這也是為什麽歐洲很多老牌列強,基建、科技、社會服務的便捷程度開始落後於中國,且差距被越拉越大的原因。

張維為說:越出國越愛國。

紐時記者說:我看到了未來世界的樣子,不在美國,在中國。

某種角度上說,他們的話都是成立的。

因為從現代化設施覆蓋、生活便利度,新穎科技普及度,社會創新氛圍度上看,整個世界都開始落後於中國。

比起中國,歐盟國家的店鋪、酒店、餐廳,服務很差,效率很慢,設備很low。

在江浙滬待久的人去歐洲,會逐漸祛魅。

但我想說的事,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麵,平視世界就是要不卑不亢,看到好的,也要看到不利的。

科技的追趕我們已經很努力,甚至部分反超了。

現在最需要突破的,是在勞動者保障,在內需促進這塊,下大功夫向歐洲追趕。

發展是為了人的幸福,而不是為了卷。

卷得大家都愁眉苦臉的,又有什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