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車企正在遭受關稅政策的衝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報道,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告訴經銷商,如果美國政府所采取的汽車關稅措施繼續生效,車價或將於6月份上漲。
福特汽車公司高層人員安德魯·弗裏克在備忘錄中說,鑒於目前關稅政策沒有重大變化,預計未來需要調整車價,5月份所生產汽車的價格可能會有所變化。CNN稱,對於上述備忘錄有關消息,福特汽車公司向該媒體予以證實。
CNN還稱,福特方麵預計其經銷商的零售價格不會立即發生變化,這是因為5月份生產的汽車要到6月甚至更晚才會運抵經銷商那裏。
據新華社,3月26日,特朗普簽署公告,依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於4月3日開始生效,針對部分進口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將最遲於5月3日生效。
事實上,在福特之前,北美已有部分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通過停產和裁員的方式應對特朗普關稅帶來的影響。
底特律三巨頭之一的Stellantis集團3日宣布,受關稅影響,旗下安大略省溫莎裝配廠和墨西哥托盧卡裝配廠將分別停產兩周和一個月,溫莎工廠的數千名員工將被暫時解雇;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和密歇根州的五座工廠也受到影響,約900人麵臨裁員。
印度塔塔汽車集團旗下、總部位於英國的豪華品牌捷豹路虎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采取一些短期行動,包括在4月份暫停發貨,同時指定中長期計劃。作為捷豹路虎的最大單一市場,美國市場占其全球銷量的26.76%。該公司正在考慮采取提高在美售價、降低成本以及轉向其他市場等措施,應對關稅帶來的衝擊。
德國豪華品牌奧迪也采用了類似策略。奧迪發給經銷商的備忘錄顯示,計劃暫停交付所有在4月2日後在墨西哥及海外裝配並運抵美國港口的車輛,這些車輛將受新的25%關稅的影響。該公司表示正在評估關稅政策對其業務的影響並製定後續戰略。
美國政府近日決定對貿易夥伴采取關稅措施,引發反對和批評。據美國《國會山報》16日報道,美國肯塔基州州長貝希爾在社交媒體上批評稱,美國政府關稅措施是“糟糕主意”,這等同於向美國家庭征稅。此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16日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並批評美國政府濫用關稅政策給該州的家庭、企業和經濟帶來混亂,推高物價,威脅到就業。
專家及機構認為,作為大宗消費品的汽車將受到巨大衝擊。
外媒報道稱,汽車製造商、經銷商和美國的消費者已經在為關稅的影響做準備,這可能會在未來幾周顛覆汽車市場。有專家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25%的關稅可能會使每輛汽車的生產或進口成本增加數千美元,並將減少市場上的汽車供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估計,加稅可能令美國生產的汽車成本每輛上漲3500美元至1.2萬美元。
而研究公司安德森經濟集團(Anderson Economic
Group)則認為,關稅或導致部分進口汽車的成本增加最高2萬美元,而美國本土生產的低價車型成本或也將上漲超2500美元。
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主席Matt
Blunt表示:“人們逐漸意識到,對零部件征收廣泛的關稅可能會破壞我們建立繁榮發展的美國汽車工業的共同目標,而且許多供應鏈轉型都需要時間。”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報告顯示,若特朗普政府此前宣布的關稅措施生效,福特和通用,以及數十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在未來幾周內麵臨負麵評級的風險。關稅會影響福特和通用的盈利和現金流,且這一影響並不會被積極因素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