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美目前狹路相逢了。
如果整體描述中美對峙的形勢,那麽特朗普團隊想要的是速勝,中方的決心是打持久戰。美方握著美元和稅收計算器上陣,中國則握著製造業的尖刀。
那麽首先,中國真下了持久戰的決心嗎?我認為是的。中國人現在普遍認為原來規模的對美貿易無法持續了,我們相信需要貿易的進一步多元化,尤其是到了中國必須全心全意擴大內需、加速升級國內消費市場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不少對美出口企業陷入了困頓,但包括那些企業在內的社會主體也都清楚,這已經是繞不過去的坎。即使中美達成一個協議,長期危險也去不掉,對美出口企業必須在全社會的支持下改弦更張,實現“鳳凰涅槃”。
另外,中國人普遍不將這次貿易戰簡單視為貿易衝突本身,而是認為美國不僅要中國的錢,同時想要中國的“命”,毀掉我們的國運。因此中國根本無路可退,無論有什麽損失,我們全體人民都要堅決對美迎戰,同華盛頓“幹到底”。
不存幻想,持久戰的意誌已決,這就是勇。
再看美國那邊,特朗普一開始就吹噓他能一舉擊潰各國的意誌,宣揚各國爭著“親他的屁股”,美國社會根本沒有承受貿易戰痛苦的真正思想準備。很多人寄希望於特朗普吹牛的他是“交易大師”成真,帶領美國搶世界的錢,戰利品美國人都有份。調門起得太高,特朗普團隊對任何挫折都很敏感、脆弱,股市債市同時發出危險信號,就能讓他們一下子驚慌起來,迅速暫緩對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90天。
在中國方向,他們的主要策略是恫嚇、施壓,但他們自己非常急於與中國開始談判。中國肯定會把談判的起點定在4月2日之前的相互關稅原點上,或者某個對等的位置上。特朗普團隊眼看著無望“拿下中國”,接受中國的談判條件又將在世人麵前丟臉,因而方寸已顯混亂,不同的人,甚至一個人前後發出各種矛盾信息。比如,特朗普本人周一怒氣衝衝地稱中國為“敵對貿易國家”,三天後的周四又和顏悅色地聲稱,“我認為我們將會與中國達成一項非常好的協議”,還說他不希望繼續對中國加關稅,甚至想降低一些。
第二,雙方的戰略目標都是什麽?誰更清晰,堅守的決心更強?
中國的戰略目標在老胡看來是很清楚並且堅定的。首先,我們要堅決抵製美國的霸淩主義,給特朗普團隊一個沉痛教訓,扳正他們對中美實力格局以及中國是誰,他們自己又是誰的認知。這對中國的長遠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中國要借助貿易戰的倒逼,加快實現中國經濟的戰略轉型,要做到中美貿易戰打得越狠,中國擴大內需的戰略效果越突出。那樣的話,貿易戰和加強中國經濟的強韌就會變成同一件事,中國生產先進芯片的短板也將在這個過程中一並得到解決。
再看美國那邊,很多美國政界人士都質問特朗普:你們這樣決絕地打關稅戰,最終戰略目標究竟是什麽?
老胡認為,特朗普團隊根本就沒有完整的戰略計劃,他們有的隻是一些不切實際的狂念,並且把直覺、想當然當成戰略目標了。比如,他們想讓全世界給美國納貢,靠的僅是提關稅這個所謂“萬能工具”,他們對關稅的認識嚴重糊塗,整個團隊在哄特朗普這個“老小孩”。再比如,要通過這場關稅戰打垮中國,讓其他國家助他們一臂之力,他們就應該對其他國家都好一些。但他們卻用威逼、脅迫的方式一概對待世界大小經濟體。毫無疑問,以“美國優先”為目標調整全球利益格局,欺負世界各國,與他們“孤立中國”的目標是戰略上嚴重衝突的。特朗普團隊的很多狂念就是這樣彼此矛盾的。
第三,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發文表示,當下發生的變革遠比單純的關稅戰影響深遠,我們正經曆一次“一生僅見”的全球貨幣、政治和地緣政治秩序的係統性崩潰。如果貿易戰失控,那麽中美都做好了貿易戰上升為地緣政治衝突甚至軍事對抗的準備了嗎?
我覺得中國人是有貿易戰打到最後升級為戰爭這種最壞準備的,換句話說,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集體底線思維。而且爆發戰爭可能性最大的地區是台海,但對中國人來說,這也意味著國家統一的完成,它更多不是災難,而是對美國地緣政治圍堵的破局。
中國是核大國,幾年前美國軍事領導人就驚呼中國核力量的增加速度“令人窒息”。中國的海空軍力量、常規導彈力量也在台海地區形成越來越明顯的優勢,對貿易戰的任何升級,我們不僅有最壞準備,而且成竹在胸。
特朗普團隊把事情往極端捅,一些做法已經接近於對中國“經濟宣戰”,但又對中國的強勢反擊根本沒有後手牌。中國斷掉了對美國關鍵礦物的供應,美方一籌莫展,我們還拿著美國的布洛芬等常用藥和製藥物資幾乎完全倚賴中國的“命門”。美國可以讓中國人少掙錢,但我們可以斷他們短期內絕對找不到替代品的關鍵貨物。
這就叫狹路相逢勇者勝。特朗普團隊真的就是紙老虎。他們將被打慫,丟臉,這也將成為美帝國主義麵對中國的整體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