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聲明:本文不討論真假和對錯,隻討論事件對社會心態的影響,當然,本文也不討論這種影響是好是壞,請大家根據自身價值觀自行判斷。
山西大同“訂婚強奸案”二審宣判,被告強奸罪名成立,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此,這一轟動全國的案件在法律層麵已是塵埃落定,但它所造成的社會影響還在持續發酵與擴散。
這起案件之所以引發如此廣泛而強烈的關注,是因為當前社會存在一種被政府和官方媒體刻意回避的群體心態:
大量青年男性對當前社會的“主流婚戀模式”非常不滿意,認為男人要談戀愛和結婚難度太大、付出太多、吃虧太狠,但作為個體又難以掙脫,所以傾向於在互聯網上表達強烈的反對聲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越來越多男性選擇了放棄與躺平。
這種群體心態的爆發與共鳴曾在“胖貓”事件中達到最高峰,現在這個“訂婚強奸案”又進一步激發和強化了這一心態。兩個案子情節大不相同,但背後的社會心態是一以貫之的,而且這兩個事件主要都是男性用戶在推動傳播和討論,與鐵鏈女等社會事件主要由女性推動討論形成鮮明對照。
需要強調的是,男性群體這種憤懣心態的激發和強化與案件本身真相如何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們隻是需要有一個全社會都在討論的案件來發泄壓抑已久的情緒,表達對“主流婚戀模式”的強烈不滿。所以,無論是公安反複發布胖貓事件的調查細節,還是審判長出麵回應訂婚強奸案的判決依據,都完全無助於平息他們的憤懣。
請注意,這裏我用的是“憤懣”而不是“憤怒”這個詞,因為這種群體心態的誕生是受到長期社會趨勢的影響,是源自於億萬青年男性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感受,而不是被某個社會熱點事件憑空點燃。
而且,因為相當一部分男性真實的內心期望是“回歸傳統男尊女卑婚姻關係”,這與當前社會的道德與法律體係並不兼容,所以也很難正麵去大聲呼喊自己的主張,這就形成了長期的壓抑。所以才叫“憤懣”而不是“憤怒”。
之所以青年男性普遍存在這種強烈的憤懣情緒,最深層的原因是我們社會在婚戀觀念與婚戀現實發展中的不協調、不同步。
近年來中國社會的女性地位相比三十年前有了顯著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就業率、家庭地位等方麵都有了顯著改善。
當然,女性的社會地位整體上相比男性來說還有差距。這種性別差距在婚戀匹配中又疊加了一個階層的差距,於是出現了一個複雜的情況:
如果我們把婚戀吸引力粗略分為ABC三等,很顯然,無論男女,都是C階層的數量最多,但B階層的聲量最大。
B階層(綜合婚戀吸引力)的女性通常把A階層的男性作為首選婚戀目標,社會上也是A男B女的婚戀組合更受歡迎。由於A階層的男性通常掌握更多財富與權力,因此B階層的女性在婚戀中難免會感覺到地位不平等,希望進一步提升女性地位。
恰好B階層的女性作為中間階層,在民間輿論場的聲量最大,形成了“主流輿論”。也給B階層和C階層的男性形成了一種“現在已經是小仙女主導的女權社會”的整體印象。
B階層和C階層的男性普遍認為,他們為了爭取同階層的婚戀機會,不得不辛苦打工賺錢攢老婆本,在戀愛過程中要委屈自己去提供情緒價值,投入不小的成本去請吃飯送禮物,最後還不一定能成功。就算努力“追到了”,還要承擔彩禮、婚房婚車等高額支出,甚至掏空整個家庭幾代人的積蓄。
他們認為,既然男性承擔了約會支出、彩禮、婚房等婚戀主要成本,那也應該獲得與此相匹配的“男尊女卑”的婚後家庭地位。
但現代受過教育的女性普遍認為,男女平等是理所應當的,不附帶條件的,至於男性在婚戀前期付出的金錢、時間和情緒成本,是對女性未來生育和事業損失的補償。
如果我們拋開道德評價,純從利益角度來看待的話,以上男女雙方的觀點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這裏麵存在兩個嚴重的漏洞:
彩禮,尤其是支付給女方父母的高額彩禮,其實是一個男尊女卑封建社會的殘餘產物,並不能作為女性“婚姻生育損失”的有效補償。所以這一邊男性感覺付出了很多,另一邊女性還是覺得生育很吃虧。
婚房,尤其是大城市動輒百萬元以上的婚房,其價格的相當大一部分其實是政府的財政收入與金融機構的利潤,BC階層的年輕男性在辛苦攢錢買房娶老婆的過程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其實是在為A階層的男性做貢獻。認識到這一點的男性,心裏就很難平衡。
歸根結底,當前主流的婚戀模式讓BC階層的男性很不滿意,尤其是收入水平相對較低但人數更多的C階層男性,他們的痛感會更加強烈。與此同時,BC階層的女性麵臨生育帶來的健康和事業損失,卻沒能得到足夠的補償與保障,還要被譏諷是“小仙女”,也是非常委屈。
因此,當胖貓事件、訂婚強奸案等典型案件占領熱搜後,青年男女都在借機表達對當前社會主流婚戀模式的不滿,並且自身觀念會在一次次對壘中越來越極化。
訂婚強奸案二審宣判後,我注意到兩邊都有普遍的極化觀點:
一方認為,即便付了彩禮買了婚房,訂婚之後還有可能被告強奸,說明男性為婚戀付出完全不值得。
另一方認為,女性僅僅是訂了個婚就被輿論認為失去了性自主權,淪為泄欲的工具,那真要結了婚還不得任由家暴強奸?
……
這樣的社會觀念轉變,會深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不能再裝作看不見了。
分享一點基本常識:
如果一件事情中相對的雙方都對現狀非常不滿意,那通常就存在一個非常滿意的第三方。
當大家都在負重前行的時候,一定是有人在默默地替我們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