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赫章縣一男孩,在2024年3月份放學途中被三條大型犬咬重傷,頭皮撕裂,左耳被撕咬下來,手和腳腋窩也被咬傷。
目前家長準備帶孩子修複耳朵,事發之後,孩子已經休學一年,家裏現在到處借錢給他治療,目前治療周期預計要花費10多萬元,一年來母親隻收到狗主人5萬醫藥費。
孩子母親稱:事發後孩子已休學一年,醫藥費已花20萬,舉債也要治好他。
為何“惡犬傷人”事件頻發?
近年來,“惡犬傷人”事件時有發生。
去年12月,江西贛州一公園內四條大型犬撕咬母女倆一事引發關注;
去年5月,河南南陽一名3歲男童被狗咬傷,18天後不幸離世;
去年9月,貴州黔東南凱裏市一名幼童在超市門口被突然衝出的大狗撕咬拖拽...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楊合慶曾介紹,截至2021年1月,初步統計全國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105個設區的市製定了養犬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有的地方還製定了不止一部,一共是137部。
北京養犬協會原秘書長、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原秘書長沈瑞洪表示,全國多地對養犬管理和處罰均有較清晰和完善的規定,但犬傷人事件仍時有發生,類似事情和問題暴露出部分地區養犬管理不到位、相關部門執法不嚴和法規宣傳不到位的問題。
對此,北京安劍律師事務所周兆成律師表示,目前,多地製定了養犬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但仍存在未對養犬人進行充分教育和培訓、未對犬隻進行有效登記和監管等普遍問題,從而帶來安全隱患。此外,部分養犬人缺乏文明養犬意識,如遛狗不牽繩、不及時清理犬隻糞便等問題,以及公眾對犬隻的了解和認知不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河南省原陽縣公安局原興派出所西街社區警務站網格警務助理李元利曾對央廣網記者表示,犬傷人部分原因是未牽繩,另一部分原因來自流浪犬。一些養犬人的隨意遺棄直接造成大量流浪狗的產生,歸根結底在於犬主人責任意識淡薄,即使有愛心人士收養,一旦管理不善就導致傷人。若未辦狗證,也會因找不到主人而產生糾紛。
為何“惡犬傷人”後麵臨維權難?
2024年2月5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6件飼養動物損害責任典型案例,並呼籲文明養犬、依規養犬,強化養犬有責、養犬負責意識,形成嚴格執法、全民守法的養犬氛圍和環境。在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宜芳明確,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無論受害人有無過錯,飼養人均應承擔全部責任。
在記者此前對江西、河南多地調查中,多名遭遇“惡犬傷人”的受害者表示曾麵臨維權難問題。而早在2021年9月,河南安陽“狗咬人”事件中,受傷者家屬就曾因“維權難”引發輿論關注。
周兆成表示,關於犬主人的責任,主要包括幾個方麵。在民事責任方麵,犬主人應當承擔對受害人的賠償責任,包括醫療費用、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等方麵。在行政責任方麵,在禁養烈性犬傷人的情況下,犬主人可能麵臨相關行政處罰,如罰款、沒收犬隻等,如果犬主人未按照規定辦理養犬登記手續,也可能麵臨相應行政處罰。在刑事責任方麵,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下,犬主人還可能麵臨刑事追責,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針對維權難問題,周兆成認為,對於違反養犬管理規定的處罰標準需進一步完善,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養犬行為的執法力度,確保相關法規和規定的落實。對於違法飼養烈性犬和大型犬的行為,應當及時發現、嚴肅處理,通過相關案例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