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在各國的頭上揮來揮去,最後時刻又生變數——美東時間4月9日下午特朗普宣布,暫緩征收高額的對等關稅,在接下來90天內,隻征收相同的10%“基準關稅”。但對中國的104%的關稅不僅沒取消,還加碼到125%。
消息一出,美國股市快速拉升,納斯達克指數大漲12%,曆史上單日第二大漲幅。此前,不僅股市連日下跌,債市也快速下行,這為美國政府的發債帶來阻礙。
周三下午,特朗普承認市場表現“相當低迷”,並且“人們有些不安”,這一反思削弱了他過去一周表現出的部分自信,並可能暗示了他改變關稅政策背後的真實原因。
於是,大棒落下,隻留中國和美國對峙。突然間,這場貿易戰變回人們多年來熟悉的樣子:美國對中國。
可過去幾天,特朗普及其白宮團隊堅稱,他們堅定不移地要執行這些關稅,甚至辟謠周二的一篇稱總統正在考慮暫停90天的報道。
但如今謠言成為現實,全球經濟秩序重構的擔憂可以暫時放一下,目光又回到中國和美國的博弈。
下一個問題隨即浮出水麵:美國的關稅政策將中國孤立了嗎?
圍堵中國?
“已有超過75個國家與我們聯係,我想今天之後會有更多,”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暫緩決定宣布後告訴記者。
白宮也表示,大規模實施關稅然後按下暫停按鈕,再與各國逐一談判,這一直是計劃的一部分。
中國則一直在呼籲各國團結起來,甚至在關稅戰最激烈之時,中共召開最高規格的“周邊工作會議”,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聲稱中國要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以及構建高水平互聯互通網絡,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並且擴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員往來。
同時,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在澳大利亞報紙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寫道:“在新形勢下,中國願與澳大利亞及國際社會攜手合作。”
澳大利亞副總理、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Richard
Marles)駁回了中國呼籲在特朗普關稅和經濟不確定性麵前聯合的提議,聲稱作為美國盟友,澳大利亞“不會與中國結成共同陣線”。
同時,他也說,“我們不希望看到美國和中國之間爆發貿易戰,但我們的重點實際上是實現貿易多樣化。”
現在,中美成為貿易戰的主要對手,其他國家似乎慶幸於在未遭受大幅損失的情況下,退出戰場。
盡管如此,特朗普昨晚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發表講話時留下談判的口風。
“習近平是一個聰明的人,我們最終會達成一個非常好的協議,”特朗普在談到這位中國領導人時表示,並補充說他的對手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
隨後,特朗普簡短提到美國的武力,他說:“我們擁有一些無人知曉的武器。”之後又回到對習近平的讚美。
“習近平是一個知道該做什麽的人,他熱愛自己的國家,”特朗普說。“我們會在某個時候接到電話,然後就開始行動了。”
中國的下一步
為了防止圍堵,中國能做什麽?
“中國喜歡規劃,喜歡五年計劃,但它發現很難應對這位善變且以交易為導向的美國總統,”《經濟學人》地緣政治編輯大衛·雷尼(David
Rennie)表示,他最近在北京與中國的官員和學者進行交流,中國方麵早在特朗普總統競選期間就看到了他將會針對中國的跡象,並已經為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攻勢進行了非常周密的規劃,並在短期和長期內都準備了反製措施。
“他們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他們進行了針對美國的短期防禦性準備,同時也嚐試進行長期調整,試圖將整個經濟從對出口的極高依賴中重新平衡和轉型,”他補充道。
以中國對美國大豆征收關稅為例,雷尼指出,這一措施針對的是特朗普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的選民基礎,而北京可以從巴西和阿根廷購買大豆。
北京的思路是:“我們可以針對什麽來傷害特朗普的選民並吸引特朗普的注意,同時我們還能從其他地方購買這些商品?”雷尼說道。
雷尼表示,這已成為“中國領導層麵臨的一大外交和地緣政治難題”。
“如果美國真的對中國出口保持封閉狀態,中國還麵臨一個額外的問題,那就是這些出口必須找到其他市場。我在北京被告知,中國已經對這一想法非常擔憂……他們可能會真正疏遠並激怒像歐洲、甚至拉丁美洲的夥伴,甚至是全球南方國家,”他說。
“因為如果一波中國出口潮湧入這些市場,損害了世界許多國家的就業和工作機會,僅僅因為它們無法在美國銷售,這將成為中國領導層麵臨的一大外交和地緣政治難題。”
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專家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教授表示,由於出口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政策製定者需要通過刺激內需來應對這一局麵。然而,這項任務可能異常艱巨——中國目前正陷入通貨緊縮,官方數據顯示消費者價格指數在3月份已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另一個潛在選項是人民幣進一步貶值。貨幣走弱可使中國出口商品用外幣計價時更便宜。周四,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19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剛從中國訪問歸來的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教授評論認為,習近平“意識到中美可能會陷入一場經濟戰爭的風險,並為‘波濤洶湧’的局麵做好了準備”。
“至少從我看到的所有證據來看,他們已經在各個部門和領域做好了準備,以在這種情況發生時保持韌性,並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反擊。”
艾利森是《注定一戰:美國和中國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書的作者,他指出,中國現在正在“下一盤大棋”(playing a long
game)。
他說,北京相信“一種宏大的敘事,即中國正在不可阻擋地崛起,而美國則在不可逆轉地衰退”。
盡管中國領導人意識到當前的關稅戰是一場“雙輸”局麵,但他們認為自己比華盛頓更能應對這種局勢,艾利森教授說道。
“我的判斷是,習近平正在為一場相當艱難的貿易戰做準備……他們認為中國人可能比美國人更能忍受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