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是偽命題 “下跪”也阻止不了特朗普
香港01
2025-04-09 09:09:45
特朗普毅然揮貿易大棒,全球市場巨震,這也讓輿論紛紛擾擾,各種傳聞接踵而至。先本是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考慮對部分國家暫停90天的關稅。但隨即,白宮就立刻表示,“對部分國家暫停90天的關稅”是假新聞。
次日,美國貿易代表格裏爾(Jamieson
Greer)表示,“對等關稅”將於4月9日生效。格裏爾稱,特朗普與其他國家就關稅問題進行的談判沒有具體時間表。特朗普已明確表示,近期不會實施關稅豁免。這一巴掌狠狠打在了日韓、歐洲、越南等國的臉上。
這些國家都天真了。以越南為例,特朗普宣佈對越南征收關稅46%後,越南領導人立刻同特朗普通電話。這是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後,第一個“求和”電話。按照特朗普的說法,越方表示隻要達成協議願意將關稅降至為零。但越南的主動示好,美國接受嗎?越南將關稅降至為零,是否表示美國對越“對等關稅”降為零呢?
顯然是不可能的。按照,特朗普的“關稅公式”,對美關稅稅率=美國的逆差/美國的進口。這根本不取決於越南要不要降為零關稅。此外,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直言不諱說:“當他們來找我們說『我們將實現零關稅』時,這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因為重要的是非關稅欺詐……零關稅不會減少我們1230億美元(對越)逆差。”
由此可見,其一,越南提出的零關稅,美國認為“毫無意義”。其二,美國實際想要的,其實是零逆差。
左圖:2025年3月7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Reuters)右圖:越共中央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蘇林。(Reuters)
那麽,越南和美國之間是否可能零逆差?沒可能!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1195億美元、對美進口150億美元,產生1045億美元的順差。假設雙方都是零關稅,結果隻不過是越南對美進口收入損失一些。但越南對美出口是更多而不是更少,特朗普更焦慮而不是更得意。能不能讓越南也從美國進口1000多億,或者是讓越南少出口?關鍵是,越南產品有競爭力,美國市場有需求;而反之,越南的情況,美國出口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坦率地說,現在的越南也不一定買得起。
一個核心問題在於,特朗普將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歸咎於“不公平貿易”,張嘴就是要美國吃虧了,但美國究竟有沒有可能實現貿易順差?
這也是不可能的。美國之所以不可能實現貿易順差,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製造業空心化:美國已經將中低端製造業分離出去,專注於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領域。這使得美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從新興市場經濟體,尤其是中國,進口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
很關鍵的是,製造業空心化是美國自己一手造成的。從80年代新自由主義盛行開始,美國企業指導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內部的治理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的管理層的日常工作不再是考慮經營和戰略,而是想著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升資本回報率。美國企業微觀上的轉變,在相當大程度上促成了全球化的發展。
從分工的角度來說,將低資本回報率的產業分出去,將成本中心轉移到低成本的地區和國家,成為了美國企業流行的做法。美國企業隻做那些最容易賺錢的環節。就這樣,美國一步一步失去了製造能力,加劇了貧富分化,鐵鏽地帶經曆了失去的40年。甚至可以說,是美國企業過去40年掏空了美國的製造業——為了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最終毀掉了美國的製造業供應鏈。
這就造成了國際分工的變化。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中國家成為全球加工廠,負責生產並向美國出口廉價商品。這種國際分工使得美國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取日常消費品,但同時也導致了貿易逆差的持續。
沒可能實現的貿易順差?
其次,消費模式:美國人口雖然隻有3.4億,卻是全球第一消費大國。美國人的消費習慣傾向於透支消費,這導致大量進口商品的需求,從而維持了美國的貿易逆差。
另外,美元作為世界結算貨幣,國際流通性強,這導致美國可以通過發行美元來購買全球商品,而非等待其他國家用商品換取美元。這種做法本身就會導致貿易逆差。
因此,由於美國的製造業重心調整、消費習慣、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角色以及國際分工的現狀,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幾本不可能實現貿易順差。
可見,關稅隻是一個藉口,零關稅更是一個偽命題。所以,哪怕越南、歐盟,以及其他不少國家,主動向美國示弱,甚至主動提出零關稅,但美國不為所動。因為不管怎麽做,根本實現不了特朗普的目標。反爾,越示弱,特朗普越得意,竹槓敲得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