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正向每個人襲來":中國全球出口浪潮才剛剛開始
紐約時報
2025-04-08 01:57:57
四年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在寧波開設工廠時,工廠裏有500台機器人。現在,工廠裏有820台機器人,並且還計劃進一步增加。
幾十年來,大眾汽車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製造廠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工廠。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正在中國建設兩家工廠,每家都有兩倍於沃爾夫斯堡工廠的產能。
中國央行最近的數據顯示,過去四年中,國有銀行向工業借款人額外放貸13.6萬億元。在中國各地的城市邊緣,新工廠正在日以繼夜地建設,已有工廠也在進行機器人和自動化升級改造。
中國在製造業方麵的投資和進步正在掀起一波出口浪潮,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球範圍內都有可能導致工廠關閉和裁員。
“海嘯正向每個人襲來,”前總統拜登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說。
特朗普總統上周三對中國擴大出口的努力作出了迄今為止最猛烈的回應,他宣布大範圍征收高額關稅,引發了亞洲和其他地區的股票市場暴跌。從巴西到印度尼西亞到泰國,再到歐盟,許多國家也在不聲張地提高關稅。
包括極氪在寧波的工廠在內,中國各個城市的工廠都在進行機器人和自動化升級。
中國領導人對最近的貿易壁壘激增,尤其是特朗普的幾輪新關稅非常憤怒。他們對本國的高儲蓄率、長工作時間、大量的工程師和軟件程序員,以及大批電工、焊工、機械師、建築工人和其他熟練工匠引以為傲。
上周六晚,一名主持人在官方電視台上表情嚴肅地宣讀了中國政府譴責美國的聲明:美國“以關稅手段顛覆現有國際經貿秩序”,“服務美國的霸權利益”。
五年前,也就是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前,建造公寓樓的起重機幾乎遍布中國每座城市。如今,這些起重機中的許多已不見蹤影,剩下的也幾乎不運行。中國的銀行已在政府要求下將貸款從房地產行業迅速轉向工業。
中國工廠使用的機器人數量比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的還多,這些機器人中的大部分是中國公司在中國製造的,盡管一些零部件仍需要進口。經過了幾年的快速增長後,今年的新工廠設備整體安裝量已再次增長了18%。
四年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在上海以南兩小時車程的寧波開設了一家工廠,當時工廠裏有500台機器人。現在工廠裏的機器人已達820台,而且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計劃。
隨著新工廠陸續投產,中國的出口正在迅速增長。2023年增長了13.3%,去年又增長了17.3%。
國有銀行的貸款也為企業的研發熱潮提供了資金支持。華為這家生產從智能手機到汽車零部件等各類產品的企業集團,剛剛在上海設立了一個有3.5萬名工程師的研發中心,其辦公和實驗室麵積是穀歌在加州山景城總部的10倍。
在華為位於上海西郊的新研發中心內,有104座各具特色的建築,這裏設有實驗室和辦公室,甚至還有一列包括八個站的環線小火車。
世界各國領導人都在努力權衡是否提高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剩餘的工業部門。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迅速擴大它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份額。這種增長主要是以犧牲美國和其他老牌工業大國的利益為代價的,但也犧牲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國製造業的占比已從2000年的6%增加到32%,並且還在上升。
中國的工廠產出規模比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的製造業產出總和還要大。
甚至在特朗普贏得第二個任期之前,拜登政府的官員就在他們任期的最後一年發出警告,指出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他們為此提高了部分關稅,尤其是對電動汽車的關稅。
但在拜登政府執政的前三年裏,其官員以國家安全為由,主要側重於加強對高端半導體等技術的出口管製。他們保留了特朗普在其第一個任期內對中國一半輸美產品征收的7.5%至25%關稅。
目前尚不確定特朗普此次強硬得多的舉措最終會產生怎樣的結果。關稅偶爾會使中國的出口增長放緩,但並沒有起到阻止作用。其他國家高度警惕中國的出口可能會轉向其他市場,對美國的長期盟友,如歐盟和韓國的經濟構成威脅。
五年前,隨著公寓樓拔地而起,中國城市的天際線起重機林立。如今,許多起重機已不見蹤影,在政府的指示下,銀行正將貸款重心從房地產行業轉向工業領域。
2017年,特朗普首次上任時,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正準備進軍美國汽車市場。當年11月,位於中國廣州的廣汽傳祺汽車有限公司邀請了數十家美國汽車經銷商參加廣州車展。該公司宣布計劃到2019年底前開始在美國銷售汽油動力運動型多用途車和小型貨車。
但幾個月後,特朗普將汽車納入他最初的25%關稅範圍,廣汽和其他中國汽車製造商隨即取消了他們的計劃。
中國車企在美國市場仍然幾乎沒有任何銷售。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隨著特朗普的最新舉措,中國汽車製造商現在麵臨高達181%的美國關稅。
由於在美國市場受阻,中國的汽車製造商繼續建廠,並將出口轉向了其他地方。他們在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的銷量大幅飆升,搶占了日本和美國品牌的市場份額。2017年,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墨西哥的市場份額僅為0.3%;到去年,這一比例已超過20%。
在歐盟,中國汽車的銷量快速增長,再加上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提供了補貼,促使歐盟官員於去年10月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高達45%的關稅。
中國不隻是在建造汽車工廠。例如,在過去五年裏,中國新增的石化煉油產能比歐洲、日本和韓國自“二戰”以來新增產能總和還要多。而且,中國建造煉油廠的速度今年有望更快。石化產品隨後會被加工成塑料、聚酯、乙烯基和輪胎。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表示,美國最新的關稅“是早就該采取的措施——真正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幾十年來的產業政策造成了驚人的產能過剩和全球失衡”。
中國出口如此之多,部分原因是國內的消費不足。自2021年以來的房地產市場崩盤,使中產階級的大部分積蓄化為烏有,許多富裕家庭也因此破產。
中國在化工行業的巨額投資不僅涵蓋石油化工領域,還包括位於淄博的這家工廠。該工廠使用一種稀土金屬來生產能夠控製汽油動力汽車尾氣汙染的化學品。
稅收收入下降,但軍費開支卻在迅速增加。這使得政府對於通過支出刺激經濟來幫助消費者持謹慎態度。相反,中國通過推動出口來抵消房地產市場崩潰帶來的影響,在建設、設備和工廠運營方麵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
最近,一些中國經濟學家與西方經濟學家一樣,建議中國需要加強其微薄的社會保障體係。今年年初,政府為老年人提供的最低養老金標準每月僅為143元。即使在中國農村,這點錢也幾乎難以維持日常生活。
中國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之一、清華大學的李稻葵教授在今年1月公開呼籲將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幾倍,達到2000元。他認為中國政府負擔得起的,而且老年人的額外支出將刺激整個經濟。
中國官員拒絕了他的建議。3月5日公布的預算案中確實提高了養老金標準,但僅僅增加了20元,使月養老金達到163元。
同一份預算案中還包括了7000億元的投資,其中涉及港口和其他有助於出口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還推出了一項新計劃,對中國20個城市製造業中使用的技術進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