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川普關稅將全麵封鎖中國海外工廠 中方沒有自己想像那般能承受打擊
美國總統川普(圖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右)。 圖:達誌影像/美聯社(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宣佈對世界絕大部分製造業國家課徵對等關稅。《澳大利亞金融時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AFR)稍早的1篇報導引述專家學者們的分析,認為川普此舉將對中資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工廠造成“全麵封鎖”,而近年來經濟始終疲軟的中方並沒有自己想像得那樣能夠承受打擊,中國製造商無論是在該國本土還是東南亞都幾乎沒有空間吸收關稅。
報導指出,川普這波關稅戰爭不僅打擊了中國從本土直接出口,還影響了中國在東南亞各地的業務。這種雙重打擊破壞了北京方麵繞路迴避在川普第一任期內設置的貿易壁壘之核心戰略。
中國問題觀察人士表示,北京方麵為抵禦最新一輪關稅所採取的措施(包括鼓勵更多家庭支出和投資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可能不足以挽救中國部分製造業中心地區。
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東亞問題資深研究員麥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指出:“表麵上看,中國很驕傲地認為,他們的體係比西方經濟體更能抵禦壓力。”
“但國內成本會非常高。川普確實能損害中國,他們知道這一點。”
報導指出,中國儘管多年來致力於實現經濟對國內消費的再平衡改革,但出口仍佔該國 GDP 的近 21%。
澳大利亞最大的銀行麥格理(Macquarie)估計,新的關稅可能使中國出口額減少 15%,原先預計 5% 的 GDP 成長率也下降2
%-2.5%。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中國企業將部分業務轉移到東南亞,以節省成本並避開川普的關稅。這些公司(主要是消費電子產品)再次成為焦點,上週的貿易稅對實施多元化策略的國家造成了沉重打擊。
目前,美國從越南進口的產品麵臨 46% 的關稅,從泰國進口的產品則麵臨 36%
的關稅。隨著川普關稅政策的壓力導致這些國家經濟疲軟,中國對這些國家的直接出口也可能受到影響。
蘋果供應商立訊精密、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和眼鏡製造商舜宇光學等中國消費品公司均已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大在越南的業務。
去年,舜宇光學科技宣布了一項價值 25 億美元的計劃,將在越南北部建立一個新的生產基地,而立訊精密則宣布額外投資 3.3
億美元擴建其越南工廠。
與此同時,比亞迪在泰國和印尼擁有大型電動車生產設施。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分析師李子謙(Chim
Lee)指出::“這些投資很難改變,中國製造商(無論是在該國本土還是東南亞)幾乎沒有空間吸收關稅。”
一個日益嚴重的威脅是,各國將如何應對廉價中國商品進一步湧入全球市場,尋找新的買家。隨著商品湧入全球市場尋找新買家,經濟學家擔心歐洲、日本和韓國將提高關稅以保護自己和國家產業。
儘管中國政府試圖表現出對吸收這些措施的信心,但現實情況是,如果無法進入美國市場,中國企業可能會一波又一波的破產。
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分析師哈斯(Ryan Hass)指出:“中國同行們有一種反抗情緒。”
“他們認為,中國的治理體係和社會比美國更能承受痛苦。”然而現實是,中國經濟幾年來一直疲軟,從未從新冠疫情中真正恢複過來。
青年失業率仍高達 20% 左右,2 月整體失業率攀升至 5.4%,為兩年來的最高水準。中國招聘機構獵聘網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19%
的內地企業打算在今年第一季裁員,高於一年前的
12%。在中國工作的人發現他們的薪水被削減了,特別是在金融和房地產等行業。高盛表示,去年第三季城鎮薪資增幅從第一季的5.6%下滑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