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穀高樓"距震央1000公裏"仍塌 ,恐與地質及施工有關
ettoday
2025-03-30 19:04:00
▲泰國曼穀興建中的審計部大樓因強震而倒塌。
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不僅導致當地多棟建築倒塌,連遠在逾千公裏外的泰國首都曼穀也受到波及,一棟尚未完工的高樓因劇烈搖晃最終倒塌,造成多人死傷與失聯。專家研判,土壤結構、建材品質與建築設計可能是主因。
根據BBC報導,這起強震源自貫穿緬甸的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長達逾1200公裏的斷層線使地震能量能沿著地層一路向南傳遞至泰國,加上曼穀本身建於軟土層之上,當地震波抵達時,會因地質鬆軟而產生放大效應,導致地麵震動格外劇烈。
地震當下,曼穀多棟高樓明顯搖晃,有屋頂泳池的建物甚至出現水花外溢現象。而位於恰圖恰區(Chatuchak)的審計局新建辦公大樓則成為災區唯一倒塌的摩天建物。
據悉,當時大樓內仍有數百名工人作業,截至30日下午,當局證實已有11人罹難、18人受傷,另有76人失聯,搜救行動仍在持續進行。
▲專家指出,曼穀直到2009年前都沒有一套全麵的耐震安全規範。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地震工程高級講師馬拉加-丘基泰佩(Christian
Málaga-Chuquitaype)指出,曼穀直到2009年前都沒有一套全麵的耐震安全規範,導致不少老舊建築在麵對大規模地震時相當脆弱。不過此次倒塌的建物屬於新建工程,理應符合最新法規。
泰國結構工程師協會主席阿蒙(Amorn
Pimanmas)表示,盡管泰國43個省份設有防震建築法規,但目前全國具備抗震能力的建物恐怕不超過一成。他也認為,曼穀的軟土地質有可能是建築倒塌的主因之一,這類土層可將震動強度放大3至4倍。
阿蒙補充,除了地質因素,還須進一步調查施工過程是否涉及建材瑕疵、鋼筋混凝土品質不良,或是結構設計出現不規則等狀況。
馬拉加-丘基泰佩進一步分析倒塌建築影片後指出,該棟大樓可能采用「無梁版」設計,這種將平板直接支撐在柱子上的建築方式,早已被地震頻繁地區淘汰,因其在強震時表現極差,「這類設計看似方便施工,實際卻在地震中缺乏韌性,易造成災難性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