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美國總統特朗普視為自己第一任期重要政績,並自詡為“創造曆史”的《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如今他也打算反悔了。
據路透社報道,2018年,作為USMCA的一部分,加拿大和墨西哥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免稅保護,避免受到美國新汽車關稅的直接衝擊,但在特朗普將對全球汽車進口加征關稅之際,沒有跡象表明特朗普將遵守這些承諾。
當地時間3月26日,特朗普簽署文件,對所有進口美國市場的汽車加征25%的關稅,相關措施將於4月2日生效。根據USMCA的附加條款,墨西哥和加拿大應在此類新汽車關稅上享有60天的緩衝期。
協議還規定,緩衝期結束後,加拿大和墨西哥每年將分別獲得260萬輛乘用車免稅進口配額和不限數量的輕型卡車進口配額。該協議還賦予墨西哥每年1080億美元(約7732.2億元人民幣)的汽車零部件免稅額度,加拿大則獲得342億美元(約2448.5億元人民幣)的零部件免稅額度。
此外,協議還進一步規定,即使是未符合USMCA原產地規則的汽車產品,對兩國的關稅稅率也不能超過2018年8月1日之前水平,即2.5%。包括寶馬在內的汽車製造商,此前一直按此稅率向美國出口墨西哥製造的汽車。
2018年11月30日,時任墨西哥總統培尼亞、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簽署USMCA。 紐約時報
報道指出,隨著特朗普決定對全球汽車進口加征關稅,沒有跡象顯示他將繼續兌現USMCA中的相關承諾。在最新表態中,白宮官員並未提及USMCA,這可能意味著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將沒有緩衝期立即生效。
白宮官員表示,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唯一豁免”是從25%的關稅中扣除美國本土零部件的價值,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汽車零部件將繼續免稅,直到美國商務部製定出確定美國零部件價值的程序。
本月以來,特朗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措施頻頻變動:4日,特朗普政府開始正式對來自加墨兩國的進口商品加征此前被暫緩一個月的全麵關稅;5日,特朗普又有所退讓,決定對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豁免加墨關稅一個月;6日,他又將這一豁免措施擴大到USMCA覆蓋的所有進口商品,豁免將持續到4月2日。
加拿大政府對路透社回應表示,USMCA的附加條款中確有相關規定,“完全期望”美國能夠遵守相關協議,加拿大也有權針對美國違反USMCA和世界貿易組織義務的關稅政策采取報複性措施。
墨西哥經濟部負責國際貿易的副部長路易斯·羅森多·古鐵雷斯(Luis Rosendo
Gutierrez)表示:“墨西哥正在從USMCA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角度評估所有法律方麵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考慮如何對墨西哥的消費者和生產者最為有利。”
白宮沒有回應有關免稅保護協議的問題,但表示:“美國不能僅僅成為外國製造零部件的組裝地,我們必須成為在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上都占據主導地位的製造業強國。”
當地時間3月28日,加拿大總理卡尼與特朗普進行了就職以來的首次通話。卡尼表示,並未從特朗普方麵獲得降低關稅的承諾,並警告在美國4月2日對加拿大征收的對等關稅生效後,他將實施報複性關稅。
據悉,USMCA於2018年9月30日由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三方曆經14個月的談判後達成,並於當年11月30日正式簽署生效,以取代1994年以來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特朗普和時任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當時在白宮先後發表演說,慶祝USMCA的簽署。特朗普稱USMCA“創造了曆史”,是“曆史上最現代、最先進、最平衡的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