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7.9級強震於3月28日襲擊緬甸中部,震中靠近其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據央視新聞報道援引緬甸國家媒體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這場地震已造成該國1002人死亡、376人受傷、多人失蹤,建築物倒塌、橋梁斷裂、道路開裂。緬甸領導人敏昂萊28日向國際社會求援。
地震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態稱,美國將提供幫助。也正是在美國時間28日,特朗普政府正式確定了“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計劃。在特朗普表示要對緬甸震區提供援助之時,美國前援外機構國際開發署官員提醒他,美國的援助體係已經被他搞得“一片混亂”。
▲誌願者在緬甸內比都的一棟受損建築尋找幸存者
緬甸1900多萬人
需要人道主義援助
當地時間3月28日,緬甸中部實皆斷層發生7.9級地震,隨後12分鍾內又發生6.4級餘震,之後數小時內還有多次較弱震動。據報道,緬甸兩大城市仰光和曼德勒的電力和通信線路已中斷,這使救援工作更加複雜。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人口約有150萬),受災嚴重。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項目協調員瑪麗·曼裏克28日警告,緬甸的基礎設施遭受重創,道路、橋梁和公共建築損毀嚴重,大型水壩的狀況令人擔憂,可能引發次生災害。國際救援委員會(IRC)緬甸主任穆罕默德·裏亞斯表示:“通信中斷和交通受阻,可能需要數周才能全麵評估損失。”
裏亞斯補充說:“緬甸已有超過1900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該國在IRC2025年度緊急觀察名單中排名第三。全國普遍受到武裝派別衝突的影響,許多人流離失所或麵臨糧食不安全問題。國內衝突已經摧毀了醫療係統,使其不堪霍亂和其他疾病暴發的重負。地震後,營救受傷者、滿足其需求,將對本已捉襟見肘的資源造成前所未有的壓力。”
美援削減5200萬美元
強震發生在“最糟糕時刻”
國際特赦組織的緬甸研究員喬·弗裏曼說:“這場地震對緬甸來說來得再糟糕不過了。”
“武裝衝突導致超過300萬人仍在國內流離失所。今年,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將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弗裏曼補充說,“與此同時,美國援助削減對該國人道主義服務的影響才剛剛開始顯現。”
▲救援人員在泰國曼穀一棟在建高層建築倒塌現場工作
根據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GD)的一項新分析,在特朗普政府下,美國國際開發署對緬甸的約5200萬美元資助已被削減。研究人員根據與美國國會分享的終止資助項目清單估算了金額。CGD表示,“實際規模”高於5200萬美元。
非營利組織CARE的緬甸主任阿裏夫·努爾在28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場強烈地震襲擊了一個已經處於危機中的國家,有1900多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應對措施的資金仍然嚴重不足,這場災難隻是讓本已脆弱的局勢變得更加惡化。”
美國國際開發署前官員:
對緬甸地震的響應能力蕩然無存
特朗普表示:“我們會提供幫助。”他未具體說明援助形式,但此言迅速引發關注,因為其政府自1月20日上任以來大幅削減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預算和人員。
當地時間28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知國會,將裁撤國際開發署幾乎所有剩餘的職位,關閉全球任務。
曾任美國國際開發署人道主義事務助理署長的莎拉·查爾斯稱:“現在的係統一片混亂。”她指出,特朗普上任後凍結對外援助90天,取消超過80%的項目,包括對緬甸的5200萬美元資助。查爾斯透露,用於將搜救團隊、搜救犬和重型設備運送到災區的合同已被砍掉,非政府組織也因資金枯竭而裁員,已“摧毀”了救災小組響應和實際救援的能力。“實時眼睜睜看著這一切,令人痛心。”
難民國際組織主席、前國際開發署官員傑裏米·科尼迪克發帖稱,特朗普這麽做是“對美國數十年世界領導地位的完全放棄”。他還說,這次裁員將令“本可以對最近緬甸地震進行響應的國際開發署最後一點殘餘力量”也蕩然無存。
聯合國緊急撥款500萬美元
中國首支救援隊已抵仰光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已開始動員向受災地區提供援助。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東盟表達其團結,並將密切合作,協調人道主義援助,支持和促進救援行動,確保及時有效地應對。”
聯合國宣布增加500萬美元的緊急基金,以“支持對緬甸和泰國的關鍵援助”。人道主義事務負責人湯姆·弗萊徹強調,地區團隊正在“迅速響應”。
▲29日上午,中國救援隊乘包機從首都機場出發飛赴緬甸 據視覺中國
3月29日,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新聞發言人李明應詢表示,緬甸發生強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應緬甸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派出兩支救援隊,提供帳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飲用水等災區急需物資。中國首支救援隊已於3月29日抵達仰光,將及時奔赴災區開展現場救助。此前,雲南省地方救援隊已第一時間抵達仰光。中國政府首批援助物資計劃31日啟運。中方還將視緬方需要繼續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