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加大棒:特朗普疏遠盟友之際中國如何對待鄰國
紐約時報
2025-03-27 03:03:52
周六,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在東京會見了日本外相岩屋毅(中)和韓國外長趙兌烈。與此同時,中日兩國船隻在爭議水域對峙。
中國最高外交官王毅上周末在東京會見日本和韓國外長時表示,在中國看來,如果三個鄰國共同努力,貿易和穩定會有巨大的“潛力”。他引用諺語“遠親不如近鄰”,稱之為三國共有的“東方智慧”,似乎也在暗指美國是一個不可靠的遠方盟友。
但是,就在官員們談話的時候,兩艘中國海警船不尋常地侵入東海爭議島嶼附近的水域。前往攔截的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裝備武器的中國船隻一直在追趕一艘日本小漁船。
日本表示,此次侵犯持續了近四天,是中國迄今在該爭議島嶼周圍海域活動時間最長的一次。中日兩國都聲稱對該島嶼擁有主權。日本外相說,關於這些無人居住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周圍此類活動的增加,他已於周六向王毅提出抗議。
麵對正在迅速調整美國的世界地位的特朗普政府,北京在做出友好承諾的同時部署武裝艦艇,反映出其政策的兩麵性。
位於華盛頓的研究機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說,中國正在對鄰國采取“胡蘿卜加大棒”的方式,“對目標國有利於中國利益的政策給予獎勵,並警告其不要采取對中國有害的政策。”
去年在爭議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附近的一艘中國海警船。這些島嶼由日本控製,中國也聲稱擁有主權。
一方麵,隨著特朗普疏遠美國的盟友,包括征收關稅,以及——具體到日本——質疑一項防務條約的公平性,中國看到了拉攏這些國家的機會。
另一方麵,中國似乎已經斷定,在眾多美國盟友感到脆弱、質疑美國的可靠性之際,特朗普粗暴的外交政策給了中國推進自身利益的籌碼。
“中國認為特朗普疏遠美國盟友提供了一個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中國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脅時,北京就會避免表達不滿,”葛來儀說。
澳大利亞似乎就是這種情況,它與中國的關係時不時陷入動蕩。安東尼·阿爾巴內斯總理2022年上任後開始修複兩國關係。此後,中國取消了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紅肉和龍蝦等一係列出口產品的限製。上個月,中國和澳大利亞國防官員在北京舉行了六年來的首次高級別會談。
但就在幾天後,一支中國海軍艦隊在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進行了繞澳大利亞航行,並首次在該地區進行了實彈演習,迫使數十架民航班機改變航線。
這些演習在澳大利亞引起了警覺,並呼籲重新評估該國防禦能力。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此次演習可能是對澳大利亞海軍頻繁在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海航行的回應。也有人則表示,中國可能是在試探特朗普陣營對如此接近美國最信任的盟友之一的武力展示有何反應。
澳大利亞海軍艦艇上的學員。最近,一支中國海軍艦隊繞澳大利亞航行並進行實彈演習,引起了澳大利亞的警覺。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說,“北京可能是想試探底線,”希望為其在該地區的行動建立一種新的規範。“我認為,它的一種考量是,如果美國無能為力或陷入癱瘓,其他國家隻依靠自身,就做不了太多事情。”
中國對韓國和越南也采取了類似的軟硬兼施的方式。中國與越南的貿易正在蓬勃發展,中國還表示可能很快就會解除對韓流娛樂的非正式禁令。
但在越南對北部灣提出領土主張後,中國上月在該海域舉行了實彈演習。上周,在一艘韓國船隻試圖檢查該地區中國建造的鋼結構建築後,中國在韓國附近部署了海警。(韓國就此事件向北京方麵提出了正式抗議。)
悉尼外交政策智庫洛伊研究所東亞問題高級研究員理查德·麥格雷戈說,這種強勢的行為提醒人們,盡管地緣政治趨勢在變化,中國仍然致力於實現其主要目標之一,即成為亞太地區的主導力量。
“在某種程度上,日本附近海域、南海,以及澳大利亞周邊海域都是中國利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說。“無論與美國的關係如何起伏,中國都將追求這些目標。中國人也認為他們可以同時做到這兩點。他們軟硬兼施。”
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體現了這些矛盾。
最近幾個月,兩國關係有所緩和。今年1月,中國共產黨的外交機構與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舉行了幾年來的首次會談。兩國都放鬆了對對方遊客的簽證規定,中國對日本從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釋放經處理的放射性水的反對也有所緩和。
但緊張氣氛依然存在。本月,日本表示正在考慮在其西南部的九州島部署遠程導彈。如果中國試圖入侵台灣,這些導彈就可以打擊中國軍隊。
周五,日本和中國的船隻在爭議水域開始了持續近四天的對峙。
與此同時,日本稱中國一直在向日本控製的尖閣諸島附近海域派遣越來越多的船隻,日本分析人士稱,這是中國在慢慢加大對現狀的挑戰。
最近的一次侵犯始於周五黎明前,兩艘中國海警船進入南小島附近領海,顯然是在追趕一艘小得多的日本漁船。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已派出船隻阻止中國船隻。
日本船隻保護漁船,同時要求中方撤離。中方對這一要求予以拒絕,雙方開始了長達92小時的對峙,雙方船隻並排航行,兩方船員都向對方大聲宣稱對該島嶼擁有主權。另有兩艘中國船隻一度加入其中。
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它最終在周一晚間“迫使中國海警船撤離”。報告稱,中國此前最長的一次侵入發生在2023年,持續了近81個小時。
前日本海上保安廳指揮官遠山純司稱,最近的這次侵犯是始於2010年的消耗戰略的一部分,當時一艘中國拖網漁船在尖閣群島附近撞擊了一艘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
“他們似乎受到了漁船的挑釁,”遠山在談到卷入最新對峙的中國船隻時說。“據我所知,這艘漁船在該島周圍海域停留的時間比平時長,中方做出了相應的報複。”
遠山說,“在這樣的爭端中,即使是捕魚的行為也會成為主權的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