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求職節目裏的老板們,十年後都塌房了
新周刊
2025-03-26 11:04:41
時隔多年,我們不想知道在《非你莫屬》不可一世的老板們是怎麽來的,隻想知道他們是怎麽“沒”的。
作者 | 王阿姨
編輯 |?詹騰宇
題圖 | 《浪漫的體質》
近期的求職真人秀《開播吧!青春采銷》中,杜華憑一句話出了圈。
她以此前麵對練習生的經驗,反複用一句“你覺得你配嗎”質問求職者,登上熱搜。
(圖/《開播吧!青春采銷》)
此情此景,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初代網紅求職節目——《非你莫屬》。
這檔求職綜藝開播自2010年,由張紹剛主持。在網絡資訊還不夠發達的年代,這個節目似乎天然接軌了2020年代綜藝節目的爭議套路,極其擅長製造故事與衝突,尤其以主持人和求職者互懟、老板和求職者互懟等名場麵,在當時的網絡瘋狂發酵。
那些爭執?倘若發生在當下,大概要長住熱搜裏。
比如“求職者暈倒”事件,一位自稱留學法國的年輕人在節目上求職的過程中被老板和主持人張紹剛反複質疑,最終不堪壓力在現場暈倒。張紹剛也自此一戰成名,成為“不會好好說話”的代言人。
節目中,張紹剛吸引了大部分觀眾的火力,而那些作為挑選者的民企老板,懟起求職者毫不心慈手軟。在逼問、質疑、調侃甚至刁難求職者,以及強調自己的創意理念、背景和企業如何優秀的循環中,他們曾經如願獲得了知名度。
而當節目完結,《非你莫屬》早已遠離大眾視野之後,當年那些看似不可一世,人均躋身世界五百強的老板,在人們曾經看見和從未注意的角落,一個個悄悄退出主流視野,有的甚至破產了。
節目裏的老板,現在都塌房了
如今看來,《非你莫屬》裏高高在上的老板們,頤指氣使,多少有些失態。時過境遷,他們中的很多人境遇早已不同。
(圖/聚美官網)
2020年,聚美優品從美股退市,完成私有化,到2024年底已“查無此司”,官網隻剩下蒼白的介紹,而當年野心勃勃的陳歐已經轉戰競爭短劇賽道,在鄭州建立了短劇影視基地。
(圖/陳歐微博)
在陳歐目前僅存的三條微博裏,有一條是短劇過審的內容。網紅霸總改行做霸總短劇,陳歐也算再次為自己代言,或者說更能做自己了。
陳歐從一個紅海轉身進入另一個紅海,而也有一些BOSS所處的行業早就備受衝擊。如果時間可以倒流,專注K12教培的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在節目裏應該不會那麽傲慢,而是考慮如何早點轉型。
經曆了破產的陳昊在采訪中說,自己過去在節目裏的表現不叫犀利,而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在億萬觀眾麵前把人家扒得赤裸裸的。
陳昊在采訪中反思自己的表現。(圖/抖音@爽·聊)
而坐在對麵采訪他的,正是《非你莫屬》的節目總導演劉爽,這個采訪也正是劉爽做的抖音訪談節目——不得不說,這個節目是懂售後的,導演真正做到了一魚兩吃:先用創業中意氣風發的老板怒懟求職者,營造民企老板的高端形象形成認知碾壓,現在重訪破產老板進行對比,讓當年受氣的打工人可以回來罵兩句泄憤,簡直效果拉滿。
2020年10月,上千名家長和教師跑到北京優勝教育總部維權,但陳昊發布道歉信並聲稱“不會跑路”。但如今在劉爽采訪陳昊的視頻下方,高讚評論依然是“加盟優勝教育被坑100多萬”“什麽時候還錢”的控訴。
暴風影音的境遇更糟。當時代表暴風影音登上《非你莫屬》節目的是時任副總裁王剛。在節目中王剛撿到了一個寶,就是以憨傻、搞怪形象走紅的薑濤,後來成為《屌絲男士》的禦用班底。
2010年,薑濤在節目中的特立獨行受到不少老板青睞,最後入職暴風影音,成為《屌絲資訊播報》的節目主持人。
(圖/暴風影音馮鑫微博)
2012年,薑濤登上《非誠勿擾》爆火,暴風影音老板馮鑫還特意轉發並表示:“我們公司的!驕傲死!”2019年,馮鑫被捕入獄,暴風影音從此消失於江湖,薑濤也結束了作為網紅的日子。
上過《非你莫屬》的老板,最終企業經營一地雞毛的還有很多。比如自稱“神仙姐姐”的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2019年公司從新三板退市,她也被法院列為失信執行人;姚勁波的58同城也和聚美優品一樣,於
2020年退市。
不難發現,這些老板的境遇甚至故事的時間節點都非常類似:起家於2010年左右,行業當時處於時代風口;在上市熱潮中大賺一筆,在2020年左右因各種原因銷聲匿跡。
從“這人真厲害”到查無此人,從一個個以老板或精英的派頭,憑自己的意願甚至喜好肆意碾壓和羞辱求職者,到全部消失在主流目光中,不過是短短十年光景。
好好的求職節目,
為什麽這麽“抓馬”
張紹剛之後,節目又換了三位主持人,分別是黃健翔、塗磊、大衛。
很難想象,《非你莫屬》這檔節目至今仍在播出,最新一期節目更新時間是2025年3月。早在2017年,《非你莫屬》就以610期節目獲得了“播放最多期的電視求職真人秀”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如今八年過去,累計得有上千期了。
2025年3月24日21:20,天津衛視《非你莫屬》迎來兩位截然不同的求職者。(圖/《非你莫屬》)
雖然節目的熱度早已不再,但在那個資訊不夠發達、處處是信息差的年代,老板們的精英人設和神秘氣質依然能被塑造出來。當年的《非你莫屬》堪稱火爆,根據央視索福瑞的周數據顯示,《非你莫屬》的收視率在2012
年保持在全國前三,最高曾達到全國第二,僅次於《非誠勿擾》。
在當年各種“攢勁”的電視綜藝中殺出一條血路,無疑是地獄難度,而《非你莫屬》能火,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參考同在2010年的熱門綜藝《非誠勿擾》就可以看出,刻意製造矛盾等手段在電視綜藝的起步階段是常見的套路,同時套上職場這個本就不平等的、在對抗中尋找機會的皮,在老板的質疑/羞辱和求職者的反擊中製造衝突,確實也給節目帶來了不少的黑紅流量。
當年的《非誠勿擾》雖然主題是婚戀,但出圈的卻是“想在寶馬車裏哭,不想在自行車上笑”。常見橋段是一位穿著不太得體的窮小子登上舞台,結果第一輪24盞燈全滅,或是一位精英男士上台,令台上的女嘉賓爭得麵紅耳赤,然後樂嘉、孟非輪番登場控製局麵——樂嘉對嘉賓進行AI般的精準掃描,進行一通人格分析,接著孟非調侃男女嘉賓緩和氣氛,製造笑料,或者來個升華。
(圖/《非誠勿擾》)
很明顯,節目用來挑動觀眾神經的是兩性之間地位和資源的不平等,比如製造“窮小子”“拜金女”的對立,以及某一類人群備受追捧的幻覺,而不是嚴肅的婚戀本身。所以同樣“非”字當頭的《非你莫屬》,雖然是一檔求職節目,卻也充分挖掘了矛盾點,比如“名校畢業生怒懟老板”“海龜求職者一問三不知”,節目慣用的“爆點”,和今天的爆款短劇並沒有本質不同。
話說回來,陳歐和他的企業家朋友們當年製造的霸總人設和抓馬劇情,現在拍出來依然有人會看,所以陳歐拍短劇簡直是冥冥中注定的結局,堪稱一個完美的callback。
其中最經典的是“法國海歸暈倒事件”。在法國留學生郭傑自我介紹之後,張紹剛讓老板團的文頤考考他的法語,兩人雖一問一答,卻不是正常溝通,此後多名老板就圍繞著郭傑的語言、學曆的真實性進行了漫長的拷問。最終當郭傑昏倒時,張紹剛扯著他的衣領,說出堪稱總結《非你莫屬》節目精髓的一句:“你是在表演嗎?”
世界名畫。(圖/《非你莫屬》)
這句話完美地在節目內外形成互文,而這一幕也成為當代中國電視綜藝的經典。
這期節目雖然成功引爆了輿論,但也激起了廣大畢業生尤其是留學生群體的不滿。後續有觀眾指出,文頤的法語“十六個單詞十五個語病”,這才讓郭傑聽不懂,而文頤本人在法國的履曆也被認為是造假。
最終,文頤因此事微博道歉,而她所在的酷尊網也在一年後被收購。在那個舞台上,誰在表演,還很難說。
除了在製造矛盾上頗費心思,在求職者的選擇上,也不難看出節目組對於流量的渴望。很明顯,有些“求職者”並不是衝著求職來的,而是單純為了“刷臉”增加曝光度,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網紅“B哥”,以及後來的熱門節目《奇葩說》的辯手楊奇函。
楊奇函在節目中。(圖/《奇葩說 第六季》)
隨著主持人的更換和節目的轉變,《非你莫屬》在失去爭議的同時也失去了話題度。當網友們偶爾想起這個節目,記憶中的畫麵不是任何嚴肅的關於職場的探討,而是不堪細看的一地雞毛。
老板為什麽爭當“顯眼包”
如今的《非你莫屬》早已沒那麽犀利,從主持人到老板,看起來都平易近人了不少。
最近一期節目中的企業家李宇欣。(圖/《非你莫屬》)
不過,在演藝行業,老板和求職者的關係好像並沒有那麽平等。比如前不久剛播出就停播的《演員請就位3》,在導演麵前演員一個自我介紹太浮誇或表現得不夠認真,就會遭遇冷眼。或許這也和不同行業裏的生態位有關,畢竟對演員來說,導演有絕對的生殺予奪的權利。
而在這檔節目裏,我們又看到了熟悉的內娛顯眼包老板——楊子。剛在芒果的《再見愛人3》裏出盡風頭,又來《演員請就位3》對觀眾進行全方位的持續霸淩。
(圖/《演員請就位 第三季》)
楊子背後的巨力集團,主營業務是巨力索具。2010年上市之後,楊氏家族在2013年到2017年幾年內進行了多達40多次減持,套現超20億,楊子本人也賣出了所有股票,套現近2
億。如今巨力索具的經營每況愈下。上市當年淨利潤為1.9億元;而據2023年度財報顯示,公司當年淨虧損871萬元。
除了主營業務不賺錢,楊子負責的巨力影視也隻能靠黃聖依苦苦支撐。她曾在采訪中表示,巨力影視主要是靠她賺錢。《再見愛人3》中黃聖依也反複提到,楊子拉著她直播。由此可見,此前做實體企業的楊子,早已從黃聖依身上看到一個在十幾年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顛撲不破的真理——流量賺錢更快,也更容易。以前花錢投資電視劇的“楊總”,現在也開始以身入局,靠黑紅再次翻盤。
從楊子這個縮影不難看出,在虛擬經濟盛行的今天,對傳統企業老板,尤其是經營狀況堪憂的老板們來說,上綜藝、直播帶貨、靠言論搏出位都可以理解為豁出自己、放手一搏的手段。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汪小菲母子為了流量不惜無下限的炒作,最終被封號出局。
脫口秀鼻祖、初代網紅羅永浩,同時也是“行業冥燈”羅永浩,雖然賽道換了不少,但要完成“真還傳”,還得“交個朋友”直播帶貨,以及回歸他的本職工作——脫口秀。
羅永浩在節目中。(圖/《脫口秀大會 第四季》)
真實的情況,或許並不是那些愛上綜藝的老板都破產了,而是老板本來就快破產了,所以瘋狂製造熱度。那些曾經在綜藝上對求職者百般刁難的老板,其實內心比求職者還要焦慮;而所有人在節目中合力貢獻的劇情,也化成泡沫,隨風消逝了。
校對:遇見;運營:小野 ;排版:兩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