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金賽綸、具荷拉、雪莉,韓國娛樂圈為何命案頻發?

金賽綸、具荷拉、雪莉,韓國娛樂圈為何命案頻發?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於 2025-03-12 22:52:2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5年過了不到1/4,演藝界卻接連傳出藝人離世的消息,向來“卷得很”的韓國,更是噩耗不斷:演員界“小三金”之一的金賽綸在25歲的年紀棄世;43歲,曾留下不少為國內觀眾耳熟能詳名曲的歌手輝星,也在本月10日撒手人寰,加上此前幾年離去的雪莉、具荷拉、鍾鉉、高恩妃等人,本該以“娛”和“樂”為主要目標、給觀眾帶來歡笑的演藝界,如今卻頻繁傳遞出讓人悲傷的消息,讓人不禁感歎:那些名字是被韓娛圈和其他地區的不少人記住了,可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流水線”的陰暗麵

德國學者邁克爾·富爾的著作《韓國流行音樂》中曾用“不斷根據觀眾喜愛,研發和推出新產品的流水線”來形容韓國演藝界的發展模式,經過多年積累,“流水線”模式也已成為韓國文化的標簽之一。然而在新人新劇新歌不斷湧現、一支支偶像團體成果接過前輩留下的槍的表象背後,“流水線”模式的陰暗麵以及其對參與者所帶來的身體、心理方麵的挑戰,正是噩耗頻傳的重要原因。

多年前在中韓兩地都掀起過熱潮的選秀節目《創造101》(韓版)中,參賽者之一的奇熙賢曾對著鏡頭說出過一句從業者心知肚明,卻鮮少被擺上台麵的話:“經紀公司給出的那紙合約背後,往往有著超乎你想象的期待。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讓公司的期望變成現實,那麽等待你的,隻有夢想被擊碎後的冰冷現實。”說得更直白些,經紀公司所謂的期待隻有經濟收益,而且是短期內能夠得到的“快錢”,這種情況下,超乎常人能承受強度的日常訓練、工作密度和強度以及創作要求,都成為韓國演藝從業者的家常便飯。

輝星舊照

韓國頂級女團少女時代的成員黃美英就曾在節目中披露,自己一年要工作接近350天,每天12小時,“因為圈內的其他人都是這個強度,甚至更高,如果不能適應,那就隻能被經紀公司雪藏,不僅收入會受到很大影響,還會麵臨各種法律風險。公司裏有很多更加年輕有活力的後輩,她們隨時都可以取代我,相比身體上的勞累,這才是最讓人擔心的。”另一位女團成員金韶情的話,說出了行業的現狀和身在其中的無奈。即便有各類先進的醫學和營養補充手段,失去睡眠,常年熬夜加上長時間處於高壓環境下,身心兩方麵出現問題甚至遭遇極端情況的概率,自然要高出許多。

引導者的缺失

近幾年的不少調查顯示,韓國國內願意從事演藝行業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不論是偶像組合還是演員培訓,都不需要為招生而發愁。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這些“追夢者”的年齡越來越小。在為小小年紀就有追夢的勇氣而鼓掌的同時,如何正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找到合適的引導者,以便他們未來能以更好的狀態參與社會生活,也是噩耗頻傳所折射出的,韓國演藝圈的嚴重問題。

金賽綸舊照

這幾天,圍繞金賽綸離世的傳言幾乎霸占了熱搜榜的前幾位,在為這個年紀輕輕,天賦異稟的小演員惋惜的同時,她生前所作出的一些選擇,同樣值得思考:為何明知喝酒之後不能駕車,卻還以身試法,讓自己原本一片大好的演藝事業遭遇毀滅性打擊?為何在不到花季的年齡,就會遇到那些成年人世界裏才會有的感情問題?再回想一下21歲時走在人生十字路口,最終一步步走向悲劇結局的雪莉和兒時遭遇家庭不幸、組合解散失去溫暖陪伴後走向極端的具荷拉,因為過早進入演藝圈而忽視教育等事關人生發展的重要環節,為了短期成功拋棄長期發展,基本已經成為韓國演藝圈的“約定俗成”,哪怕成功後進行補救,之前的缺失也不易彌補。這樣的體係性矛盾,或許也是韓國演藝圈被烏雲籠罩的重要原因。

雪莉舊照

“演藝事業應該是給觀眾帶來歡樂的事業”,不少韓國歌手和演員,在談及自己當初入行的初心時,總會給出這樣的回答,但他們和經紀公司似乎都忘記了一點:給觀眾帶來歡樂的前提,是自己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和狀態,在行業內長久穩定地發展下去。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從中國冒險逃離後,他的麻煩才真正開始
川普又贏了!加拿大宣布"撤回數位服務稅"
伊朗下令追殺川普!宗教領袖召集穆斯林"將他斷肢極刑"
劉國梁女兒在美國奪得高爾夫冠軍 全英文致謝父母
姐弟戀?鄧文迪布雷迪結伴出席老貝婚禮 網上炸鍋




24小時討論排行

習近平發重要文章:麵對圍堵打壓 應理直氣壯鬥爭
BBC:特朗普預算案或令近1200萬人喪失醫保
雷根中心民調:70%美受訪者「挺出兵」協防台灣
“三巨頭”史無前例同框?習邀川普普京看9.3大閱兵
被川普罵“共產主義者” 曼達尼:世上不該有億萬富豪
遊本昌入黨 申請書寫了21頁 回應“92歲為何還入黨”
中國眼下的失業潮,遠比想象中的嚴重
陸配網紅被驅逐回大陸 遇水浸維權接恐嚇電話嚇得發抖
華裔教授自殺 家屬控告西北大學歧視並導致悲劇發生
共同社:中國擬邀川普出席9/3北京天安門閱兵
關稅又一次讓步 川普不得不對中國低頭的四點原因
再批“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又提建新政黨
以色列軍方預告"加強攻勢"直逼市中心!加薩數萬人急撤
中國共產黨人數突破1億 比伊朗土耳其德國人口都多
傳播淫穢?中國拘捕數十名小說作家 許多是年輕女性
伊朗"永不停止濃縮鈾",駐聯大使轟川普:對我們發號施令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金賽綸、具荷拉、雪莉,韓國娛樂圈為何命案頻發?

新民晚報 2025-03-12 22:52:22



2025年過了不到1/4,演藝界卻接連傳出藝人離世的消息,向來“卷得很”的韓國,更是噩耗不斷:演員界“小三金”之一的金賽綸在25歲的年紀棄世;43歲,曾留下不少為國內觀眾耳熟能詳名曲的歌手輝星,也在本月10日撒手人寰,加上此前幾年離去的雪莉、具荷拉、鍾鉉、高恩妃等人,本該以“娛”和“樂”為主要目標、給觀眾帶來歡笑的演藝界,如今卻頻繁傳遞出讓人悲傷的消息,讓人不禁感歎:那些名字是被韓娛圈和其他地區的不少人記住了,可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流水線”的陰暗麵

德國學者邁克爾·富爾的著作《韓國流行音樂》中曾用“不斷根據觀眾喜愛,研發和推出新產品的流水線”來形容韓國演藝界的發展模式,經過多年積累,“流水線”模式也已成為韓國文化的標簽之一。然而在新人新劇新歌不斷湧現、一支支偶像團體成果接過前輩留下的槍的表象背後,“流水線”模式的陰暗麵以及其對參與者所帶來的身體、心理方麵的挑戰,正是噩耗頻傳的重要原因。

多年前在中韓兩地都掀起過熱潮的選秀節目《創造101》(韓版)中,參賽者之一的奇熙賢曾對著鏡頭說出過一句從業者心知肚明,卻鮮少被擺上台麵的話:“經紀公司給出的那紙合約背後,往往有著超乎你想象的期待。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讓公司的期望變成現實,那麽等待你的,隻有夢想被擊碎後的冰冷現實。”說得更直白些,經紀公司所謂的期待隻有經濟收益,而且是短期內能夠得到的“快錢”,這種情況下,超乎常人能承受強度的日常訓練、工作密度和強度以及創作要求,都成為韓國演藝從業者的家常便飯。

輝星舊照

韓國頂級女團少女時代的成員黃美英就曾在節目中披露,自己一年要工作接近350天,每天12小時,“因為圈內的其他人都是這個強度,甚至更高,如果不能適應,那就隻能被經紀公司雪藏,不僅收入會受到很大影響,還會麵臨各種法律風險。公司裏有很多更加年輕有活力的後輩,她們隨時都可以取代我,相比身體上的勞累,這才是最讓人擔心的。”另一位女團成員金韶情的話,說出了行業的現狀和身在其中的無奈。即便有各類先進的醫學和營養補充手段,失去睡眠,常年熬夜加上長時間處於高壓環境下,身心兩方麵出現問題甚至遭遇極端情況的概率,自然要高出許多。

引導者的缺失

近幾年的不少調查顯示,韓國國內願意從事演藝行業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不論是偶像組合還是演員培訓,都不需要為招生而發愁。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這些“追夢者”的年齡越來越小。在為小小年紀就有追夢的勇氣而鼓掌的同時,如何正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找到合適的引導者,以便他們未來能以更好的狀態參與社會生活,也是噩耗頻傳所折射出的,韓國演藝圈的嚴重問題。

金賽綸舊照

這幾天,圍繞金賽綸離世的傳言幾乎霸占了熱搜榜的前幾位,在為這個年紀輕輕,天賦異稟的小演員惋惜的同時,她生前所作出的一些選擇,同樣值得思考:為何明知喝酒之後不能駕車,卻還以身試法,讓自己原本一片大好的演藝事業遭遇毀滅性打擊?為何在不到花季的年齡,就會遇到那些成年人世界裏才會有的感情問題?再回想一下21歲時走在人生十字路口,最終一步步走向悲劇結局的雪莉和兒時遭遇家庭不幸、組合解散失去溫暖陪伴後走向極端的具荷拉,因為過早進入演藝圈而忽視教育等事關人生發展的重要環節,為了短期成功拋棄長期發展,基本已經成為韓國演藝圈的“約定俗成”,哪怕成功後進行補救,之前的缺失也不易彌補。這樣的體係性矛盾,或許也是韓國演藝圈被烏雲籠罩的重要原因。

雪莉舊照

“演藝事業應該是給觀眾帶來歡樂的事業”,不少韓國歌手和演員,在談及自己當初入行的初心時,總會給出這樣的回答,但他們和經紀公司似乎都忘記了一點:給觀眾帶來歡樂的前提,是自己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和狀態,在行業內長久穩定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