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彈出的禁接提示
?
?
近日,不少網友反饋,起始點在廣州的順風車訂單一直無人接單。3月10日至11日,紅星新聞記者進行走訪,多名司機稱廣東多地近日發布了營運車輛禁止接順風車訂單的通知,平台係統進行限製的同時,不少司機稱因非法營運收到了罰單。3月11日,紅星新聞從廣州市番禺區交通運輸局了解到,按目前廣州市規定,營運車輛不能接順風車訂單,隻有非營運車輛才能接單,且非營運車輛一天也不能接超過三單,超過就屬於非法營運。有工作人員透露,“近期剛收到通知,還在討論當中,建議不符合條件的司機暫時不要接順風車單,不然可能會收到罰單。”
紅星新聞注意到,近年來,部分出行平台為擴大市場份額,允許雙證齊全的網約車司機通過順風車平台接單,許多司機也將順風車變為職業化營運,甚至通過多平台拚單等方式獲利。
係統彈出提示
營運車無法接順風車訂單
3月11日,不少網約車司機反饋稱,他們近日打開順風車平台想接單,係統直接彈出提示,稱“應當地管理部門要求,營運車暫時無法接起終點為廣州的訂單”。
一名司機發布的從東莞前往惠州的順風車截圖顯示,係統提醒“應監管要求,本市順風車服務暫時關閉,後續恢複會及時通知”。
▲係統直接彈出禁接提示
一名司機介紹,3月10日,他開營運車接順風車訂單,在廣州醫科大學門口因涉嫌違章收到了運管的罰單。另一網約車司機也稱,其3月7日載客到廣州後,想接一單順風車回東莞,被當地運管部門查處並罰款,理由是涉嫌非法營運。
為何嚴查營運車輛接順風車訂單?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紅星新聞稱,依據2021年頒布的《廣州市交通運輸局 廣州市公安局關於查處道路客運非法營運行為涉及私人小客車合乘認定問題的意見》相關要求,順風車的車輛性質應為“非營運”,網約車不符合該性質,故不能接順風車訂單。
3月11日,廣州市番禺區交通運輸局一工作人員也介紹,按目前廣州市規定,營運車輛不能接順風車訂單,隻有非營運車輛才能接,且非營運車輛一天也不能接超過三單,超過就屬於非法營運。該工作人員透露,“近期剛收到通知,還在討論當中,建議不符合條件的司機暫時不要接順風車訂單,否則可能會收到罰單。”
一名司機介紹,目前廣州、東莞、惠州等地均有司機收到停止接單通知。不少網約車司機也在群裏收到了接單規定,稱營運車輛(如網約車、出租車)不得注冊順風車平台,不得接順風車訂單,防止營運車輛通過順風車進行非法營運。目前,他已卸載順風車軟件,不再接順風車訂單。
▲有網約車司機在順風車群發圖稱收到罰單
不少消費者認為這是好事。“約到專職開順風車的,真的會難受一整天,後排必須坐滿三個人,擠得要死,本來三小時的車程,接人走了5個小時。”一名網友稱,其還遇到過有的司機會要求乘客付返空費。
對大部分私家車順風車司機而言,近日的嚴管也讓他們訂單暴增,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家住廣州的王師傅介紹,他每周五和周日兩次往返廣州深圳,有時順路,就想接順風車訂單平攤油費。然而,自從順風車平台默許營運車注冊、不限製私家車接單次數後,平台也不缺司機了。
“接單要PK,訂單還可以私下買賣,有乘客還會遇到車證不一的情況。”王師傅稱,真車主平時不怎麽刷分玩PK機製,專職司機接單率和分數自然高於私家車順風車主,“合適的單子基本都被他們秒速搶走,也攪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順風車轉職業化營運
多個平台曾被約談
有關順風車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1年前。
2014年9月,嘀嗒順風車的前身嘀嗒拚車業務上線,順風車業務首次進入公眾視野。同年,《關於北京市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出台,標誌著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順風車行業開始起步。此後,“拚車大戰”成了出行市場的一大熱門焦點。
在各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規範性文件中,多使用“私人小客車合乘”一詞來指稱此類拚車、順風車業務,規定“私人小客車合乘”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由出行路線相同的私家車車主與乘客分攤出行部分成本,或免費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一網約車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部分平台為擴大市場份額,允許雙證齊全的網約車司機通過順風車平台接單,許多司機也將順風車變為職業化營運。除網約車外,部分專職順風車其實是“黑車”,不用辦證,卻打著順風車的幌子從事營運車活動,難以監管,本質就是“假順風,真營運”。
多數消費者使用順風車,是因順風車價格相較普通網約車或出租車低廉,且多為長途,如節假日返鄉、跨市流動等。以嘀嗒、哈囉、滴滴等順風車為例,30公裏至100公裏的裏程費不到1元,超出100公裏為0.4元。普通網約車裏程費在1.02元至2.3元不等,超出50公裏需加收0.7元每公裏。
▲資料圖:一名網約車司機在平台查看訂單信息。圖源/視覺中國
“跑單就像開盲盒,有時候平台顯示能賺80元,結果接單後發現還要繞路20公裏,到手60元,還不夠電費。有時候平台派幾個單,中間還要空跑,折騰幾個小時賺不到100元。”一名專職順風車司機稱。
順風車單價低,專職順風車司機如何獲利?上述專職順風車司機透露,他們通過多平台拚單或超次數接單,間接提高裏程數單價,“比如一次載三個人,三倍的錢也會比一次快車的單價高一點。”該司機透露,性價比最高的是采用A點到B點的跑法,選擇乘客常往返的線路,如廣州到深圳、蘇州到上海,車程六七十公裏,順風車定價越遠越便宜,裏程價每公裏約1元,“拚滿人才能利潤最大化。”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一工作人員透露,廣州三四年前已存在大量的私人小客車合乘跨城出行;據調查,大部分跨城合乘均是拚單出行,且司機基本是職業化的非法營運從業者。
早在2019年4月,嘀嗒出行、哈囉出行等平台就曾因“以順風車等名義變相從事經營活動”,被地方交通部門約談。當時合肥市運管部門發布的通報顯示,兩平台公司未取得經營許可擅自開展所謂“順風車”經營活動,其營運信息未接入主管部門監管平台,收費標準明顯高於實際發生的燃料成本,實際是以“順風車”名義變相違規從事經營活動,不僅擾亂城市客運市場正常秩序,也給群眾安全出行帶來隱患。
專職順風車司機“瘋狂拉人頭”,是被順風車乘客詬病最多的一點。趙先生今年3月初剛體驗過一次順風車,60公裏的跨市路途,勾選“獨享”100元,上車前司機臨時加價到120元,著急用車的他隻能無奈答應。沒想到,司機中途稱“順路還要再接個人”,又繞了遠路。
多地均明確
限製單日合乘出行服務次數
2020年,交通運輸部曾明確順風車不是網約車,不需辦理網約車相關許可,這意味著順風車不能從事網約車營運。北京、廣州、上海、天津、東莞等地近年來也相繼出台了順風車管理辦法。各地政策普遍限製順風車車主的接單數量,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限製每車每天合乘不得超過2次;2021年,廣州新修訂意見稿將次數放寬至3次,深圳、東莞等地也均為3次。
▲惠州市交通運輸局印發相關文件
今年2月7日,惠州市交通運輸局印發《關於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的若幹規定》,明確順風車的非營利性質、平台責任與費用分攤規則,該規定於3月10日起正式實施。
與其內容類似,多地均明確禁止以私人小客車合乘名義從事或者變相從事非法營運活動,順風車車主隻能在一個合乘平台發布行程找訂單,且分攤的出行成本僅限於車輛燃料(含油、氣、電)成本及通行費等直接費用。總分攤費用不得超過當地巡遊出租汽車的50%,不得設置起步價、等候費、返空費、夜間補貼等費用,不得按合乘時間計費。
麵對日益趨嚴的監管,許多司機也明白,有雙證的網約車不能跑順風車,沒有許可證跑專職順風車的更是屬於“黑車”。但司機們有的建立本地順風車群,直接在群裏互通,不用經過平台的抽成。
由於此類拚車模式難以監管,意外頻發,一直屬於灰色地帶。去年,廣州增城花莞高速發生過一起非法營運車輛引起的較大安全事故。今年2月25日,應急管理部發布了事故調查報告,讓順風車業務的安全與合規問題再次引起行業關注。報告披露,2024年8月,一網約車司機從湖南永州出發開至廣州花莞高速時發生車禍,造成小車上3人死亡2人受傷,死者包括一名11月齡幼兒。該事故小車駕駛員使用廣州市政策不允許的營運車輛注冊並開展順風車業務,即非法營運。
報告稱,事故的主要教訓包括順風車平台注冊介入的信息審核和機製存在重大漏洞,網約車租賃公司和平台公司對事發駕駛員違規使用營運性質車輛開展順風車業務等行為缺少監督和約束措施。
記者注意到,就在3月5日,湖北興山縣也發布通告:嚴禁利用微信群、QQ群等形式“拚車”;嚴禁以順風車為名,非法從事道路旅客運輸;嚴禁未取得經營許可擅自從事巡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嚴禁網約車平台向未取得經營資質的車輛和駕駛員派單,對“非法營運車輛”將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