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誌體重管理得不太好,腰圍大了,體重也超了,有的還患上了慢性病,需要專業醫生和專業醫療機構的幫助。”
3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介紹,當前危害我國老百姓健康的首個主要危險因素和疾病,來自慢性的非傳染性疾病。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當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個人的行為生活方式、飲食和體育鍛煉都密切相關,比如體重異常的問題。
體重異常容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體重異常有一定的關聯。每一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是非常關鍵的。①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王振雅 攝
你是不是真的胖?
一圖直觀判斷
體質指數(BMI)是評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標準,即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的《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版)》,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或超過28千克/平方米即為肥胖症。肥胖症又可分為4個級別,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③
內容自《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圖
別拿胖不當回事,
胖得越早危害越大
2022年《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肥胖與21種主要疾病有關,且這些疾病相互關聯。與健康體重的參與者相比,肥胖人群複雜多發病的風險要高出12.39倍!
研究截圖
這項研究先對11萬餘人進行了分析,隨後在49萬餘人的隊列中進行了驗證。在10餘年的隨訪中發現:
(1)肥胖與21種疾病高度相互關聯。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係統疾病、呼吸係統疾病、神經係統疾病、肌肉骨骼係統疾病和傳染病等。
(2)肥胖程度越高,患複雜多發病的風險越大。與健康體重的人相比,肥胖人群至少患一種與肥胖相關疾病的風險是前者的2.83倍,患兩種疾病為前者的5.17倍,患複雜多發病(四種或更多疾病)的風險更是提高到了12.39倍。肥胖程度越高,患複雜多發病的風險越大。
而且,相比健康體重的人群,肥胖人群從30歲開始,患1-2種肥胖相關疾病的風險開始提高;從45歲開始,患複雜多發病的風險開始提高。
肥胖人群55歲時,患複雜多發病的風險與體重正常人群75歲時的患病風險持平。④
因此,肥胖的不隻是毀顏值、損身材,肥胖可以稱之為是疾病發生的土壤!
張濤 攝
航空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方紅娟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提醒,“青少年兒童的肥胖不僅影響健康,還可能幹擾他們的生長發育。臨床上就曾遇到不少中小學生,因肥胖出現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問題,這一現象令人深感憂慮。”⑤
生活中有5個習慣的人,
比別人更容易胖!
很多人都知道遠離肥胖要“管住嘴、邁開腿”,少吃高熱量的食物,多參加運動,但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5個習慣,也可能在影響你的體重。
一、2個睡眠習慣,讓你比別人更容易胖
(1)習慣在22點後睡覺
(2)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
2021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公開》發布的一項涵蓋26個國家、13.6萬餘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22點以後上床睡覺和每天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肥胖和腰圍過大。
研究截圖
研究發現與20點-22點之間入睡的人相比,其餘所有晚睡的人,在肥胖(BMI)和腹型肥胖(腰圍)風險均增加。而且,睡得越晚,肥胖風險越高。
此外,每晚睡眠小於5小時屬於嚴重睡眠不足,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風險分別增加27%和16%。即便是睡個午覺也不能彌補夜間睡眠不足的損傷。⑥
健康時報任璿 攝
二、2個吃飯習慣,讓你比別人更容易胖
(1)經常不吃早餐
(2)很晚還在進食
2024年《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提示,經常不吃早餐和(或)很晚還在進食的人,體重和腰圍增長得更快。
研究截圖
這項研究共有4.8萬餘名參與者,平均年齡50.1歲。4年隨訪期間,與沒有這兩種飲食行為的人相比:
經常不吃早餐且很晚還進食的人:平均每年體重增加0.53千克、腰圍增長0.41厘米;
經常不吃早餐或愛吃夜宵的人:平均每年體重增加0.29千克、腰圍增長0.25厘米。
研究指出,經常不吃早餐和經常夜間進食,可能會通過改變時鍾基因的表達階段而導致晝夜節律失調,有關代謝改變,例如肥胖相關激素、葡萄糖代謝和胃腸道功能。
如果早晚能改變下飲食習慣,或許能讓我們更好地保持健康體重。⑦
三、習慣給自己加壓,壓力大的人更易胖
有些人生活中對自己要求過高,給自己的壓力很大。據《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版)》,精神壓力會影響人體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促進皮質醇釋放,引起食欲上升和進食行為改變;精神壓力還可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外周組織受體功能變化。胰島素不適當分泌和外周組織胰島素抵抗的共同作用促進肥胖症的發生。②
北京老年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垚2024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提醒,平常時刻,我們的身體是可以調節皮質醇水平的。但當我們受到驚嚇,或處於壓力、熬夜、不當飲食、精神緊張狀態時,皮質醇水平都會升高。長期的皮質醇分泌紊亂容易導致一係列代謝問題。如果皮質醇分泌水平偏高,可能會出現滿月臉、向心性肥胖,可能引起血糖、血壓升高,並發骨質疏鬆等。⑧
建議生活中有一個好心態,可以通過看書、看電影、逛街、朋友小聚、旅遊、運動等方式化解壓力。
本文綜合自:
①2025-03-09 國家衛健委官網《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部分文字實錄)》
http://www.nhc.gov.cn/xcs/s3574/202503/9d4153e4b8904693ac5c55bce6d5f8a6.shtml
② 2024-10-17國家衛健委官網《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版)的通知》
③2024-10-18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國家衛健委印發新版肥胖症診療指南,肥胖症程度分四級》
④Obesity and risk of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hallmarks of cellular
ageing: a multicohort study. Lancet Healthy Longev. 2024.
⑤2025-03-09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發布,肥胖和超重人群數量猛增》
⑥Timing and Length of Nocturnal Sleep and Daytime Napping and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Types in High-,Middle-,and Low-Income
Countries.JAMA Netw Open.2021.
⑦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of skipping breakfast and night eating
with 4-year changes in weight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among Chinese
adults. Am J Clin Nutr. 2024 May 25.
⑧2024-09-05北京老年醫院《打工人看過來!應對壓力肥,這些妙招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