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王大陸"殺人未遂"事件大反轉,特斯拉被全網審判!

王大陸"殺人未遂"事件大反轉,特斯拉被全網審判!

文章來源: 互聯網品牌官 於 2025-03-08 18:47: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電車之王”特斯拉體會到了什麽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在歐洲和美國,由於馬斯克的一係列操作,引發了“下架特斯拉”的抵製活動,品牌形象受損;在中國,“FSD功能”首秀翻車,也讓不少車迷大失所望。

更離譜的是,特斯拉還和娛樂圈來了一場“夢幻聯動”。

台灣藝人王大陸“殺人未遂”的新聞中,吃瓜群眾也看到了特斯拉的名字,引發的同樣是大規模的吐槽。

特斯拉搖搖欲墜的品牌口碑又雪上加霜。

1

一輛特斯拉引發的血案?

我知道很多人要問“王大陸是誰”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殺人未遂”背後如短劇一般跌宕起伏的劇情,以及特斯拉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故事還要從2月份王大陸被爆出涉嫌拒絕服兵役被抓說起。

根據媒體報道,王大陸曾花費百萬新台幣,找到“兵役黃牛”為其造假了“心髒有固疾”的病曆,以逃避兵役。東窗事發後,王大陸被警方逮捕,隨後以15萬元新台幣交保。

▲圖源:@新浪娛樂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不再服役。根據規定,王大陸應於今年3月13日入伍服役,若無故未到將被移送法辦。

當時看到王大陸拒服兵役的新聞,不少網友力挺他。

畢竟,台灣的兵役確實沒什麽必要,而且由於名字叫“王大陸”,能看得出他身為台灣人對大陸的熱愛,就更拉好感了。

但是,當“王大陸殺人未遂”新聞曝光,其輿論口碑直接大反轉,形象跌入穀底。

這件事要追溯到2024年4月,當時王大陸搭乘飛機返回中國台灣後,通過Uber叫到了一輛特斯拉,因疑似司機繞路,並覺得車輛質量太差、不符合他的要求而心生不滿,下車後又因鑰匙遺落車內試圖返回取物時,“不會開車門”捶打車窗,與司機暴發激烈爭吵。

▲圖源:@吃瓜群眾CJ

氣不過的王大陸,事後找人痛毆了司機及派車員。由於當時受害者並不認識行凶者,案件並沒有迅速告破。

直到王大陸因為拒服兵役被抓,警方從其手機中看到了他向朋友炫耀毆打司機的聊天記錄,記錄中還有傷者的照片畫麵。

▲圖源:@吃瓜群眾CJ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保釋外出的王大陸,喜提“二進宮”,並被定性為“殺人未遂”。

▲圖源:@吃瓜群眾CJ

整個看下來,隻能說,這故事比如今的電視劇還精彩,不斷反轉,環環相扣。你以為是一個不值一提的“逃兵案”,沒想到牽扯出更大的“雇凶打人案”,破案的關鍵線索,還來自犯案人的手機聊天記錄,簡直是黑色幽默。

主角王大陸,從一個“愛國男藝人”,搖身一變成了“殺人未遂的嫌疑犯”,戲劇性、喜劇性都拉滿了。

而在不少網友看來,如果拍成短劇,可以叫《一輛特斯拉引發的血案》。

試想,如果王大陸叫到的車不是讓他不喜歡的特斯拉,或者如果不是特斯拉的門打不開,他的怒氣值就不可能這麽大,也就不會引發後續那麽多事情了。

2

“反人類”設計,

逼瘋特斯拉用戶

當然,《一輛特斯拉引發的血案》隻是網友的玩梗調侃,我們並不是提倡“受害者有罪論”,新聞中被打的司機、派車員,以及被群嘲的特斯拉,都不是過錯方。

但是,王大陸事件還是側麵反映出一個普遍問題,特斯拉的“極簡”設計給廣大用戶造成了諸多不便,變成了“極其麻煩”。

熱搜話題下可以看到,王大陸打不開車門的尷尬,不少人感同身受,眾多網友發出了同樣的疑問:特斯拉的門到底怎麽開?

這裏就要提到特斯拉首創的所謂“隱藏式門把手”,設計以“無框車門”“感應式開啟”為賣點,宣稱兼顧科技感與降低風阻需求。

但實際情況是,風阻不見得降低多少,實用性不大,反而給人添堵不少。

比如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人吐槽,打車叫到了一輛特斯拉,結果上車時不知道怎麽開門,簡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有人“正在車裏,緊急求助”,因為不想遭遇下車也不會開車門的窘境;而更多人誤把開窗按鈕當成開門按鈕,把司機嚇到尖叫。

更讓人崩潰的是,如果是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身後的車不停按喇叭,你卻還在著急開車門,確實會產生砸窗戶的衝動。

而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比如碰撞或者斷電時,打不開的車門,又添了一層風險。

這種絕望的崩潰,特斯拉車主也遇到過。每到冬季,不少車主就發現,在雨雪天氣下,隱藏式門把手頻繁被凍結,有人不得不求助4S店技術人員破窗處理。

▲圖源:小紅書@R&E

除了門把手,特斯拉被吐槽的“反人類設計”還有很多。

比如單踏板模式。由於改變了傳統駕駛習慣,如果長時間使用可能使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忘記踩刹車,導致把油門當成刹車的情況發生,存在安全隱患。

比如無儀表盤設計。部分車型(如Model 3、Model Y)舍棄了傳統的儀表盤,車速等重要信息需隻能通過中控屏或其他方式查看,這駕駛員需要分散注意力,同樣不利於安全駕駛。

3

科技的盡頭,是人性化體驗

不得不承認,特斯拉這種從外觀到內飾幾乎看不到任何多餘按鈕的“極簡主義”設計,充滿了科技化和智能化,很能代表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

但目前的情況是,真的有不少人被困在了智能技術中,打不開的車門,就好像在科技迷宮中找不到的出口,讓人不安、迷茫。

科技的冰冷和人性的溫度,似乎又成了不可調和的對立麵。

尤其在中國,很多人把汽車當成了第二大私人空間,在代步工具之外,更希望獲得情感寄托和慰藉。人們對汽車的外觀更注重大氣、穩重,在內飾設計上也渴望溫馨、舒適。

而當特斯拉的設計變得越來越簡約,西方人或許覺得時尚,對中國人而言,會有一種買到樣板房的感覺,失去了“家”的味道。

▲圖源:特斯拉官微

這或許也是特斯拉在中國喪失競爭力的一大原因。

據中國乘用車聯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2月份在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銷售量按年下降49.2%,其中特斯拉共售出30,688輛Model 3和Model Y車型,較1月份下降51.5%。

而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FSD)進入中國市場後,慘不忍睹的實測表現,讓馬斯克這一對抗國產車智駕的“殺手鐧”成了一大笑話,或許也會成為壓垮特斯拉在中國口碑的最後一根稻草。

安東尼·羅賓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科技可以讓我們更快地到達目的地,但真正重要的是目的地是哪裏。”

對於廣大特斯拉車主而言,目的地顯然不是打不開車門的社死現場,而是人性化的體驗感受。

更重要的是,車門難開還是其次,如何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才是馬斯克需要深思的難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傳27歲美國球星台北約變性網紅開房 網民猜是他




24小時討論排行

“殺死”那個錯付910元車費男孩的不僅僅是司機
特朗普稱“要讓藥價降低1500%”,被批數學邏輯混亂
特斯拉是贏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特朗普抵達蘇格蘭,當地媒體:美國重刑犯來了
矽穀的C位都是華人?!華人或統治AI時代
特朗普開懟:“克林頓去過那個小島28次 我從沒去過”
美國退出停火談判,特朗普:哈馬斯不想談判,想死
6名大學生掉入浮選槽,救援為何38分鍾後才到場?
密集遊說施壓 以色列曾威脅法國放棄承認巴勒斯坦國
特朗普試圖向馬斯克示好求和?馬斯克不買賬!
馬克龍稱法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美駐以大使公開嘲笑
深陷反腐危機,澤連斯基位置恐不保?
印度稱將全力申辦2036年奧運會 競爭對手有這幾國
花大錢的山姆會員,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台州富二代28輪激戰,以超20萬/米摘全國單價“地王”
不看好兩位潛在買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淪為備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王大陸"殺人未遂"事件大反轉,特斯拉被全網審判!

互聯網品牌官 2025-03-08 18:47:41

最近,“電車之王”特斯拉體會到了什麽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在歐洲和美國,由於馬斯克的一係列操作,引發了“下架特斯拉”的抵製活動,品牌形象受損;在中國,“FSD功能”首秀翻車,也讓不少車迷大失所望。

更離譜的是,特斯拉還和娛樂圈來了一場“夢幻聯動”。

台灣藝人王大陸“殺人未遂”的新聞中,吃瓜群眾也看到了特斯拉的名字,引發的同樣是大規模的吐槽。

特斯拉搖搖欲墜的品牌口碑又雪上加霜。

1

一輛特斯拉引發的血案?

我知道很多人要問“王大陸是誰”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殺人未遂”背後如短劇一般跌宕起伏的劇情,以及特斯拉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故事還要從2月份王大陸被爆出涉嫌拒絕服兵役被抓說起。

根據媒體報道,王大陸曾花費百萬新台幣,找到“兵役黃牛”為其造假了“心髒有固疾”的病曆,以逃避兵役。東窗事發後,王大陸被警方逮捕,隨後以15萬元新台幣交保。

▲圖源:@新浪娛樂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不再服役。根據規定,王大陸應於今年3月13日入伍服役,若無故未到將被移送法辦。

當時看到王大陸拒服兵役的新聞,不少網友力挺他。

畢竟,台灣的兵役確實沒什麽必要,而且由於名字叫“王大陸”,能看得出他身為台灣人對大陸的熱愛,就更拉好感了。

但是,當“王大陸殺人未遂”新聞曝光,其輿論口碑直接大反轉,形象跌入穀底。

這件事要追溯到2024年4月,當時王大陸搭乘飛機返回中國台灣後,通過Uber叫到了一輛特斯拉,因疑似司機繞路,並覺得車輛質量太差、不符合他的要求而心生不滿,下車後又因鑰匙遺落車內試圖返回取物時,“不會開車門”捶打車窗,與司機暴發激烈爭吵。

▲圖源:@吃瓜群眾CJ

氣不過的王大陸,事後找人痛毆了司機及派車員。由於當時受害者並不認識行凶者,案件並沒有迅速告破。

直到王大陸因為拒服兵役被抓,警方從其手機中看到了他向朋友炫耀毆打司機的聊天記錄,記錄中還有傷者的照片畫麵。

▲圖源:@吃瓜群眾CJ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保釋外出的王大陸,喜提“二進宮”,並被定性為“殺人未遂”。

▲圖源:@吃瓜群眾CJ

整個看下來,隻能說,這故事比如今的電視劇還精彩,不斷反轉,環環相扣。你以為是一個不值一提的“逃兵案”,沒想到牽扯出更大的“雇凶打人案”,破案的關鍵線索,還來自犯案人的手機聊天記錄,簡直是黑色幽默。

主角王大陸,從一個“愛國男藝人”,搖身一變成了“殺人未遂的嫌疑犯”,戲劇性、喜劇性都拉滿了。

而在不少網友看來,如果拍成短劇,可以叫《一輛特斯拉引發的血案》。

試想,如果王大陸叫到的車不是讓他不喜歡的特斯拉,或者如果不是特斯拉的門打不開,他的怒氣值就不可能這麽大,也就不會引發後續那麽多事情了。

2

“反人類”設計,

逼瘋特斯拉用戶

當然,《一輛特斯拉引發的血案》隻是網友的玩梗調侃,我們並不是提倡“受害者有罪論”,新聞中被打的司機、派車員,以及被群嘲的特斯拉,都不是過錯方。

但是,王大陸事件還是側麵反映出一個普遍問題,特斯拉的“極簡”設計給廣大用戶造成了諸多不便,變成了“極其麻煩”。

熱搜話題下可以看到,王大陸打不開車門的尷尬,不少人感同身受,眾多網友發出了同樣的疑問:特斯拉的門到底怎麽開?

這裏就要提到特斯拉首創的所謂“隱藏式門把手”,設計以“無框車門”“感應式開啟”為賣點,宣稱兼顧科技感與降低風阻需求。

但實際情況是,風阻不見得降低多少,實用性不大,反而給人添堵不少。

比如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人吐槽,打車叫到了一輛特斯拉,結果上車時不知道怎麽開門,簡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有人“正在車裏,緊急求助”,因為不想遭遇下車也不會開車門的窘境;而更多人誤把開窗按鈕當成開門按鈕,把司機嚇到尖叫。

更讓人崩潰的是,如果是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身後的車不停按喇叭,你卻還在著急開車門,確實會產生砸窗戶的衝動。

而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比如碰撞或者斷電時,打不開的車門,又添了一層風險。

這種絕望的崩潰,特斯拉車主也遇到過。每到冬季,不少車主就發現,在雨雪天氣下,隱藏式門把手頻繁被凍結,有人不得不求助4S店技術人員破窗處理。

▲圖源:小紅書@R&E

除了門把手,特斯拉被吐槽的“反人類設計”還有很多。

比如單踏板模式。由於改變了傳統駕駛習慣,如果長時間使用可能使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忘記踩刹車,導致把油門當成刹車的情況發生,存在安全隱患。

比如無儀表盤設計。部分車型(如Model 3、Model Y)舍棄了傳統的儀表盤,車速等重要信息需隻能通過中控屏或其他方式查看,這駕駛員需要分散注意力,同樣不利於安全駕駛。

3

科技的盡頭,是人性化體驗

不得不承認,特斯拉這種從外觀到內飾幾乎看不到任何多餘按鈕的“極簡主義”設計,充滿了科技化和智能化,很能代表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

但目前的情況是,真的有不少人被困在了智能技術中,打不開的車門,就好像在科技迷宮中找不到的出口,讓人不安、迷茫。

科技的冰冷和人性的溫度,似乎又成了不可調和的對立麵。

尤其在中國,很多人把汽車當成了第二大私人空間,在代步工具之外,更希望獲得情感寄托和慰藉。人們對汽車的外觀更注重大氣、穩重,在內飾設計上也渴望溫馨、舒適。

而當特斯拉的設計變得越來越簡約,西方人或許覺得時尚,對中國人而言,會有一種買到樣板房的感覺,失去了“家”的味道。

▲圖源:特斯拉官微

這或許也是特斯拉在中國喪失競爭力的一大原因。

據中國乘用車聯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2月份在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銷售量按年下降49.2%,其中特斯拉共售出30,688輛Model 3和Model Y車型,較1月份下降51.5%。

而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FSD)進入中國市場後,慘不忍睹的實測表現,讓馬斯克這一對抗國產車智駕的“殺手鐧”成了一大笑話,或許也會成為壓垮特斯拉在中國口碑的最後一根稻草。

安東尼·羅賓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科技可以讓我們更快地到達目的地,但真正重要的是目的地是哪裏。”

對於廣大特斯拉車主而言,目的地顯然不是打不開車門的社死現場,而是人性化的體驗感受。

更重要的是,車門難開還是其次,如何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才是馬斯克需要深思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