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必須要提供原始材料,我隻能到512地震後的北川老縣城去挖了。”57歲的劉成此奔波了兩年,仍未成功辦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劉成是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居民,於1985年進入北川縣建築工程公司,成為了一名泥工,直到1998年該企業改製。自此,他成為了靠手藝和力氣吃飯的個體戶。
2022年,年滿55歲的劉成向北川縣人社局提出申請,因他從事特殊工種(特別繁重-泥工)申請提前退休。但劉成的申請未能通過,原因是他的原始檔案材料不能證明他從事泥工的工作年滿10年。
劉成說,經過他多方查詢,僅找到了自己當初進入公司的招工單和花名冊,能證明他以泥工的身份進入了北川建築工程公司,但1985年至1998年間的工作經曆,卻無法找到材料,“因為5·12特大地震後,北川縣老縣城毀壞嚴重,資料也因此遺失。”
為此,劉成甚至將北川縣人社局告上了法庭,雖然官司勝訴,但他的提前退休卻仍因缺少原始材料無法辦理。
“我現在陷入死胡同了。”劉成歎氣道。
劉成(受訪者供圖)
特殊工種工人申請提前退休未果
劉成介紹,他出生於1967年,在1985年通過招工進入集體企業北川縣建築工程公司。“那時候能進入這樣的企業,已經是非常好的工作了。”劉成回憶,當時他剛剛成年,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是令他十分開心的一件事。進入公司後,他成為一名泥工,並一直在該公司工作到1998年。
1998年,北川縣建築工程公司改製,劉成也在當年離開。自此,他成為了一名個體戶,仍是靠著自己的泥工手藝吃飯。
歲月流逝,劉成不複壯年。2022年,已55歲的劉成,向北川縣人社局申請辦理提前退休,理由為從事特殊工種中的特別繁重的體力勞動。和他一同提出申請的,還有和劉成同一批進入北川建築工程公司的趙林等3人。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第一條規定:“全民所有製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劉成的申請並不順利。北川縣人社局核查了申請材料後,確認劉成於1985年3月27日被招為北川縣建築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北川建築公司)固定職工,1985年3月登記工種為泥工,1998年5月北川建築公司改製。劉成的原始檔案資料不能證明其從事“特殊工種(特別繁重體力-泥工)”經曆。劉成經過補充後,仍無法證明他從事特殊工種滿10年。
招工名單(部分)(受訪者供圖)
證人證言無法彌補原始檔案缺失
劉成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如今他能查詢到的材料有,1985年他進入原北川建築工程公司的招工單以及花名冊,其中花名冊上明確注明了他是泥工。但這些材料隻能證明他1985年從事了泥工工種,後續12年多的工作經曆無法在這兩份材料上得到體現,但由於企業改製,當時的原始材料輾轉了多個單位,後來北川縣又經曆了“5·12”特大地震,北川縣受災嚴重,縣城遭到毀滅性破壞,當時的檔案材料也無法找到。
劉成表示,一些比他年長、更早進入原北川縣建築工程公司的員工已經成功辦理了提前退休。
“他們也和我們4個人一樣,資料不夠。”劉成說,過去成功辦理提前退休的職工,是依靠部分原始材料及證人證言,來證明自己從事特殊工種。
2月28日,極目新聞記者聯係上已辦理了提前退休的原北川建築工程公司的職工廖先生。他介紹,他當時能找到的材料和劉成等人相差不多,隻有原始的招工單、企業改製文件,後又通過其他人的證言,來證明他從事特殊工種。
廖先生表示,後來劉成申請提前退休,他還在2023年4月配合了北川縣工信局的調查了解,作了證人證言。
記者通過3人的證言看到,3人均表示,劉成是1985年經原北川縣二輕局招收固定工進入北川建築公司,進公司後一直從事泥工工作,中途沒有更換工作,到1998年5月公司改製後離開。
同在2023年4月,劉成所在地居委會和北川工信局對劉成申請提前退休的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並加蓋公章。
公示期滿後,北川縣人社局核查認為劉成的材料不足以證明從事特殊工種10年,故要求他進行補充。
2023年5月,北川工信局又出具了一份《證明》:“茲有劉成同誌,於1985年3月經原北川縣二輕局招收固定工,進入原北川縣建築工程公司從事泥工工,直至1998年5月原北川縣建築工程公司改製下崗。上述情況,我局與原北川縣建築工程公司職工廖某某等3人,進行了核實,經核實情況屬實。”
劉成本以為有證人證言,辦理提前退休“十拿九穩”,不過仍是未能通過審核。
北川縣人社局於2024年8月6日向劉成作出《提前退休初審不予批準通知書》載明:經審查,不符合提前退休政策規定,決定提前退休初審不予批準。
當事人:材料缺失是因為不可抗力
和劉成遭遇同樣困境的還有趙林,他和劉成同一年進入北川建築工程公司,同樣的工種,同一年下崗。下崗後,他就回到了老家務農,偶爾從事建築工作。
趙林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和劉成及另外2位原同事,同一批申請了提前退休,結果也和劉成一樣,因原始資料不全,無法證明從事特殊工種滿10年,而無法辦理提前退休。
“如果必須要提供原始材料,我隻能到512地震後的北川老縣城去挖了。”劉成無奈說道,地震發生是不可抗力,無法提供原始檔案非他之過,為此,他還曾向北川縣有關部門提出過挖掘申請。
北川縣人社局回複劉成的信訪意見書載明,經調查,2018年11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873號)要求,對提出辦理提前退休的職工,要按照原始檔案和信息庫備案相結合的原則開展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審批,對職工從事的特殊工種以及工作年限等信息,按照原始檔案的記載進行審核。原始檔案中記載不清晰、不一致的,必須以企業提供的能證明職工當時從事工種和年限的原始材料為依據進行認定。2020年7月,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轉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人社辦發[2020]83號)要求,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審批權限在年底前上收到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資料審核中,對職工從事的特殊工種以及工作年限等重要信息,應按照原始檔案的記載進行審核,杜絕無佐證資料或脫離檔案依據事後證明材料(證人證言)等確認。
信訪意見書寫道:“您於2022年12月提出申請後,我局在審核您的提前退休申請中發現,您的檔案中缺少至少10年從事特殊工種檔案資料和離開原招工所在單位的資料,經您補充仍未達到要求,我局又分別到您原單位的主管部門、縣檔案館等多方查找,仍未查到您至少10年從事特殊工種檔案資料。為解決您的問題,我局對相關部門和知情人員進行了走訪調查後,將您的相關材料報上級部門審批,上級部門根據人社部發〔2018]73號和川人社辦發〔2020】83號規定,認為您從事特殊工種的原始資料不全,您的提前退休申請目前無法通過。”
當地:一直在積極爭取
對於信訪得到的回複和人社局最終的審批結果,劉成難以接受。2024年,他將北川縣人社局告上法庭。
綿陽市經開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北川縣人社局由於向劉成作出的《提前退休初審不予批準通知書》,由於超過審批決定期限,該通知書違法。
劉成雖然勝訴,但他仍然無法證明從事特殊工種年滿10年,也就意味著,他的提前退休仍然不會有進展。
2月28日,北川縣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根據相關政策要求,自2020年,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審批權限在年底前上收到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劉成的申請曾報送綿陽市人社局,但審核未能通過。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對於劉成所反映的情況,縣人社局隻能根據法律法規依法行政,不能突破政策要求,現有材料不符合提前退休的要求,那麽劉成等人隻能等年滿60歲正常退休。
在北川縣人社局對劉成的信訪意見書中寫道,“為此,縣委、縣政府、市人社局進行了專題研究,親自聽取和研究您反映的問題,我局及時與您及其他三人進行當麵和電話溝通,了解您的情況及訴求,向您解釋了相關政策,並就化解辦法作了交流,市、縣人社部門一直在積極向上爭取。我局多次向市人社部門進行了匯報,市人社部門多次向上級爭取政策,但因國家統籌層麵政策收緊,目前暫時無相關政策支持。”
記者撥打了綿陽市人社局多個科室電話,均無人接聽。
2025年2月,綿陽市人社局曾通過問政平台回複劉成。回複寫道,劉成於2022年12月提出申請後,北川縣人社局在審核中發現,檔案中缺少至少10年從事特殊工種檔案資料和離開原招工所在單位的資料,經補充仍未達到要求,北川縣人社局又專門分別到劉成原單位的主管部門、縣檔案館等多方查找,仍未查到劉成至少10年從事特殊工種檔案資料。針對北川因“5·12”特大地震原始檔案損毀造成有關養老保險辦理具體困難問題,市、縣人社部門一直在全力積極向上爭取,但因國家統籌層麵政策收緊,目前暫無相關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