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騙你,我每天是坐景區觀光纜車去上學
新華網
2025-02-27 08:45:48
通往崖頂的“雲端校車”
2月23日,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尼珠河村的小學生們乘坐空中纜車去學校。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我的家在穀底,我的學校在崖頂。”家住普立鄉尼珠河村的陳泓函和同學們收拾好換洗衣物,背上書包,相約乘“雲端校車”去學校報到。
2月23日是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官寨完小開學的日子。陳泓函要乘坐景區觀光車、轉乘觀光電梯垂直爬升268米,再換乘空中纜車爬升200餘米,加上1公裏步行,到學校共用時近30分鍾。
“之前,要背著東西走3個小時山路才到學校,稍不留心還會摔跤。”陳泓函說,因上學的路太險,還因此萌生過不想上學的念頭。現在,陳泓函像遊客一樣乘著觀光設備“飛越”峽穀,很快就能到學校了。
藏在深山峽穀中的尼珠河村,地處雲貴交界處。尼珠河沿著蜿蜒的山路由北向南,在群山中分出一條縫,一邊是雲南宣威,一邊是貴州六盤水。
多年來,尼珠河村的學生們從深山穀底通往崖頂學校最近的路是河穀中的崖壁路,路上溝壑相間、幽深陡峭,往返一趟近6個小時。村民們的送學路,是泥濘垂直的懸崖,是連半隻腳都放不下的“山窩窩”路,是就地取材用山石簡單鋪就的石梯路。
“我自己辛苦沒什麽,就是心疼孩子。”陳泓函的媽媽浦雲回憶,2022年前,送家裏的三個孩子上學,每次要耗去大半天的時間,山路艱險,大人走起來都費勁,稍有不慎就會有危險。
“山高穀深坡陡”的上學路迎來轉機。2017年,宣威市引進“尼珠河大峽穀生態文化旅遊項目”,並於次年動工修建崖壁電梯。
2022年,景區建成運營,高達268米的電梯和200餘米高差的高空索道纜車陸續投入使用,並對尼珠河村及官寨村村民免費開放,尼珠河的孩子上學有了直達崖頂的“雲端校車”。南方電網雲南曲靖供電局還為電梯提供了雙電源供電,確保“雲端校車”全年正常運行。
“乘著電梯到‘雲端’,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家鄉也很美。”小學生王嬌說。官寨完小教導主任崔瑛發現,交通便利後,尼珠河村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大有改變。
2月23日,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尼珠河大峽穀的觀光電梯和纜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雲端校車”把村裏的孩子安全送到學校,也讓更多人看見大山深處的風景。浦雲開了家小吃店,生意不錯,等遊客再多一點,她還想做農家樂。
尼珠河村村民陳餘琴早早看到當地旅遊發展的潛力,布置出4個房間做客棧,同時提供餐飲服務,一年毛收入能有40萬元至50萬元。“今年還想擴建客棧,把房間增加到20間。”陳餘琴說,天氣暖和的時候,幾乎每天房間都是滿客,院子裏坐滿了來吃飯的遊客。
曾經無人問津的小山村,如今遊人如織,成為增收致富的寶地。2024年,尼珠河大峽穀景區全年遊客量達30萬人次,給當地帶來近2000萬元經濟收入。景區的發展極大地惠及了尼珠河村民的生活,村裏的旅遊業態越來越豐富,村民們辦起了農家樂、咖啡屋、酒店、民宿……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還有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也回鄉發展。
尼珠河大峽穀景區的開發公司董事長蔡雄是從大山走出去的創業者,事業有成後返鄉投身家鄉建設。他介紹,連接穀底與崖頂的垂直觀光電梯是景區較早落成的重點項目,還獲得了2021年電梯行業傑出工程項目獎。
“垂直觀光電梯不僅僅為遊客提供便利,每次想到孩子們能踏著這條安全通道往返學校,就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值了。”談及建設初衷,蔡雄眼中泛著光。
蔡雄說:“這個項目不僅要帶動村民致富,更要成為孩子們的‘登雲梯’。希望他們踏著這道天梯走出大山曆練成長,最終帶著本領回來把家鄉建設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