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烏克蘭政府即將達成“關鍵礦產”協議的消息一出,中國網民紛紛熱議烏克蘭戰後重建的商機。麵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表示希望“中國能在和平與重建上提供幫助”,部分中國網民將關注點轉向烏克蘭的礦產資源,討論如何“分一杯羹”。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意為俄烏和談“發揮建設性作用”。然而,分… pic.twitter.com/6cKH6lCy5w美國與烏克蘭政府即將達成“關鍵礦產”協議的消息一出,中國網民紛紛熱議烏克蘭戰後重建的商機。麵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表示希望“中國能在和平與重建上提供幫助”,部分中國網民將關注點轉向烏克蘭的礦產資源,討論如何“分一杯羹”。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意為俄烏和談“發揮建設性作用”。然而,分析人士指出,自特朗普強勢介入俄烏危機以來,中國在烏克蘭和平進程及礦產資源布局上的影響力恐怕將進一步受限。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February 25, 2025
澤連斯基:希望中國在烏克蘭戰後重建中發揮作用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日(2月23)在國際記者會上接受《鳳凰衛視》提問時表示,希望“在烏克蘭止戰、恢複和平及未來重建上,得到中國的幫助”,並強調烏克蘭願意與中國展開對話。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星期一(2月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一直跟有關各方保持溝通,致力於“為止戰凝聚共識,為和談鋪路搭橋”,中方也始終“站在和平一邊”,並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推動危機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網民熱議烏克蘭礦產資源
澤連斯基“希望得到中國幫助”的說法當天一早也登上中國微博熱搜榜,且受到中國網民的熱議。其中,有關#澤連斯基說希望在重建中得到中國幫助#的搜索詞條,截至晚間10點,吸引到的閱讀量超過4500萬,最高曾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的第二名。
不過,相較於中國外交部的善意回應,部分中國網友則擺出高姿態,並對澤連斯基冷嘲熱諷。
例如,遼寧網民“一隻小狸a”留言形容這是“今年最大的笑話”,而河北網民“FjunDare”則質疑:“雖然基建是我國(中國)強項,但你(烏克蘭)往北約靠,單憑這一點點說不過去吧?”
但也有部分中國網民聚焦烏國戰後重建、甚至礦展資源的商機。例如,山東網民“倪坤死了”留言回應:“給錢就行,都好說。”
而雲南網民“彈射側衛”和浙江網民“天氣真好0404”則異口同聲留言稱:“50%礦產做抵押”、“那我們勉為其難的拿走另外百分之50的礦產吧”。
上海微博博主“海上一浪花”更發帖分析: 中國“若助力俄烏,有望如‘及時雨’,讓烏克蘭重歸安寧,開啟重建之路。而且,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中國也能分一杯羹,就像美國一樣,償還債務!”
專家:特朗普不給中國機會參與俄烏和談
盡管中國網民熱議烏克蘭戰後重建的經濟利益,分析人士指出,自特朗普主導俄烏談判以來,中國在烏克蘭和平進程中的角色已被邊緣化,北京很可能難以在和談或礦產協議中發揮影響力。
位於台北的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特朗普這兩周快手處置俄烏危機以來,已把中國“完全晾在一邊”,
他說,這對曾積極居中協調的中國來說,“肯定非常沒有麵子”,但特朗普通過解決烏克蘭危機可達到多重戰略目標,其中之一就是削弱中國的影響力。因此,美國未來不會給中國參與俄烏和談的機會。
吳嘉隆說:“美國一定要利用結束烏克蘭戰爭,給普京麵子、給普京一些實質的好處,然後把普京拉進西方陣營、離間俄國跟中國的同盟,這是美方的全球一盤棋的戰略目標。”
他說,特朗普開出讓俄羅斯重返工業化七國集團(G7)的想法,普京應會心動,一來普京本就不願當中國的小弟,再加上,中國經濟疲軟,普京應已看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隻開得起空頭支票,因此,隻要俄烏止戰、中俄關係生變,中國影響力被削弱後,美國自然在兩強爭霸上占盡優勢,未來將逼得中國不得不對美國“服軟”。
在台北的台灣智庫谘詢委員吳瑟致也同意,澤連斯基的發言更多是一種外交辭令,而非真正向中國尋求幫助。他指出,特朗普已經明確表態要主導俄烏和談,並在過去幾周內分別與澤連斯基和普京展開直接對話,顯然不希望中國插手和談。
吳瑟致表示,美烏礦產協議可提升美烏互信,而該協議所衍生的經濟利益,也符合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是多贏局麵。在此基礎上,美國若進一步穩住普京並促成俄烏停戰,就更有餘力將戰略重心移回印太地區,屆時中國在美中俄三邊關係中,將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美中關係朝向競爭大於合作的格局是必然的,從美俄中三角關係來看,特朗普如果能夠善用跟普京之間的溝通,或建構一個新的歐洲體係,來讓俄羅斯放心,某個程度上,會讓中國再去拉攏俄羅斯的成本增加許多。”他對美國之音說。
中國仍有機會?
盡管西方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影響力正在下降,中國學者仍認為北京可以在戰後重建中扮演一定角色。
在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說,中國雖非俄烏戰爭的當事方,卻是利益攸關方,因此對未來的烏克蘭和歐洲安全秩序,仍應有話語權。
王義桅告訴美國之音:“烏克蘭不信任俄羅斯,現在對美國也不一定完全依賴,所以也需要中國來擔保,包括歐洲人甚至希望中國派維和部隊,才能牽製俄羅斯,就是各方都有依賴。”
不過,他同意,若俄烏止戰後,美國確更能騰出手來對付中國,因此中國須警惕,特朗普打完“烏克蘭牌”後,將接著打“台灣牌”,如透過否定聯合國2758號決議等方式,來對中國施壓。
香港宣沅科技交流中心國際問題專家宋忠平則對美國之音表示,現在談烏克蘭戰後重建及利益分配“為時尚早”,因為戰後重建需以俄烏雙方簽定的和平條約為基礎,而特朗普提出的礦產協議也可能麵臨烏克蘭國內的政治阻力。
宋忠平認為,若特朗普促成俄烏止戰,俄羅斯才是最大受益者,不僅可以勝利者自居,國際影響力和軍事能力也會同步上升,相較之下,美國與歐洲各國及其他盟友關係出現嫌隙後,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或將下降,其實反有利於歐盟、印度、巴西崛起,形成中國一貫倡議的“多極世界”。
“當美國失去一超獨霸的能力,多極世界也就會變成現實,這更加符合中國等國家所倡導的世界格局。”宋忠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