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的變了!美國在聯合國大會的烏克蘭問題投票中竟與俄羅斯肩並肩,對烏克蘭和歐洲譴責俄羅斯入侵、要求俄立即撤軍的提案投出反對票,這比美俄單獨談判對歐洲的精神衝擊還要強烈,歐洲輿論指責美國“可恥”的聲音震耳欲聾。與俄美一起投反對票的國家共有18個,包括朝鮮、白俄羅斯、以色列等。印度、中國、巴西等6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
另一個變化是,大概因為美國立場轉變帶來了全球衝擊,與3年前聯大類似的投票相比,讚成票明顯少多了。2022年3月和2023年2月投讚成票的都是141個國家,而這一次隻有93個。中國2022年和2023年投的都是棄權票,而這一次投棄權票是最多的一次,達到了65票。從支持票轉為投棄權票的國家有巴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等。
24日同一天,澤連斯基召集了一個“支持烏克蘭”峰會,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親自前往基輔參會,英國首相斯塔默等遠程視頻參會,他們均表達了堅決支持烏克蘭繼續戰鬥的態度,並且做出新的援助承諾,似乎要與已經轉彎的美國對著幹,事態正上升為西方世界前所未有的分裂。
歐洲輿論在哭泣,在怒罵,它們無法接受美國作為西方老大哥的“公然通敵”和“對盟友的背叛”。《紐約時報》引述歐洲外交官的話說,他們對長期盟友站在對立麵感到非常憤怒。BBC批評說,特朗普領導的白宮顛覆了跨大西洋聯盟,向莫斯科獻媚,人們對美國對歐洲安全的長期承諾產生了懷疑。聯合國一位官員對《紐約時報》說,自伊拉克戰爭以來,聯合國還沒有看到過美國和歐洲之間出現如此重大的分裂,而且當前的分裂更加尖銳,因為這涉及到歐洲的安全。比利時前首相居伊·伏思達在X上寫道,這是美國曆史上一個曆史性的、可恥的時刻,因為它在聯合國與白俄羅斯、俄羅斯一起投票,守衛者成了偷竊者,丘吉爾和羅斯福在他們的墳地裏要爬起來了。前北約官員吉姆·湯森德稱,“可恥。除了可恥,我想不出任何其他詞”。
俄羅斯高度歡迎美國的轉彎,但並沒有完全買美國的賬。對於結束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反複強調不接受一般性就地停火,它強調雖然美方希望促成迅速停火,但沒有長期解決方案的停火會使衝突很快卷土重來,且會給俄美關係等造成更嚴重後果。
俄羅斯現階段的談判目標都有哪些?人們看不到明確的清單。據法新社報道,莫斯科開出的停火要求是:烏克蘭軍隊投降,基輔完全或部分地讓出五個地區;烏克蘭宣布不再加入北約,並且有一個主張“去納粹”的新政權。而這些顯然是烏克蘭和歐洲不可接受的,“投降”的說法也會讓特朗普政府“沒麵子”。
人們的注意力被談判和國際激烈外交吸引,但烏克蘭戰場正在變化,它可能成為塑造局勢的另一強有力因素。軍事觀察人士注意到,俄羅斯有可能正在加快推進頓涅茨克地區的“紅軍村戰役”,紅軍村是烏軍在頓涅茨克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它已經三麵被圍,如果俄軍拿下紅軍村,頓涅茨克整個南部地區將落入俄軍手中,頓涅茨克北部烏軍控製的據點將成孤城。
另外,庫爾斯克地區的戰場局勢對烏軍非常不利,2月19日,普京稱俄軍越過了庫爾斯克,打進了俄烏交界的烏克蘭蘇梅州。1月24日,能直插烏克蘭腹地的戰略跳板大諾沃西爾卡被俄軍攻陷,2023年烏軍精銳就是從這裏發動了“紮波羅熱大反攻”。
一位烏克蘭議員向媒體透露,美軍已經暫停對烏克蘭武器供應。除非歐洲的武器供應能夠大幅加快,並且補上美國這邊的缺口,否則整個戰場形勢將加快朝著俄軍全麵且絕對的優勢發酵。有一個懷疑是:如果說服不了歐洲,特朗普有可能讓戰場去打歐洲的臉。
俄羅斯要麽要一個完全勝利的談判結果,要麽就打出一個完全的勝利來。如果美國袖手旁觀,單靠烏克蘭和歐洲的力量擋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