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迎來了三周年,木叔來分析未來雙方可能的結局。
3年前,當美國警告全世界,俄羅斯要襲擊烏克蘭的時候,幾乎沒人相信。3年後美國告訴全世界,今年一定要實現俄烏和平,恐怕相信的人也不多吧!
原因就在於與3年前相比,如今的美國政府更不靠譜。特朗普上任一個月的時間點,正好與俄烏戰爭3周年紀念日接近,在這一個月當中他的所作所為,等於給俄烏戰爭如何解決埋下了一個雷。
特朗普上台後的一係列政策指向,都圍繞著金錢和利益展開,基本上不考慮道德準則。比如他要驅趕200萬加沙人離開,當地要開發房地產;再比如他公開斥責鄰居加拿大,讓他們成為美國第51個州;還對歐洲盟友丹麥出言不遜,宣稱要拿下格陵蘭島開礦。
雖然國際關係一直信奉利益至上,但畢竟聯合國憲章還在,還需要基本的道德規範來維持體麵,特朗普這麽一表現,沒人相信俄烏戰爭在他的斡旋下會有公平解決的方案出現。
烏克蘭人和歐洲人已經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也就是當特朗普拿出一個威脅烏克蘭安全,利好俄羅斯的和平協議時,烏克蘭和歐洲會拒絕,然後繼續打下去。這樣一來,恐怕明年要紀念俄烏戰爭4周年了。
不過木叔認為,大家都疲憊了,無論俄烏還是歐美,或者國際社會,確實都有追求和平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大家肯定坐下來談,但不要太樂觀。
特朗普就太樂觀了。2月23日,他說下周就能結束戰爭。估計沒人認為這是真的。
用一句俗語:欲速則不達。因為停火相對容易,但永久和平很難。
在木叔看來,未來最可能的一個俄烏協議,會類似當年的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特朗普認為可以實現一個一勞永逸的永久和平協議,這是不現實的。
俄烏戰爭不可能像二戰一樣,一方絕對勝利,一方絕對失敗。當年德意日法西斯政權被推翻,他們對周邊國家再發動戰爭奪取領土的執念已經消失,這樣才能達成了二戰後的長期和平局麵。
俄烏戰爭則不同,它更像朝鮮戰爭,沒有一方絕對勝利一方絕對失敗的情況,而是雙方基本維持一個均勢,俄羅斯打了3年連烏東四州都沒完全占領,庫爾斯克都不能很快收複就是一個例子。
同時,無論澤連斯基還是普京的政權也會維持。就算外界施壓簽署和平協議,雙方對領土的執念會永遠存在,這是他們政權合法性的來源。
因而,在這種背景下,俄烏沒辦法實現永久和平,隻能維持一個長期停戰的狀態,就類似朝韓戰爭之後的朝韓。相關各方能確保戰爭不再重啟就謝天謝地了。
所以,對澤連斯基而言最好的一個結局,不是和特朗普的美國破罐子破摔,而是在避免與美國硬碰硬的背景下,通過各種方式促使特朗普回歸常識,盡最大可能暫時穩住烏克蘭的主權與安全要素,在美國和歐洲的支持下,獲得現實而非虛幻的戰略利益,等今後經濟發展、實力壯大,把停火協議變成有利於自己和平協議的目標才會更好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