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正在普京化,不隻是在外交政策上
蘇珊·B·格拉瑟是《紐約客》的駐華盛頓特約撰稿人,她在專欄中指出,特朗普並不僅僅是在外交政策上向俄羅斯靠攏,在國內政策上同樣如此。

無論特朗普多少次公開重複克裏姆林宮的論調,作為美國總統來說,這聽起來總是令人不適。
2018年,在赫爾辛基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宣布他接受普京關於俄羅斯未幹預美國選舉的說法,盡管美國情報機構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當時,我坐在CNN的演播室外,烈日當空,安德森·庫珀在短暫的震驚後說道:“這可能是美國總統最可恥的一次表現。”
後來,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主任菲奧娜·希爾回憶起在場時的感受,她說,當聽到特朗普的言論時,她甚至想假裝生病或拉響火警,做任何事情來讓他停下來。
周二下午,就在他的外交政策團隊在利雅得,與俄羅斯官員會麵商討如何結束烏克蘭戰爭幾個小時後,特朗普再次上演了“赫爾辛基時刻”。在海湖莊園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解釋為何不讓烏克蘭參與沙特會議時表示,根本沒有理由讓烏克蘭加入討論,因為三年前的俄羅斯入侵實際上是烏克蘭的錯。
他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你們不應該發動這場戰爭。你本可以達成協議。”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烏克蘭似乎是在轟炸自己的城市,殺害自己的公民。他聲稱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3500億美元的援助,並表示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在最近的民調中跌至4%。
這兩項說法與事實相去甚遠,甚至普京可能都不會如此厚顏無恥地編造。
到了周三,澤連斯基反駁了特朗普的荒謬言論,稱他生活在俄羅斯製造的“虛假信息空間”裏。作為回應,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攻擊澤連斯基,稱他是一個“沒有選舉的獨裁者”,並在帖子中充滿謊言。
他的官員們也在過去一周明確表示,特朗普的親克裏姆林宮立場不僅僅是空談。他似乎準備在和平協議中滿足俄羅斯的主要要求,包括承諾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北約、不允許美軍在停火後參與烏克蘭的安全事務、施壓烏克蘭讓出被非法占領的領土,並取消對俄羅斯的西方製裁。
特朗普如此迅速、徹底地擁抱美國的對手、背棄盟友,甚至讓克裏姆林宮的高級官員都感到震驚。前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X上發帖說:“如果三個月前有人告訴我這些話會來自美國總統,我肯定會笑出聲。”
然而,這一切發生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剛剛開始的一個月,也顯得頗為合適。
特朗普從未掩飾他對普京難以理解的迎合。而與他的第一個任期不同的是,這次他不僅在俄烏戰爭問題上采取親普京立場,還在整體外交政策上效仿普京的複古世界觀——即世界是大國的獵場,可以對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小國施加幾乎無限的控製。
否則,如何解釋特朗普回歸政壇後在國際舞台上的初步行動?
他公開威脅要奪取西半球的領土,從加拿大到格陵蘭,再到巴拿馬。他顯然受到了普京2014年非法吞並克裏米亞的啟發——而現在,他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承認克裏米亞永遠屬於俄羅斯。
與他的第一次就職演說截然不同,特朗普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甚至複活了19世紀的“天命昭昭”概念,暗示美國的擴張主義不僅應包括將加拿大變成“第51個州”(他最近一直這樣稱呼加拿大),甚至應該延伸到火星。
特朗普對親普京外交政策的公開支持,在過去幾天裏讓世界震驚。但同樣令人不安的,是他在國內采用普京式手段的速度和力度,這與他第一任期的節奏大不相同。這可以被稱為“美國的普京化”。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我還是《華盛頓郵報》駐莫斯科的年輕記者,曾報道普京如何掌控俄羅斯,並摧毀這個國家新生但有缺陷的民主製度。他打壓所有不受其控製的權力中心,從獨立媒體到富有的寡頭,再到民選州長。
幾年之內,克裏姆林宮不是解散就是馴服了這些力量。同時,普京讓曾在克格勃共事的安全部門高官掌權,為他打造了一個現代獨裁政權,這些機構在俄羅斯被稱為“權力部門”。
如今,特朗普正在按照相同的劇本行事。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我不知道這會走向何方,也不知道特朗普會把它推向何種極端。
幸運的是,美國仍然是一個與俄羅斯截然不同的國家,擁有長期的民主傳統、各州的分權體係和憲政治理。然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特朗普已經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
而且,這不僅僅是一些危言聳聽的表象,比如他公開考慮連任至違憲的第三個任期,或者就在一天前,在社交媒體上自稱“國王”,並讓白宮散布一張他戴王冠的假封麵圖片。
今天的華盛頓充滿了許多讓人不安的莫斯科式場景——曾經直言不諱的批評者突然沉默,商業巨頭爭相向總統效忠,謊言和扭曲現實的行為成為官方敘事的一部分。
特朗普這次鞏固權力的速度極快,影響深遠。
他通過一係列行政命令,單方麵宣稱有權取消憲法規定的出生公民權,凍結數十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並接管獨立的聯邦機構。他還賦權給世界首富裁掉數萬名政府雇員,取消長期存在的法定項目,包括美國著名的流行病情報服務(Epidemic Intelligence Service)以及整個對外援助計劃。
盡管部分削減措施正麵臨法律挑戰,但共和黨控製的國會幾乎沒有對此表示異議。在參議院,共和黨人甚至輕易批準了他最具爭議、最不適任的提名人選,其中最令人不安的是,他們周四投票確認卡什·帕特爾出任FBI局長,盡管(或者正因為)帕特爾可能會利用FBI打擊特朗普的政治對手——他去年還曾在一本書中列出這些人的名單。
從某種意義上講,特朗普似乎已經把自己視為擁有不受限製權力的獨裁者。他上周末的社交媒體帖子明確傳遞了這一信息,引用了一句經常歸於拿破侖的話:“拯救國家的人不會違法。”
僅僅在本周,特朗普已經命令紐約取消對進入曼哈頓的車輛額外收費,考慮將華盛頓特區置於聯邦直接管轄之下,並宣布禁止美聯社進入白宮新聞團,理由是媒體拒絕支持他的一項行政命令——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洲灣”。
周三,在一間聯邦法庭上,特朗普的副司法部長埃米爾·博夫親自出庭,要求撤銷對紐約市長埃裏克·亞當斯的腐敗指控,以便後者支持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這種明顯的政治交易甚至導致多名檢察官憤而辭職。
據多家媒體周四報道,特朗普即將進行一場針對五角大樓高級將領的“忠誠度清洗”,可能包括解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一次,特朗普決心確保“權力部門”完全服從他的意誌。(注,已經宣布了)
2019年,普京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曾得意地宣稱,西方“過時”的自由世界秩序已經“失去意義”。當時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駁斥了普京的說法,強調真正“過時”的是普京本人那種專製統治、個人崇拜和寡頭政治。
幾年後再讀這段話,隻讓人感到悲哀:如今,威脅西方自由民主的,不僅是普京的俄羅斯,還有特朗普的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