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與你素未謀麵又“無話不談”的網友,聲稱自己是“聯合國工作人員”,並向你提出需要幫助,你會相信對方嗎?
家住深圳的郝女士(化名)就被這樣的詐騙分子迷惑,掉入了為她量身定製的陷阱,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被騙走上百萬元。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2024年10月,70多歲的郝女士在某網絡社交平台上偶然結識了一名男性網友,對方告訴郝女士,自己是聯合國的工作人員,現在正在國外當戰地醫生。神聖的職業光環、崇高的社會地位、特別的人生經曆,以及對方時不時體貼關懷、噓寒問暖,都讓郝女士對其心生好感。
深圳鐵路公安處深圳站派出所民警宋澤聞表示:“詐騙分子利用聊天軟件,向受害者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照片,受害者本人年齡比較大,導致她對詐騙分子所虛構出來的這一個身份堅信不疑。”
在取得郝女士信任後,詐騙分子逐漸得知郝女士長期獨居,便抓住了郝女士渴求親情的心理需求,又捏造出了自己有一個年幼的女兒,隨後,詐騙分子便向郝女士提出了自己的訴求。
深圳鐵路公安處深圳站派出所民警古聖鵬表示,詐騙分子向受害者說,自己需要向單位購買一張請假條,又說自己沒有足夠的錢買機票回國,通過跟受害者說,自己需要向聯合國補交7萬元美金,才能成功返回國內。
正是在“愛情”和“親情”的雙重捆綁下,郝女士最終答應了對方的請求,同意為其支付費用幫助其回國。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郝女士在詐騙分子的花言巧語下,陸續向其提供的銀行賬戶轉賬8次,共計人民幣111萬元。
詐騙錢款被迅速轉移
警方展開追擊
為了籌錢,郝女士不僅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甚至還找親戚借了十多萬元。直到去年底,郝女士準備再次向詐騙分子轉賬時,才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提醒下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隨即報警。
接到報案後,深圳鐵路公安處高度重視,迅速組織民警開展工作。
民警宋澤聞說:“在受害者來到我所報案後,我所立即對其近期轉賬流水進行緊急止付,並成功止付資金人民幣43萬餘元。”
民警調查發現,詐騙分子提供給郝女士的銀行賬戶來自全國各地,且屬於不同的銀行。郝女士的資金剛一轉入就很快被轉走,流向更多賬戶。後經過研判分析,最終決定以一級銀行卡卡主的個人信息作為突破口,展開進一步追擊。
民警迅速調取相關證據並開展工作,目前已成功抓捕涉案嫌疑人4名。
一名嫌疑人向警方交代,詐騙分子找到他,讓他提供銀行賬戶,並協助將轉入其賬戶的資金進行轉移,承諾事後會給他好處。在明知轉入自己銀行賬戶的資金係犯罪所得的情況下,該嫌疑人仍按照詐騙分子的要求進行了轉賬。目前,該嫌疑人因涉嫌幫信罪,已被鐵路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製措施,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網友:多給予家中老人愛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