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官媒星期五(2月21日)報道,敘利亞過渡政府總統艾哈邁德·沙拉(Ahmed al-Sharaa)當天會見了中國駐大馬士革大使。這是前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去年12月被推翻以來,敘利亞與中國政府首次公開接觸。敘利亞新總統與中國大使會麵 阿薩德垮台後首次公開接觸 https://t.co/xmPlklwC0Q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February 22, 2025
中國曾大力支持阿薩德政權,在他垮台後,中國駐大馬士革大使館還遭到當地人民洗劫。擊敗阿薩德的伊斯蘭主義統治者執政後,敘利亞武裝部隊納入部分外籍戰士,其中包括維吾爾人。
維吾爾族是中國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西方人權組織指控北京對他們施加迫害。北京當局則全盤否認這類指控。
國營的敘利亞阿拉伯國家通訊社(SANA)報導了沙拉與中國大使史宏微會談的消息,但未透露雙方對話內容。
沙拉領導了曾隸屬基地組織(al-Qaeda)的沙姆解放組織(HTS),率領反抗軍聯盟發動閃電攻勢推翻阿薩德。他在1月29日獲任命為過渡政府總統。
新政府雖已承諾不會輸出伊斯蘭革命,而且將以包容態度統治敘利亞人口眾多的少數族群,但多名伊斯蘭激進人士在過渡政府中獲任官職,其中某些人還位居高層,可能使外國政府和敘利亞公民憂心其意圖。
中國當局2015年曾宣稱,許多逃往土耳其的維吾爾族人曾計劃將聖戰帶回中國,並稱其中某些人參與了“恐怖活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矢言支持阿薩德對抗外部幹預。敘利亞2011年爆發內戰後,遭國際孤立多年,不過習近平在2023年熱情接待阿薩德夫婦訪華,讓這位長期統治的領導人獲得罕見的外交突破,阿薩德的英國籍夫人阿斯瑪(Asma)當時也受到中國媒體追捧。
不過,在阿薩德夫婦訪華一年後,阿薩德就倉皇倒台,結束其家族共達54年的統治。
當時有分析指出,對於中國在中東的外交野心形成打擊,也暴露其中東戰略的局限。
阿薩德倒台暴露中國戰略局限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 中東項目高級研究員喬納森·富爾頓(Jonathan Fulton)去年12月表示,外界對於中國在中東的政治影響力長期存在“過於誇大"的看法。
富爾頓指出,阿薩德政權的垮台被認為削弱了其主要支持者伊朗與俄羅斯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同時對中國的全球野心也是一大打擊。
他補充道:“中國在國際上的許多作為都依賴與這些國家合作,而他們無法扶植中東最大的盟友,說明了他們在區域以外的影響力有限。"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問題學者範鴻達也曾表示,阿薩德突然倒台“並非北京希望看到的局麵”。他指出,中國希望中東更加穩定且更加獨立,“因為該地區若陷入亂局或轉向親美立場,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敘利亞曾在2022年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但中國企業迄今尚未進行重大投資,部分原因是國際製裁。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中國—中東關係專家比爾·菲格羅亞(Bill Figueroa)則認為,中國在中東地區無法真正取代西方,無論是在經濟、外交,還是軍事層麵。
他指出:“2024年的中國,資金已遠不及2013至2014年一帶一路啟動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