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紅星新聞發布《18歲男子穿越鼇太線失聯多日獲救
救援者:他被發現時已4天未進食,身上還有傷》一文,該男子係2月8日違規私自登上秦嶺,試圖穿越鼇太線,在失聯多日後被公益救援隊找到。目前涉事男子已返回湖北武漢,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
在救援完成以後,部分自媒體賬號利用救援時的照片和視頻惡意引流,引起此次參與救援的“秦嶺牛馬隊”成員不滿。2月19日,“秦嶺牛馬隊”成員江先生在社交平台發表聲明,澄清互聯網流傳的部分言論不實,並強調此次救援家屬支付了8萬多元左右的費用。
▲“秦嶺牛馬隊”在救援途中
2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參與此次救援行動的江先生,他告訴記者:“收費不是目的,隻是為了震懾住那些企圖單人穿越者。單人出行可能會被動物襲擊,鼇太線上有熊、羚牛、野豬等,我們還有隊員因為此次行動而受傷的。”
記者了解到,“秦嶺牛馬隊”起源於2022年,是由一些秦嶺優秀戶外兼職領隊和非常有責任心的公益救援隊組成,正式隊員需要經過嚴格的體能、經驗、情商等選拔。近年來隨著隊伍日漸強大,工作之餘以秦嶺兼職帶隊和參與公益山地救援為主。2024年,“秦嶺牛馬隊”協助公益救援隊完成東梁救援、2次鹿角梁救援、5·1冰晶頂救援,並且找到了生還者和遇難者。
▲“秦嶺牛馬隊”在救援途中
而此次救援,是“秦嶺牛馬隊”發起的首次付費救援。隊伍認為鼇太線這種時間就是生命的地方,隻有付費救援才可以更高效,而救援的結果也顯而易見,整體推進了救援進度。家屬一到,救援當天晚上就已直接開始,救援速度達到驚人的冬季三天兩夜,覆蓋鼇太全線的有效搜索,這在以往的救援案例參考裏幾乎沒有。
據了解,本次救援家屬花費8萬多元。這次嚐試以後,“秦嶺牛馬隊”將繼續推進陝西省山地救援收費模式,並配合公益救援隊伍達到快速搜尋搜救山地失聯人員、挽救生命和家庭的目的。
“秦嶺牛馬隊”成員江先生告訴記者,此次救援的費用分為兩部分,其中5萬元是他們隊伍30多名成員的車馬油料、住宿費用,剩餘3萬元是支付給當地其他公益救援組織。“這都是正常價格,而且都是和家屬談好了,進山前已支付。”
▲“秦嶺牛馬隊”在救援途中
江先生透露,首先此次救援風險確實大,路線的長度以及危險性都是不一樣的。救援隊伍分成五個小隊,按預先的設想如果前兩天還沒找到失聯者的話,每個隊伍都會把鼇太線路全覆蓋走一遍,大概要走4天。“所以我們也是根據線路的危險程度,選擇和調整的價格。”江先生說。
此次救援行動能夠成功,也在於失聯人員家屬發現情況後及時進行了反映,“如果不是家屬反映及時的話,等上去發現人的時候已經很長時間了。”江先生說,有些單人穿越鼇太線的人,是不會告訴家裏人的。“我們收費的目的,是讓那些玩單人穿越的人考慮要不要出行。”
“一個人出行非常危險。”江先生強調,一般七八十公裏的穿越路線,進山之後都沒有信號。當求救的時候,手頭沒有一部電話的話就會出事。而一部衛星電話都在六七千元以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的,單人穿越如果在途中受傷,沒有同伴能及時進行幫助,實在是太危險。“我們救援收費,也主要是想震懾一下,一個人出行實在太危險。”
江先生表示,鼇太線有時如果降雪厲害,雪能夠堆積到胸前或者腰前。“說實話,如果風雪太大,即使是家屬出錢都不一定有人願意上山。”這次救援行動中,“秦嶺牛馬隊”在沙溝峽的小隊就有成員受傷,並且造成手部的粉碎性骨折。
▲“秦嶺牛馬隊”隊員受傷最終導致手部粉碎性骨折
因為沙溝峽附近雪厚,石海路比較多,一路上有很多亂石堆,有時候兩個小時才能走完一公裏路程。“我們的隊員有摔傷的、凍傷的、滑墜受傷的。經過沙溝峽冰麵時,被深潭攔住去路,最後隊員是攀爬右側岩壁通過,風險性極高。”
2月20日,紅星新聞記者曾致電此次失聯獲救者孫亮,他告訴記者,很慶幸能夠活著出來,並且告誡他人不要穿越非法路線。“因為這個門檻太低了,隨便一個人買個車票都可以上去,要加大處罰力度,我也已經接受相關部門的教育批評,並且繳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