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的重要科學機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昨天傳出要裁掉大約500個職位,半導體行業谘詢公司Semiconductor
Advisors的分析師梅爾(Robert Maire)解讀, 這可能變成美國芯片法(Chips
Act)的催命符,給半導體和芯片設備公司帶來重擊。
NIST是商務部轄下的實驗室,任務之一是監督管理拜登政府為促進美國半導體業的發展而設立的投資基金。芯片法包括了390億美元的補助,鼓勵在美興建半導體廠,還給昂貴的製造設備提供稅務優惠。
Maire撰寫客戶說明:“NIST的人已確認,很快會開始裁員,很可能就在本周,而且聽起來芯片法案是主要開鍘對象。如果沒留人處理芯片法的行政事務,它將名存實亡,因為沒人能驗證企業是否達到補貼的要求,更別說開支票出來了。”
Maire一直擔心芯片法的前景,原本希望在共和黨主政的州設廠的公司能不受預算被刪的影響,現在看起來可能也難幸免於難。
芯片法目前補助最多的是英特爾和美光,生產芯片製造設備的美國公司,例如應用材料和科林研發,被認為會受惠於芯片客戶花大錢給新廠添設備。至於台積電在內的公司赴美設廠要請領的補助究竟能否全數到位,目前情況還不明朗。
在NIST傳出裁員之前,川普本周稍早才威脅要對汽車、藥品和半導體征收25%的關稅。對貿易政策的全麵檢討預計4月1日結束,關稅可能4月2日就公布。
Maire不認為美國政府想清楚所有後果,他指出“80%以上的芯片都是外國製”,而“AI芯片百分之百從台灣進口”,包括愈來愈多的英特爾芯片和百分百的超微(AMD)芯片,還有絕大多數的內存芯片,都靠進口。
外界已預料蘋果公司不會獲得關豁免,美國銀行(BofA)分析師Wamsi Mohan預期蘋果產品可能全麵漲價以抵銷關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