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法國小夥馬庫斯和他的朋友們將618張照片移交給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進行初步鑒定後,已啟程離開上海。臨行前,馬庫斯告訴上遊新聞記者,這次的上海行程令他們很感動也很激動,遺憾的是沒有找到外祖父在上海的居住地,他希望通過圖片鑒定找到更多與外祖父有關的信息。
馬庫斯和朋友在外灘參觀。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攝
馬庫斯告訴記者,他的外祖父1914年3月9日出生在法國圖盧茲,1935年秋天移居上海,曾在上海法租界工作。在上海期間,外祖父拍攝了很多日軍侵華的照片。2021年,他在整理外祖父遺物時發現了一本保存在防水袋中的相冊,打開時部分照片還帶著血跡。到2024年,馬庫斯在家裏的倉庫中找到了600多張照片和一隻行李箱,照片背後附有手寫注釋和日期。於是,他就計劃和好友世傑、鍾灝鬆一起揭開這段塵封的記憶。
馬庫斯指著其中一件被命名為“遊泳者”的照片介紹,照片拍攝的黃浦江上的浮屍,因為不能做詳細說明,所以便將照片命名為“遊泳者”,這樣的場景在馬庫斯外祖父拍攝的照片中還有很多。這段經曆,也給馬庫斯的舅舅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心理傷害,甚至還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
2月20日,馬庫斯移交了618張照片。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2月19日,馬庫斯和世傑、鍾灝鬆來到上海,並與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進行了對接。2月20日上午,馬庫斯將照片移交給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進行初步鑒定。鍾灝鬆介紹,此次移交的包括618張照片和一隻行李箱。對此,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在回複媒體時表示,已接收了照片,將按照規定開展評估工作。待評估結束後,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將在上級部門指導下,與其具體商洽相關捐贈事宜。
2月19日,馬庫斯和好友參觀了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2月20日下午,在離開上海前,馬庫斯和好友還來到了外灘參觀。提到在上海的兩天行程,馬庫斯告訴上遊新聞記者:“我們是帶著任務來的,這次能夠來到上海,我們三個人都非常激動。我們第一站到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進行了參觀。我們盡力去尋找外祖父照片拍攝的地方,其中去了外祖父拍攝的外白渡橋,當時一些人曾在這裏尋求幫助和保護,還去了威海路等地。但遺憾的是,我們這次沒有更多時間去更多地方,也沒有找到當時外祖父在上海的居住地。我們希望還能回到上海,真正感受上海,因為這座城市有太多可以發掘的地方。”
馬庫斯說,他更希望通過這次照片鑒定,能找到外祖父在上海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