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日離我們太遠了,為什麽?
往事與隨想
2025-02-19 22:33:41
這是我在《以真實的人抵抗虛妄的仇恨》說過的一段話。看讀者留言,不少人不喜歡,大致有兩種原因:一是不喜歡這個結論,覺得我不尊重曆史,;二是不喜歡我這種計算方式,覺得我輕浮。總之,讓人不適。
所以,我準備展開說說:為什麽說仇日離我們太遠了?我具體是怎麽計算的?以及,為什麽堅持這種計算方法?
先說遠近親疏。
日本侵華離我太遠了,別說我了,我爸媽都沒出生,而且,我們四川日本人也沒打過來。你要說在我的成長經曆和日常生活中有啥特別體驗,那真沒有。
所以,如果要說恨,日本侵華在我心目中連前100名都排不上。這話估計又有人要應激了。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正如前文所說,我重視個人體驗,認為有親身體驗的情感才是最真的。所以與其說我在排序,不如說我在求真。
舉個例子,我前兩天發了一個外賣員被收繳電動車的視頻。如果我是那個外賣員,我對城管的恨意,肯定是排第一的,遠超仇日。我相信讀者諸君,多數也是如此,這是正常人性。我沒有任何煽動報複的意思,我隻是說情感。
那我們算一下,日本侵華到現在,80年了,挑出100件更令我痛恨的事情,很難嗎?話說到這裏,是不是即便仍然不讚同,也沒那麽難以理解了?
我隨便列舉幾件。
比如前麵說到的大饑荒,那就是我父母的親身經曆,我們村就餓死了不少人。後來我看過書,裏麵一些情節,說實在的,連鬼子都不如。
再比如計劃生育,我爸媽因為生我也被罰過款,我家老二也是偷偷摸摸生下來的。身邊的案例就太多了,放大到中國更是數不勝數,我至今猶記鎮坪案,令人切齒痛恨,這也才過去12年。
再比如說留守兒童,數以千萬計的家庭為了生計被迫分離。我以前做新聞的時候,我們做過一期外地孩子離京的視頻,在火車站拍的,父母和孩子告別,萬般不舍,看得我潸然淚下(那期也下架了)。
還有我鍾愛的事業,我花了至少5年的時間,終於進入新聞這個行當,然後幹了差不多二十年,行當差不多被毀了,要說不恨,我一定不是人。
這是都是大事,還有具體的個人經曆:在東莞打工,因為沒帶暫住證被帶到治安室;我的孩子,有一年因為北京的政策上不了學;兩年前被困家裏出不了門……等等。
上麵說的,發生的時間都不遠,最遠60多年,其他基本都是這一二十年甚至這一兩年的事情;要麽我的親身經曆,要麽我身邊人的經曆,要麽眾人皆知的新聞事件;所以,把這些事情排在仇日的前麵,很合理吧?也符合人性。
再說整體衡量。
我的意思說,如果非要把日本作為一個整體,不僅有恨,也有愛啊,這也得計算一下。
還是去日本為例。我去過遊就館(靖國神社的一部分),一進門就是一個零式戰機,還有一個小學生的主題畫展。遊就館將近二十個館,基本上都是為戰爭辯護,讚美為國犧牲,這是我極其厭惡的以集體主義之名蠱惑個體犧牲的那套話語體係。但讓我最不能接受的,還是進門那個荼毒孩子心靈的畫展,很難想象作為現代國家的日本還有這種東西存在,但這也是日本的一部分。
也有好的。比如我們帶孩子從劄幌下飛機,行李掉公交車上了,第二天坐同一趟公交車去找。公交車司機開著車把我們帶到了失物招領的地方,順利找回行李之後,另外一位工作人員又開著車把我們帶到了附近一個方便坐車的地方,一路都非常友善客氣(雖然我聽不懂)。這樣的小細節很多,這也是為什麽從日本回來,孩子再也不說“日本鬼子”了——不能叫那個客氣又熱情的老爺爺“鬼子”啊。
再加上我也蠻喜歡日本電影的,簡直是亞洲最佳,還有日本的跑鞋衣服,等等……這些東西都加起來,如果非要做整體評價(我不讚成,但很多人就是這樣的),你是恨日本多一些還是愛日本多一些?
至此,再問一下:要說恨,仇日在你心目中能排到多少位?
不同人的肯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有的人可能三代之內就有日本侵華的受害者,有的人八十年來整個家族順風順水沒遭過什麽罪……但我想,絕大多數人的家庭情況和生活經曆應該跟我差不多吧?仇日不至於排到一個特別靠前的位置吧?
最後說一下我為什麽堅持用這種計算方法?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這種算法本身就是一種褻瀆。我怎麽可以像生意人一樣算來算去呢?時間、空間、親疏、遠近各種參數,算盤珠子打得叮當響,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上自有凜然不可侵犯之物和神聖不可質疑之事。
對不起,我就這麽俗。在我看來,沒有什麽東西神聖到了不可質疑和討論的地步,上帝也可以質疑的好不好。我去教堂,還抱怨如果有上帝,那大饑荒的時候他在哪裏呢?雖然教堂的人都特別有愛,但也不影響我提出質疑。另有一些人對我凶巴巴的,還想我不質疑,怎麽可能呢?大膽說一句:自有人類至今,所有打著神聖之名的話語,其目的基本上都是想讓你放棄思考,並閉嘴。
排序不是不尊重曆史,更不是否定曆史。秦始皇焚書坑儒,我要不要憤慨一把,不用吧?太遠了。而且,那麽多曆史也看不過來啊,除非你隻看課本不看其他曆史書,那你好意思說我不尊重曆史?所以,人其實總是在排序的對不對?人的記憶是有限的,又不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吃越多信息越好,這樣你會瘋掉的。
這也不是輕浮,這是誠實,誠實的麵對自己並接受自己,正如之前所說,人的情感是幸福快樂乃至尊嚴之所在,不可自輕自賤。自己的痛最有感覺,身邊的人痛最有感觸,我不信有人和我不一樣。雖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但就是沒法一視同仁地感同身受啊——這樣你也會瘋掉的。
我這不是鼓勵人徹底自私自利,否定有崇高之人和崇高之事。捫心自問,要說公共精神和道德勇氣(我認為這是真正的愛國),我應該能排到國人前百分之一吧——我的意思是,我前麵還有1400萬人。我不特別高尚,但遠談不上卑劣,以我為標準就不低了,標準太高,把人整得特亢奮,完了會虛脫的。一個社會,多數人能不激越不亢奮,能一輩子守住底線,這不挺好的嗎?
那麽,為什麽有人總想把仇日的排序整那麽高呢?要我說,刷排名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