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總統宣布將對來自世界各國的進口商品征收新關稅時,他發動了對“二戰”後建立的全球自由貿易體係的正麵攻擊。
特朗普周四宣布的這一舉措最快將於4月開始實施,它代表著一種押注——美國將通過用自己的關稅(即進口關稅)取代全球關稅來獲取更大的談判籌碼。
作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幾十年來,美國從世界其他地方購買的商品遠遠超過它出口的商品。特朗普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他認為其他出口更多的國家可能會對提高關稅進行報複持謹慎態度。
然而,許多貿易專家警告,特朗普的行動可能預示著全球向更高關稅的轉變。這將對世界貿易組織構成巨大挑戰,該組織成立於1993年,旨在協調全球關稅和貿易規則。
其他國家如果決定效仿特朗普的做法,單方麵設定關稅,可能會阻礙貿易,導致價格上漲,影響到每個人。消費者從成本最低的生產商那裏購買商品的自由貿易承諾可能會受到威脅。
“我想說世貿組織完蛋了,但現在重要的是其他成員國如何回應,”專注於貿易的韓禮士基金會貿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爾姆斯說。“他們還會支持這個體係嗎?還是他們也會忽視那些關鍵的原則、規定和做法?”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關貿總協定》與世貿組織
直到今天,管理國際貿易的主要協定仍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簡稱《關貿總協定》。
1947年簽署該協議的隻有23個國家,包括英法等殖民大國。該協定的簽署國同意對所有其他成員國征收同樣的關稅——特朗普正在挑戰這一關鍵條款。各成員國為降低這些關稅進行了多年的談判。
這些持續多年的談判中最重要的是烏拉圭回合談判,它導致了1993年達成進一步降低關稅的協議。來自117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還創建了世界貿易組織,以管理《關貿總協定》的規則和談判,並對爭端提供具有約束力的仲裁。
美國對世貿組織的強烈反彈
在特朗普總統的第一個任期開始時,他和他的貿易顧問對世貿組織仲裁小組的工作方式表示了不滿。他們認為,專家組不願譴責中國等國家為了加強本國製造業而采取的出口補貼和其他違反自由貿易規則的措施。他們還抱怨仲裁小組經常做出不利於美國的裁決。
特朗普阻止了世貿組織解決爭端的最高機構的法官任命。隨著法官任期的結束,該機構無法舉行會議,也不能再作出有約束力的判決。
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的貿易官員討論了是否要改變關稅稅率,但認為這一步走得太遠。在美國與150多個國家的貿易中,要為4000多個進口類別設定新的關稅,這一前景過於艱巨。
但如今特朗普正準備這麽做,通過單方麵設定關稅來推翻《關貿總協定》最基本的規則。美國的關稅將與其他國家的關稅相匹配,然後增加額外關稅,以抵消這些國家的補貼和非關稅貿易壁壘。特朗普尤其抱怨歐洲征收增值稅以及發展中國家的高額關稅。
發展中國家的高關稅
關貿總協定於1947年成立時,隻有少數幾個國家實現了經濟工業化,其中許多國家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淪為廢墟。隨著殖民帝國分裂成許多發展中國家,世界上那些貧窮國家的領導人擔心本國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發展製造業。
發展中國家堅持保留高關稅,以限製工業品的進口。他們還堅持要求允許補貼本國農業部門,努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其中,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如今已躋身世界最大經濟體之列。但根據《關貿總協定》的規則,它們一直保持著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這使得它們可以保持比發達經濟體高得多的關稅,並對農業進行大量補貼。直到2018年和2019年,作為對特朗普貿易戰的回應,中國才開始自願降低關稅,同時保留了世界上最大的農業補貼。
特朗普暗示,征收高關稅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會被美國征收同樣高的關稅。但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聲稱,雖然它們的工業部門已經大幅增長,但它們的人口還不夠富裕。他們的人均收入仍然很低,並希望在糧食方麵基本保持自給自足。
歐洲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現在麵臨的困境是,它們迫切需要對美國保持貿易順差,以承擔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如果它們對特朗普總統的關稅進行報複,可能會引發一場全球貿易戰,從而毀掉長期以來幫助它們實現更快增長的世貿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