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不起,今天沒有錢還”
“客戶沒有及時付款”
“銀行貸款還沒有下來”
“你們為什麽不相信我,就再等幾天吧”……藍底白字的幻燈片上,有著20多年商賬催收經驗的講師將這些話語一一羅列。數十名學員坐在台下,他們中間有打拚幾十年的企業家,也有年輕的創業者。盡管年齡不同,行業不同,他們的訴求卻是一致的:學習怎麽把錢要回來。
這是樓克佳開辦“應收賬款催收及風險控製訓練營”的第三年。和大眾對催收的印象不同,他眼裏的催收不是劍拔弩張的戰爭,而更像是一種博弈與平衡的哲學:既要給債務人留麵子,又要捍衛自己的權利。課程從欠款出現的原因講起,涵蓋電話、信函、上門、訴訟等催收方式,還會教學員們如何尋找失聯的債務人。訓練營每月一次,通常為期兩天,一人的學費是4800元。
2022年剛開班時,一期訓練營有大約百名學員,到了2024年,學員數量銳減到二三十人。討不到欠款,資金鏈斷裂,有的學員自己也成了“老賴”。近五千元的學費,已經成了一些學員支付不起的價格,“飯都吃不上了,還去培訓幹嘛呢?”
樓克佳也感受到,錢越來越難要了,麵對毫無還款能力的負債者,再多的經驗也無濟於事。有的企業一夜爆雷,留下要不回的欠款和無望的討債人。收不到錢,自然也無法還錢,有人陷入“三角債”的惡性循環,甚至在衝突中失去生命。
以下是他的講述。

“催收就像醫生看病”
2013年的年底,上海小額貸款公司協會請我講一講應收賬款催收的技巧,那時我已經從事催收十多年了。從那以後,每年都有協會邀請我去講課。後來受到疫情影響,這些地方協會的活動變少了,但市場需求仍然存在。2022年,我們就想自己開發一套課程,直接麵向企業家做催收培訓。
學員們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天或兩天的課程,兩天的課程內容更全麵,不過課程設計的思路是類似的,都是依據我催收的實戰經驗整理。以兩天的課程為例,我列了二十條大綱,包括催收前的準備,催收的基本技巧,相關政策和法律等等。
課程一般周六早上九點開始,一堂課一個半小時,每個半天上兩堂課。第一堂課主要圍繞著欠款出現的原因及催收前的準備。債務人逾期前,通常有一些危險信號,比如經營不善,高管流失,或是根本發不出工資,這個時候就要警惕。
催收前的準備很重要,一方麵要評估債務人的還款能力,進行背景調查。兩年前我接觸過一個園林公司,老板被限製高消費,說著有錢的時候一定會還,實際上用親戚的名義悄悄注冊了新公司。為了避免別人認出來,他還做了好幾塊門牌,平時掛新牌子,老客戶來了才把以前的名牌放上去。
另一方麵,我在講義裏寫,“打破‘開口要賬是尷尬事’的想法,尷尬的是對方!” 債務人可能會找出各種理由拖欠,一會兒說銀行貸款沒有下來,一會兒說甲方沒有給錢,這些在催收前都要想好如何反擊:“合同裏規定完工一個月結賬,有沒有規定甲方給你,你再給我?”
後麵的五堂課講解催收的具體手段,包括電話催收、信函催收、上門催收和訴訟催收,四種手段的催收力度由弱到強,就像醫生看病一樣,要一步一步去做。電話催收的力度最弱,但成本最低。打電話也是有學問的,要在電話裏給債務人壓力,給出明確的還款日期。
遇上債務人電話不接,就要用信函催收了。剛逾期時,措辭還可以禮貌些,假定對方是因為忙忘記付款。如果一直拖下去,態度就得強硬了,要表達討債的決心,必要時會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一個做門窗生意的學員上完課後給債務人發短信,當天就收到了成效。他寫明了自己經營困難,不想和對方撕破臉,又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如果本月底你再不結清欠款,我們將用法律武器捍衛我司的權利,到時候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短信發完,對方就還了一部分錢。

圖為電影《寶貝計劃》中的催收場景
如果債務人一直在找理由,違約三次以上,還沒有任何動作,那就要加大催收力度。上門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催債的決心,還能實地考察對方的還款能力——去建築公司催收時,我會刻意觀察老板的鞋。如果鞋子和褲子上都沾了泥,說明他在工地上幹活,還能接到項目;如果鞋子幹幹淨淨,說明最近沒有什麽業務,每天都待在公司。
最後一堂課,我會教大家怎麽尋找失聯的債務人。債務人一直不出現,我們要用各種渠道獲取位置信息,從他們的公司員工、同事,到小區物業、保安,都有可能提供重要線索。
有一次我找到債務人公司,前台說老板搬走了,門牌也換了。但我不甘心,跑到物業說我要給10樓的吳總送個材料。物業能把材料收下來,我就知道這個老板肯定沒走。
我們的學員裏有企業老板,也有企業內部負責催債的銷售、法務人員,有些人聽完覺得有收獲,還會邀請我去企業做內訓。最近我給一家做防水材料的企業做內訓,他們三年前聽過我的課,近期又遇到了債務問題,公司的銷售人員都被喊來總部培訓。本來課程下午五點半就該結束,但他們每個人都想提問,一直問到了晚上九點半。
現場有個學員講,債務人給的電話打不通,我就在企查查上搜到了老板電話。用支付寶給這個號碼轉錢,後麵彈出一個帶星號的名字,說明這是老板實名的電話,果然就打通了。案件當然不可能通過打一個電話解決,但把電話打通是第一步。

為了省錢,坐了一夜的綠皮火車
去年來報課培訓的企業家特別少,2022年我們做線上課,一場起碼有一百多名學員。後來轉到線下,每場也有四五十人。2023年7月後人就少了,現在一堂課隻有二三十個人,培訓的業務量減了50%。
沒辦法,很多企業要考慮費用,不僅是學費,還有差旅費。以前有企業一次帶二三十人的團隊來,現在可能隻派兩三個人,有的就直接不來了。
我的學員裏還有賣塑料杯子的,以前從來沒有什麽欠款,這兩年做不下去了,各種欠款加起來也有十幾萬。
欠款對企業的影響不能用絕對數額來衡量。做大生意的企業,別人欠他們幾千萬可能也無所謂,但像這種賣杯子的小企業能有多少利潤?欠款達到幾十萬,他們可能就麵臨倒閉了。
4800一人的學費,我們原先是不接受還價的。現在學員問能不能便宜點,如果確實想來,經濟狀況又不好,我們也會在價格上優惠一些。我聽助教講,有學員專門從雲南到杭州來,為了省錢,坐了一夜的綠皮火車。
一些學員在建築行業,工程款數額大,如果一筆錢沒收到,整個企業就卡住了。最近有個學員跟我說,別人欠他一千多萬的工程款,我讓他趕緊去打官司。結果他說,現在連10萬塊錢的訴訟費都拿不出來,更別說律師費了。哪怕官司贏了後訴訟費會退回,但在這個節點上,他就是拿不出錢,被卡在了訴訟費上。

©視覺中國
學員中有三成以上的人,即使學完了,最後還是要不回欠款,我在上課的時候也會跟他們講清楚,要認清現實。窮得叮當響的人,你催也沒有用,就像一個人到了癌症晚期,再好的醫生也救不活。學員裏有十幾個人已經成了“老賴”,他們收不到錢,供應商來問他們要錢,他們當然也給不出。
課程快結束的時候,我會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服務。如果希望獲得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可以購買線下谘詢服務,我到企業內部具體分析他們遇到的問題,這個售價是39800元。還有一種,是直接讓我們代理催收。大約有10%的學員會轉化成客戶,催收代理還是我們的核心業務。
有一些欠款金額大,難度比較高的案件,就還是我來催收。
杭州有個債務人欠我客戶1200萬,他本來是做醫療的,生意不好做,就投資蓋了一棟寫字樓,填補主業的虧空。哪想到這兩年房價跌得厲害,大樓賣不出去,又欠了兩個多億。我客戶全額墊資給他做玻璃幕牆,隻收回一半的錢。現在工人向我客戶要錢,他發不出,再去找那個老板,人家完全躺平了,錢根本要不回來。

從總裁辦到催收公司
我接觸催收行業已經有23年了。畢業後,我在上海一家民營企業的總裁辦工作。老板主做保健品,常常給經銷商賒銷,等他們賣完貨了再回款。有的經銷商拖欠貨款,那時候也沒有專業催收的法務,老板就讓我們去做一些催收的工作。
我們手上有一份名單,記錄著哪些人貨款沒結。當時我二十多歲,要麵對的老板們可能四五十歲了,有些比我父母年齡還大,身價還很高。剛開始我覺得有點窘迫,但我給自己做心理調整:不管對方是什麽大老板,我不怵,反正你欠錢,有本事你就把錢還掉。
我現在還記得,2001年11月26號,我要回了第一筆貨款,是35000塊錢。我蠻開心的,晚上和領導一起吃飯,喝點小酒,覺得幫公司做了件好事。
有經濟活動,就會產生欠款,催收也會成為一項剛需。我意識到這是可以長期從事的職業,經手的案件越多,你就越有價值。6年後,老板去美國養老,我就自己出來單幹,專門從事應收賬款催討。
我的第一個客戶是通過網站找來的。他是安徽人,剛剛創業來上海賣牛肉,就被餐廳欠了24萬,比一年的利潤還多。餐廳老板來自馬來西亞,開著寶馬車。關店之前傳出風聲,我這個客戶不想再供應牛排,老板還很傲慢,“小張你放心,我一個大老板怎麽會欠你一個農民工的錢?”沒想到後麵欠了錢,他就失聯了。
客戶虧不起這筆錢,一定要找到這個老板。他知道老板的車牌號,還知道他住在浦東大拇指廣場附近,那是當時上海的富人區。我們鎖定了廣場附近的四個小區,在車庫裏一輛一輛地查。那還是六月,天氣很熱,我們四個人,足足花了五個小時才找到。
我們站在車邊等他,很晚他才出現,穿著紅色衣服,還抱著小孩。我讓他先把孩子送上去,我們再談。他也知道自己躲不掉了,我質問他,“你現在住得那麽好,還欠著農民工的錢,心裏過意得去嗎?”我還警告他,如果不還錢,我就把餐廳的其他債主都叫過來,讓大家都來看看,他連這種錢都欠。在這樣的壓力下,他當天就還錢了。
催收要展現攻擊性的一麵,也要懂得察言觀色,人情世故,給對方一個台階。催收時碰見債務人在談生意,我都會先等一等。過年期間我去要賬,還會給債務人帶兩瓶茅台酒,或是兩條中華煙。他們看到我帶東西,也不好讓我空手回去。
很多客戶有顧慮,覺得後麵還有生意做,想要維護關係,這很正常。但催收不一定是撕破臉吵架,你可以采用柔和的方式,和債務人哭哭窮,“老板著急得生病了,工資都發不出”。哪怕告訴對方,再不還錢公司會起訴,也可以說這是股東會的決議,自己也沒有辦法,對方可能還會感謝你告訴他這個消息。

被債務攪動的生活
大部分企業麵臨債務危機都是受了“三角債”的影響,上家沒有付給你錢,你也給不了下家,這就形成惡性循環。
我見過受“三角債”影響最極端的例子,就發生在我們的辦公樓。去年4月的一個上午,打掃衛生的阿姨跟我講,“10樓的老黃死掉了,老黃欠人家錢,人家把他捅死了。”
我心裏一下子難受得不得了,老黃60歲左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他做建築,以前蠻有錢的,這幾年他在哈爾濱做了一個項目,那邊欠他一個億的工程款,他也陸陸續續欠了別人的錢。我有時候在電梯裏遇到老黃,聽他打電話,都在忙著要債。
捅死老黃的是他的債主,老黃欠他80萬,三年都沒給。老黃要麵子,沒有跟他說自己也被欠了一個億,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拖了三年,一分錢也沒給人家。結果債主發火了,直接從江蘇坐火車到上海,二話沒說,直接把他捅死了。太可惜了,兩個家庭都被這麽毀了。
這幾年,因為負債被限製高消費,甚至上失信黑名單的老板比比皆是。以前抽中華牌香煙,現在連紅雙喜都抽不起。有人靠微薄的退休工資生活,連看病的錢都沒有。還有的退休工資被查封,自己都吃低保了,你讓他拿什麽還錢?不可能的。
人在有錢時的一張臉,和沒錢的時候絕對不一樣。我去年在馬路上遇到一個老板,他經曆很豐富,搞過英語培訓學校,開過典當行,還收購過爛尾樓。印象裏他一直是西裝革履的,很有氣質。
那次在街上偶遇,他早就沒了光鮮亮麗的樣子,滿頭白發,佝僂著背,穿得很普通,眼睛裏也沒有以前的光采了。他沒有跟我打招呼,人都不願意讓人看見自己落魄的樣子。(來源: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