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打工人,愛穿“縣城女裝三巨頭”](/data/news/202502/17/42359b0fd79fbbdf793f9e6ed36e4edc.webp)
對於漂泊在外的打工人來說,在大城市生活不僅是為了賺錢,還為了近距離地接受最前沿的時尚教育。
“北京的三裏屯已經成為中產潮人們的時尚秀場,上海的恒隆則充滿紙醉金迷的迷人氣息。年輕人每次步入網紅商圈前,就要做上好一番心理建設,給自己暗暗打氣。”
大家普遍默認,大城市商場裏的品牌不斷更替和迭代,正是大都市時尚嗅覺格外靈敏的證明。但今年年初,一群“縣城品牌”卻紛紛湧入大城市的網紅商圈,讓這群不敢逛商場年輕人們,鬆了一口氣。
這些從縣城殺到大城市的品牌,曾是縣城步行街裏的老演員。“比如初中時代人人都會買的以純、森馬和唐獅,或者是縣城中年人必備的意爾康和七匹狼。你以為這些縣城品牌已經被時代拋棄、瀕臨倒閉,殊不知人家已經改模換樣,闖入新賽道了。”
縣城品牌圍獵北上廣的態勢,並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一些定位較高的縣城品牌,其實早已悄悄開到了大城市的郊區。
“比如唐獅這樣縣城年輕人最愛的品牌,總會先開在昌平等離市中心較遠的地方,靜靜蟄伏,等待著向市區時尚靶心的進攻。”
![](/data/news/202502/17/a7c35605e50974b7a315e50dc3594687.webp)
而最近,以純竟然也入駐了北京海澱區的大悅城,大大方方地在時裝區占領一席之地。
走進海澱大悅城,你還會看到二樓唐獅門店裏的羽絨服正在買一送一,森馬正在搞三件七折的活動。急頭白臉買上一大袋,也不會超過一千。“如果別人不說,我甚至會疑惑這還是北京嗎?是不是給我幹縣城大賣場來了。”
![](/data/news/202502/17/acd68023165d331df42a9615acc2cd66.webp)
曾經,年輕人來到大城市進化的第一步,就是拋棄身上的以純、森馬和美特斯邦威,轉而投入lululemon和始祖鳥的懷抱。仿佛隻有用高端消費標榜自己,才算融入了這裏。
如今他們想通了,開始反向擁抱“縣城步行街巨頭”。“一件純棉的T恤不過百,一件冬裝的外套不會超過300塊,而且還都是自己從小穿到大的牌子。隻要心態放平,怎麽不算是屬於縣城年輕人自己的老錢品牌?”
![](/data/news/202502/17/bfa49704df51c153662eed041a9ff321.webp)
很多年輕人第一次邁入大城市裏的縣城品牌門店時,會覺得這裏跟旁邊的lululemon和北麵,仿佛不在同一個圖層。“別的牌子門店主打的就是一個陳列設計,商品被包裝得讓人高攀不起。但以純的門店卻像商場甩賣一樣把衣服在架子上塞滿,而且門店裝飾也大多做成高飽和度的綠色或紅色,有一種在夜店蹦迪的土嗨感。”
但隻有那些來自縣城的年輕人們會敏銳地發現,在服裝設計上,這些品牌其實已經沒那麽土味了。
“他們在步行街裏的畫風,是極繁式設計,一件衣服上既要有蝴蝶結蕾絲邊,還要有帽子和卡通印花圖案,如今在大城市也開始走簡約設計風了。有些品牌甚至還推出了衝鋒衣和戶外風衣的品類,進軍城裏最火的山係穿搭了。”
![](/data/news/202502/17/bf2a9d1cee7be2ca8db25ad211ddd21d.webp)
北漂兩年的00後小劉,早已把縣城當作自己的消費富礦,一到周末就往河北的縣城裏鑽。“除了住300一晚的縣城大酒店,和上100塊一節的馬術課假裝中產,最重要的就是去縣城的商場裏進貨。”
當大城市的打工人還在被幾千元一件的羽絨服背刺時,小劉則在縣城的小商場裏買到了500塊一件的雪中飛,充絨量比千元羽絨服還多。於是,當縣城品牌集體開到大城市後,小劉徹底省心了。
“其實不少新興的服裝品牌,隻是在概念上包裝了一下,就可以在大城市的商場裏或買手店買到比正常價翻上幾倍的價格。而‘以純們’在縣城裏穩紮穩打,人們對它們的價位和質量有預期,即便來了大城市,也會主打一個性價比,絕不會搖身一變忘了本。”
![](/data/news/202502/17/979e90f10eeed5955e33b989cb27497d.webp)
當縣城步行街巨頭們闖入了都市賽道,一群年輕人們還找回了小時候逛商場的情懷。“小時候去逛街,覺得以純森馬和美特斯邦威都是時尚鄙視鏈的最頂端,店裏到處都是自己沒見過的新款。如今在大城市與它們偶遇,即使店裏的款式已經入不了你的眼,你也會有一種自己沒被時尚拋棄的安全感。”
有些年輕人在大城市的商場裏見到了縣城品牌,還能圓了童年時的時尚夢。“小時候覺得這些牌子都是高級貨,逢年過節才能買上一件,如今自己也可以進去不看價格地買買買了,這種對消費的信手拿捏,會讓人覺得自己在大城市混得還不錯。”
![](/data/news/202502/17/1430b5c261b72a6aabb84a9a659a7fa9.webp)
提到許多縣城的服裝品牌,大家可能還停留在“便宜、普通”的印象,但這些品牌其實早已默默進化到了next level。
比如,一直是縣城中年貴婦標配的百麗,有人叫它國產Zara,有人調侃它是“中國香奈兒”。
“因為百麗每年推出的鞋款,總能精準抓住最熱門的潮流。比如,去年大火的瑪麗珍鞋和芭蕾舞鞋,都能在它家找到性價比最高的版本。別處賣1000多元的鞋子,在百麗隻需要3、400元就能拿下,如同在逛鞋界的蜜雪冰城。因為不會吃虧,所以年輕人沒有拒絕的理由。”
![](/data/news/202502/17/c4dd0900a7c7f042a1bfdb036995398d.webp)
許多縣城品牌,早就打入了打工人的心裏,許多人從學生時代開始,就把它們當作了日常製服。
“比如森馬、以純、唐獅這些服裝品牌,許多人都是從初中穿到了大學。但早期它們的款式,多以休閑和運動風為主,為了追求年輕化,還會經常在衣服褲子上印點卡通圖案,看起來難免有些幼稚。”
“但現在,它們的設計已經統一升級。要麽走優衣庫式的極簡職場風,要麽對標高端品牌,做出了幾分高級感,搖身一變成了大城市打工人的貼心小棉襖。”
![](/data/news/202502/17/3670be613cf4ccfc4f182b5908e0208b.webp)
有人在上海薈品倉掃貨縣城品牌/圖源:破產小富婆
隨著縣城品牌不斷入駐一線城市的大商場,打工人去逛商場時也不慌了。
滬漂三年的小林說,自己剛從老家來到上海時,“沒聽說過始祖鳥、薩洛蒙這些大牌子,第一次逛商場時總有些小心翼翼。翻開吊牌,看到動輒四五千的價格時,即便不買也有一種被價格刺客襲擊的懵圈感。”
“但現在,每次去逛以純、美邦這些熟悉的品牌店時,心裏就輕鬆了許多。即使它們的店鋪有時為了節省成本開在一些市區偏遠的地方,我也願意專程跑一趟。”
![](/data/news/202502/17/231728307135f5d407c8928b6d8eb0d8.webp)
隨著縣城品牌陸續入駐一線城市的商場,很多打工人也逃離了時尚鄙視鏈。
對他們而言,那些近幾年新出現的貴價品牌,不過是一時的風潮,而老家那些從小穿到大的品牌,才是真正的舒適圈。“隨著縣城品牌在大城市的崛起,就連一些已經壓箱底的衣服,現在也可以翻出來繼續穿。打工人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己穿的是vintage,而不是過時的舊貨。”
自從習慣了在大城市裏逛那些熟悉的縣城品牌後,有一些年輕人便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時刻關注最新的潮流趨勢了。
“慢慢地,大家的穿搭焦慮也就消失了。最終會回歸初心,覺得隻要衣服舒適、合身,就足夠了。不再為了追逐潮流而讓榨幹錢包,把兩三百元的服飾老老實實穿個兩三年,才是更適合打工人體質的穿搭哲學。”
![](/data/news/202502/17/6468d7d3aa245b73cd2de567162ec082.webp)
打工人以前總擔心自己穿的衣服別人沒聽過,生怕顯得不夠時髦。自從發現縣城品牌的店鋪遍布各大商場後,再去買它們時,心裏就有了底。
“即使別人沒聽說過,也跟對方科普這是已經進駐大商場的‘小眾潮牌’,有一回甚至還給別人種了草。畢竟大牌子滿街都是太容易撞衫,穿縣城品牌反倒另辟蹊徑,凸顯出時尚高手真正的搭配功底。”
ENDING:
重新擁抱縣城品牌的年輕人,自從開始“反向消費”,心裏反倒更加自信了,“因為不再需要穿昂貴的品牌,來證明自己。”
“以前在朋友圈裏發照片,爸媽看到你穿的衣服,看到那些他們不認識的logo,上網一查發現很貴的話,還會說你亂花錢。現在,穿上縣城品牌的衣服,爸媽反而覺得你是乖寶寶,既不張揚,又能感受到你的成熟和穩重。沒想到,原來穿縣城的衣服,才能輕而易舉地統一北上廣和老家的時尚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