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農村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日益嚴重,且低齡化

農村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日益嚴重,且低齡化

文章來源: 新鄉土 於 2025-02-15 18:52:1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深度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電子產品在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衍生出一係列不容忽視的弊端。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農村地區,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正呈現出日益嚴重且低齡化的趨勢。

寒假放假後筆者回到家鄉,位於湖南西部地區一個較為落後的鄉村。春節期間,已經很少能夠看到村子裏有小孩在外嘻嘻哈哈玩耍的場景,兒時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等傳統的小遊戲也逐漸成為了回憶,現在已經轉變成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手中拿著一台手機,熟練操作手機,不停的地滑動著手機屏幕刷著抖音,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春節期間到另一個爺爺家拜年,三歲的小孫女正安靜地坐在沙發上,雙手熟練地操作著手機觀看動畫片。突然,手機電量不足自動關機,孫女瞬間哭鬧起來,兩條小腿還不停地蹬踹,怎麽哄都不停,一直嚷嚷著讓爺爺給她玩手機。直到爺爺再次打開手機,孩子才安靜下來,重新投入手機的 “懷抱”。而爺爺八歲的大孫子,正沉浸在某熱門的遊戲中與隊友連麥激烈對戰,操作極為熟練。隨著遊戲局勢越緊張,小男孩的情緒也逐漸失控。“你會不會玩啊,這麽菜,趕緊滾!” 他對著手機麥克風大聲怒吼,一連串髒話脫口而出,臉上滿是憤怒與不耐煩。雖然現在遊戲普遍實行未成年遊戲時間限製,但這並不能有效的控製孩子的遊戲時間,僅借助家長的身份認證便可突破限製,遊戲一打就是好幾小時。看到這些爺爺也就是象征性的教育了幾句之後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在村裏的麻將館中,煙霧繚繞,麻將碰撞聲說話吵鬧聲不絕於耳。在旁邊一個看上去隻有兩三歲的小朋友正坐在小板凳上,小手靈活地劃動著手機屏幕刷抖音。手機裏時不時傳出搞笑的段子和主播誇張的聲音,引得小孩咯咯直笑。一旁打麻將的媽媽偶爾抽空看一眼孩子,隻要孩子不哭鬧,便繼續專注於牌局。周圍打麻將的人對此也早已習以為常,仿佛這已是麻將館裏的常見景象。雖說剛將手機交給孩子時約定好隻能玩一小時,但是一旦媽媽想結束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孩子就會哭鬧抗議,甚至會伸手去抓麻將桌,摔麻將牌,哭喊吵鬧試圖引起媽媽注意,使得媽媽最後妥協把手機又交到孩子手上。

現在家長利用電子產品“照顧”孩子的現象早已不是尋常,有的家長使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讓孩子停止幼兒哭鬧,有的家長作為獎勵讓孩子使用電腦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電子產品在家庭中已然成為“電子保姆”。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之前依賴電子產品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身上,現在發現越來越多的剛學會走路、剛學會說話的幼兒也開始加入到了這一隊伍當中,逐漸成為了手機的“忠實用戶”。那麽為什麽現在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正呈現出日益嚴重且低齡化的趨勢呢?

一、技術發展,電子產品使用門檻低

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普及和更新,幾乎所有家庭都擁有好幾台電子產品,這也說明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家庭中都能接觸到電子產品。而且,移動互聯網在農村的全麵覆蓋,讓孩子能夠隨時隨地獲取電子娛樂內容,進一步降低了門檻。數字化快速發展讓孩子們過早的開始接觸網絡世界,同時電子產品更新迭代快,功能愈發強大且操作簡單,比如短視頻平台“無限下拉”“循環播放”的設計,即使是低齡兒童也能夠輕鬆上手,隻要輕輕一劃就能瀏覽數以千計的視頻。各大平台所采用的算法推薦機製,更是加劇了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以短視頻平台為例,算法會依據使用者的瀏覽曆史、停留時間、點讚評論等數據,精準推送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對於農村孩子而言,由於缺乏外界多元化信息的輸入和引導,一旦接觸到這類被算法精心篩選的內容,就極易陷入其中。孩子偶然觀看了一個有趣的動畫短視頻,算法便會持續推送同類型的視頻,不斷強化孩子的興趣點,讓他們沉浸在這個特定的內容圈子裏難以自拔。電子產品中光鮮亮麗和精彩紛呈可以在一瞬間讓孩子安靜下來,使家長能在對孩子的陪伴中暫時解脫出來。甚至有時家長隻需要許諾讓孩子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就能使幼兒安靜下來。在哄孩子這方麵,電子產品似乎真的有魔力般的能力,可以不停的為幼兒服務,這也讓家長在幼兒和電子產品麵前變得無能為力。

二、精力有限,電子產品取代家庭陪伴

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將孩子留給老人養育,父母的缺席導致親子陪伴缺失,孩子隻能從電子產品中尋求心理慰藉。祖輩在照顧孫輩時,由於精力有限,教育觀念也相對滯後,常常借助手機來安撫孩子。部分孩子即使父母在身旁,但因父母工作幹活較累也沒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轉而用電子產品作為替代,於是手機成為“低成本替代監護人”。而正值成長中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會觀察並模仿周圍人的行為,如果身邊的人頻繁使用手機,孩子也會跟著效仿,逐漸養成依賴手機的習慣。由於大部分農村家長對於電子產品的影響僅限於知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比如視力方麵的問題,而對其語言發展、社會性發展等其他方麵的關注甚少。未能嚴肅對待自己孩子沉迷於手機的問題,從而未能形成正確的榜樣引導陪伴孩子,使得孩子在電子產品成癮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三、資源匱乏,電子產品成為精神寄托

農村教育資源與城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一方麵孩子們假期時間缺少優質課外讀物,也不會像城市孩子有不同的興趣班特長班參加,而電子產品有著豐富多樣的娛樂內容,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麵由於教育資源匱乏和觀念落後,家長缺乏對問題的重視,孩子缺乏對信息的辨別能力,麵對電子產品中紛繁複雜的信息,往往缺乏抵抗力,很容易被吸引,進而沉迷其中。再加上農村的基礎設施有限,社交環境相對單一,孩子缺乏多樣的社交活動,電子設備成為他們為數不多的社交替代方式,如通過遊戲、社交軟件與他人互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等需求,當農村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這些需求,他們就很可能會轉向電子產品,在虛擬世界中尋求滿足感,於是手機成為了精神寄托。

電子產品作為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重要“參與者”,其普及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孩子過早且嚴重依賴電子產品,對其成長的危害極大。身體方麵,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引發近視、肥胖等問題;心理方麵,孩子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弱、情緒不穩定等問題,這些不僅影響孩子的當下,更關乎他們的未來發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華女酒駕驚魂!FBI突然上門 3年前黑曆史全被翻出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40人因踩踏身亡!“我們動彈不了,無法呼吸”
懸案34年告破:得州優格店4少女慘死案 鎖定凶手!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美國考慮援烏長程「戰斧」飛彈,川普握最終決定權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農村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日益嚴重,且低齡化

新鄉土 2025-02-15 18:52:19

在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深度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電子產品在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衍生出一係列不容忽視的弊端。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農村地區,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正呈現出日益嚴重且低齡化的趨勢。

寒假放假後筆者回到家鄉,位於湖南西部地區一個較為落後的鄉村。春節期間,已經很少能夠看到村子裏有小孩在外嘻嘻哈哈玩耍的場景,兒時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等傳統的小遊戲也逐漸成為了回憶,現在已經轉變成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手中拿著一台手機,熟練操作手機,不停的地滑動著手機屏幕刷著抖音,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春節期間到另一個爺爺家拜年,三歲的小孫女正安靜地坐在沙發上,雙手熟練地操作著手機觀看動畫片。突然,手機電量不足自動關機,孫女瞬間哭鬧起來,兩條小腿還不停地蹬踹,怎麽哄都不停,一直嚷嚷著讓爺爺給她玩手機。直到爺爺再次打開手機,孩子才安靜下來,重新投入手機的 “懷抱”。而爺爺八歲的大孫子,正沉浸在某熱門的遊戲中與隊友連麥激烈對戰,操作極為熟練。隨著遊戲局勢越緊張,小男孩的情緒也逐漸失控。“你會不會玩啊,這麽菜,趕緊滾!” 他對著手機麥克風大聲怒吼,一連串髒話脫口而出,臉上滿是憤怒與不耐煩。雖然現在遊戲普遍實行未成年遊戲時間限製,但這並不能有效的控製孩子的遊戲時間,僅借助家長的身份認證便可突破限製,遊戲一打就是好幾小時。看到這些爺爺也就是象征性的教育了幾句之後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在村裏的麻將館中,煙霧繚繞,麻將碰撞聲說話吵鬧聲不絕於耳。在旁邊一個看上去隻有兩三歲的小朋友正坐在小板凳上,小手靈活地劃動著手機屏幕刷抖音。手機裏時不時傳出搞笑的段子和主播誇張的聲音,引得小孩咯咯直笑。一旁打麻將的媽媽偶爾抽空看一眼孩子,隻要孩子不哭鬧,便繼續專注於牌局。周圍打麻將的人對此也早已習以為常,仿佛這已是麻將館裏的常見景象。雖說剛將手機交給孩子時約定好隻能玩一小時,但是一旦媽媽想結束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孩子就會哭鬧抗議,甚至會伸手去抓麻將桌,摔麻將牌,哭喊吵鬧試圖引起媽媽注意,使得媽媽最後妥協把手機又交到孩子手上。

現在家長利用電子產品“照顧”孩子的現象早已不是尋常,有的家長使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讓孩子停止幼兒哭鬧,有的家長作為獎勵讓孩子使用電腦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電子產品在家庭中已然成為“電子保姆”。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之前依賴電子產品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身上,現在發現越來越多的剛學會走路、剛學會說話的幼兒也開始加入到了這一隊伍當中,逐漸成為了手機的“忠實用戶”。那麽為什麽現在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正呈現出日益嚴重且低齡化的趨勢呢?

一、技術發展,電子產品使用門檻低

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普及和更新,幾乎所有家庭都擁有好幾台電子產品,這也說明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家庭中都能接觸到電子產品。而且,移動互聯網在農村的全麵覆蓋,讓孩子能夠隨時隨地獲取電子娛樂內容,進一步降低了門檻。數字化快速發展讓孩子們過早的開始接觸網絡世界,同時電子產品更新迭代快,功能愈發強大且操作簡單,比如短視頻平台“無限下拉”“循環播放”的設計,即使是低齡兒童也能夠輕鬆上手,隻要輕輕一劃就能瀏覽數以千計的視頻。各大平台所采用的算法推薦機製,更是加劇了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以短視頻平台為例,算法會依據使用者的瀏覽曆史、停留時間、點讚評論等數據,精準推送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對於農村孩子而言,由於缺乏外界多元化信息的輸入和引導,一旦接觸到這類被算法精心篩選的內容,就極易陷入其中。孩子偶然觀看了一個有趣的動畫短視頻,算法便會持續推送同類型的視頻,不斷強化孩子的興趣點,讓他們沉浸在這個特定的內容圈子裏難以自拔。電子產品中光鮮亮麗和精彩紛呈可以在一瞬間讓孩子安靜下來,使家長能在對孩子的陪伴中暫時解脫出來。甚至有時家長隻需要許諾讓孩子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就能使幼兒安靜下來。在哄孩子這方麵,電子產品似乎真的有魔力般的能力,可以不停的為幼兒服務,這也讓家長在幼兒和電子產品麵前變得無能為力。

二、精力有限,電子產品取代家庭陪伴

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將孩子留給老人養育,父母的缺席導致親子陪伴缺失,孩子隻能從電子產品中尋求心理慰藉。祖輩在照顧孫輩時,由於精力有限,教育觀念也相對滯後,常常借助手機來安撫孩子。部分孩子即使父母在身旁,但因父母工作幹活較累也沒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轉而用電子產品作為替代,於是手機成為“低成本替代監護人”。而正值成長中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會觀察並模仿周圍人的行為,如果身邊的人頻繁使用手機,孩子也會跟著效仿,逐漸養成依賴手機的習慣。由於大部分農村家長對於電子產品的影響僅限於知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比如視力方麵的問題,而對其語言發展、社會性發展等其他方麵的關注甚少。未能嚴肅對待自己孩子沉迷於手機的問題,從而未能形成正確的榜樣引導陪伴孩子,使得孩子在電子產品成癮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三、資源匱乏,電子產品成為精神寄托

農村教育資源與城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一方麵孩子們假期時間缺少優質課外讀物,也不會像城市孩子有不同的興趣班特長班參加,而電子產品有著豐富多樣的娛樂內容,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麵由於教育資源匱乏和觀念落後,家長缺乏對問題的重視,孩子缺乏對信息的辨別能力,麵對電子產品中紛繁複雜的信息,往往缺乏抵抗力,很容易被吸引,進而沉迷其中。再加上農村的基礎設施有限,社交環境相對單一,孩子缺乏多樣的社交活動,電子設備成為他們為數不多的社交替代方式,如通過遊戲、社交軟件與他人互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等需求,當農村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這些需求,他們就很可能會轉向電子產品,在虛擬世界中尋求滿足感,於是手機成為了精神寄托。

電子產品作為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重要“參與者”,其普及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孩子過早且嚴重依賴電子產品,對其成長的危害極大。身體方麵,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引發近視、肥胖等問題;心理方麵,孩子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弱、情緒不穩定等問題,這些不僅影響孩子的當下,更關乎他們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