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童遭群狗撕咬,醫生詳解救治過程
醫學界
2025-02-15 05:41:13
醫生表示,自己接診過很多被狗咬傷的病人,但從沒見過如此嚴重的病例。雖然患兒已經轉危為安,但等待她的,還有漫長的心理難關和整形手術。
被群狗撕咬的3歲女孩小夢(化名),經雲南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全力救治,目前生命體征平穩,已轉至上級醫院繼續治療。
春節前,小夢遭群狗撕咬的消息引發全網關注。據“澎湃新聞”報道,當時小夢在屋外玩耍,大約7隻狗出現在她周圍,隨後發起攻擊,對她撕咬、拖拽,“渾身傷痕累累,連腳底板與耳朵也未能幸免”。
事發後,小夢先被送往當地縣醫院進行止血包紮等緊急處理,1月6日上午12時許被轉運至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
日前,“醫學界”聯係到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兩位全程參與救治的醫生還原了這個“教科書般”的重度狗咬傷救治案例。
該院神經外科醫生王俊最先接診了小夢,他對當時的場景依然感到觸目驚心,“我接診過很多被狗咬傷的病人,但從沒見過這麽嚴重的。”
據王俊醫生回憶,“孩子的頭麵部、胸部、腹部、四肢都有被狗撕咬的傷口,我們粗略清點了一下,全身大概有100多個傷口,有些傷口深達肌肉層。”
鑒於患兒傷勢嚴重,全身多處損傷,該院接診後立刻召集神經外科、眼科、創傷外科、普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感染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展開救治。
由於傷口感染和疼痛刺激,小夢入院時心率超過130次/分鍾,呼吸頻率也高達25-30次/分鍾。此外,被咬傷後失血,傷口未清創前滲液,導致小夢體液大量丟失,處於嗜睡狀態。
小夢的早前病曆信息
基於病情,維持生命體征平穩成為擺在醫護人員麵前的第一道難關。王俊醫生立即對小夢予以吸氧,保持氣道通暢穩定。
然而,遭群狗撕咬意味著傷口內可能嵌頓狗的牙齒、碎石子等異物,如不及時清理將增加感染風險,影響後續傷口愈合。
更重要的是,小夢體內是否有重要髒器損傷、出血,也是一個未知數。
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劉樂萬立刻對小夢進行全身檢查,並在術前進行細菌培養,為後續的清創手術、精準抗感染創造條件。
幸運的是,經全身檢查,小夢傷口內沒有發現異物,也未出現明顯的器官損傷。送入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的1小時內,多學科專家團隊快速完成術前評估,開始為小夢進行全身清創手術。
劉樂萬主任向“醫學界”介紹,神經外科、口腔科專家對小夢的頭麵部多處傷口進行清創縫合;眼科專家進行雙眼眼瞼結膜裂傷清創縫合、雙眼眶隔修補等操作;婦科專家進行會陰部損傷處理;耳鼻喉科、創傷外科、普外科等科室專家也參與了手術。
手術進行了6個多小時,縫合了300多針。術後,小夢立刻被送入神經外科ICU。
術後,為小夢注射破傷風疫苗與狂犬病疫苗,並進行呼吸機輔助呼吸、止血、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症支持治療。
為減少小夢的疼痛和恐懼感,術後,醫療人員為她合理使用了鎮靜鎮痛藥物。
“醫學界”了解到,住院治療期間,相關科室專家每天為她進行傷口評估,定期清除傷口分泌物、換藥。在神經外科ICU治療期間,小夢沒有發生嚴重感染,總體情況穩定。
進入神經外科ICU5天後,經專家團隊評估,小夢符合轉出ICU條件,進入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在普通病房治療、觀察5天後,1月16日,專家團隊再次對小夢進行了全麵評估。
這時的小夢神誌清醒,可簡單對答,頭麵部等多處傷口均已幹燥,四肢可遵囑活動,心率和呼吸平穩,體溫基本正常。經家屬要求,小夢轉至昆明市兒童醫院進行整形修複等治療。
回顧小夢的治療經過,王俊表示,當地醫院及時、得當的包紮使小夢免於大量失血,幫助其維持生命體征平穩。
同時,送入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後,多學科團隊快速響應,迅速完善各項術前檢查並進行清創手術,有效降低了感染擴散風險。
與普通狗咬傷不同,遭群狗撕咬意味著可能感染多種病原體,後續抗感染難度大,救治十分棘手。劉樂萬指出,生命體征的密切監護、感染科的精準用藥指導等,對小夢的恢複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還指出,對於年幼的兒童,遭遇重大創傷後應及時提供心理援助,減輕其恐懼感。為此,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組織了心理專家,對小夢及其家屬提供心理疏導。
至於涉事狗的調查情況,據“澎湃新聞”1月8日報道,當地權威人士稱,已找到兩隻涉事狗的主人,目前正按照程序開展工作。
“如果傷情達到了重傷或以上的條件,狗主人就應當承擔刑事責任、追究其過失致人重傷罪等。根據飼養場地、約束條件不同,還可能觸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更嚴重的罪名。”四川鼎尺律師事務所律師胡磊對“澎湃新聞”說。
另據《揚子晚報》1月26日報道,父親表示,等女兒大一點,考慮帶她去做麵部整形手術。
“她的情緒不太穩定,臉部傷得比較嚴重,經常疼得直哭,眼淚流到傷口上,導致反複發炎、化膿……後麵傷口不發炎的話就可以做植皮手術,估計還得做五六次手術。”父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