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長八甲火箭首飛成功:中國挑戰馬斯克“星鏈”關鍵一搏

長八甲火箭首飛成功:中國挑戰馬斯克“星鏈”關鍵一搏

文章來源: 觀察者 於 2025-02-13 08:12:1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北京時間2月11日17時30分,在元宵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甲(簡稱“長八甲”)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長八甲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的第559次飛行,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實現係列化。同時,此次任務引發了外媒高度關注。

路透社12日稱,中國此舉旨在通過一次發射將更多衛星送入太空,將推動中國對抗馬斯克旗下衛星互聯網公司“星鏈”在地球低軌道的過度存在的戰略。

報道提及,中國今年計劃進行數十次發射,增加在地球低軌道發射衛星的數量。這意味著,中國在地球低軌道的衛星數量將趕上“星鏈”。目前,“星鏈”在軌運行的衛星數量已近7000顆。

“新型火箭首次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在追趕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方麵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彭博社12日刊文指出。文章援引《中國日報》英文版的報道稱,在不久的將來,長八甲新型運載火箭“將用於為中國龐大的空間互聯網網絡部署大量衛星”。

2月11日,我國長八甲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我們的太空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長八甲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兩級半狀態液體運載火箭,全箭總長約50.5米,起飛重量約371噸,起飛推力約480噸。

長八甲火箭沿用了長八火箭的芯一級和助推器,芯二級為新研製的3.35米直徑通用氫氧末級,裝配5.2米直徑整流罩。從外形上看火箭“腦袋更大”,可為衛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間,適應更多種類和更大體積的衛星,任務適應性更強。

長八甲火箭700公裏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到7噸級,可以覆蓋未來主流軌道任務載荷的發射需求。它與長八火箭基本型共同組成長八係列火箭,形成了太陽同步軌道5噸、7噸級的運載能力梯隊,有力提升了我國中低軌道衛星組網發射能力。

此次首飛中,長八甲火箭還首次應用了雙餘度電靜壓伺服機構。該技術結合電驅動與液壓係統優勢,體積小、重量輕、響應快,可適應火箭飛行中的高振動與極端溫度環境,顯著提升飛行控製精度與可靠性。

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大型衛星項目如何挑戰馬斯克的星鏈?”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去年12月發文稱,星鏈在軌運行衛星數量達到7000顆,為100多個國家的約500萬客戶提供服務,中國也在推進打造類似係統的宏偉目標。此外,星鏈還計劃在2027年前將4.2萬顆衛星送入低軌。

麵對美國“星鏈”係統的市場先發優勢,建設大型低軌星座,已成為我國奔向星辰大海的必選項。

去年8月,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甲遙二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千帆星座”首批組網衛星——千帆極軌01組18顆衛星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在全球衛星互聯網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12月,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將“千帆星座”第三批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據新華社介紹,“千帆星座”也叫“G60星座”,由成立於2018年的上海垣信牽頭建設。千帆星座預計2025年底完成648顆發射,提供區域網絡覆蓋;2027年底完成共1296顆的一期建設,提供全球網絡覆蓋;到2030年底,完成超1.5萬顆低軌衛星的互聯網組網。

在業內學者看來,除了作為地緣政治的影響工具外,中國意識到互聯網衛星星座正日益成為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而中國打造的衛星星座,對世界上無法獲得“星鏈”服務的國家來說極具吸引力。

中國組建衛星星座的雄心也引發了日本和印度媒體的關注。

去年10月,《日經亞洲》刊文稱,麵對美國方麵的領先優勢,一直穩步實現太空目標的中國,正在衛星互聯網業務領域大力追趕,不僅將衛星星座建設列為優先事項,把公共和私人部門資源相結合助推衛星生產,還在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衛星互聯網服務出口領域取得了相應成果。

新德裏電視台(NDTV)、《商業標準報》等印媒注意到,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千帆星座”先後與巴西和馬來西亞達成合作,未來將向兩國提供衛星網絡服務。印媒稱,“千帆星座”看起來已準備好與“星鏈”展開競爭。有印度專家稱,中國的太空影響力正快速增長,預計將給“星鏈”帶來挑戰。

在組建衛星星座的同時,中國在太空技術方麵也屢屢取得進展。

今年年初,我國在激光數傳領域實現一重大突破——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遙感影像傳輸試驗成功;中國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了針對巨型星座的“太空行動”,並開發了一種新的二進製鯨魚優化算法(BWOA),可幫助中國衛星對“星鏈”等巨型星座衛星進行全麵偵察。

“‘星鏈’並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樣堅不可摧。”對此,香港《南華早報》形容道。

查看評論(25)

24小時熱點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曼穀大樓"工程師簽名"竟是假的,30人宣稱身分遭冒用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發文 大批醫院要開設這個科室

24小時討論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中國同意與美國談判,但仍可能堅持強硬立場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後巴方報複是否無可避免?
比爾·蓋茨:未來20年,我將捐出幾乎全部財富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長八甲火箭首飛成功:中國挑戰馬斯克“星鏈”關鍵一搏

觀察者 2025-02-13 08:12:18



北京時間2月11日17時30分,在元宵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甲(簡稱“長八甲”)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長八甲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的第559次飛行,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實現係列化。同時,此次任務引發了外媒高度關注。

路透社12日稱,中國此舉旨在通過一次發射將更多衛星送入太空,將推動中國對抗馬斯克旗下衛星互聯網公司“星鏈”在地球低軌道的過度存在的戰略。

報道提及,中國今年計劃進行數十次發射,增加在地球低軌道發射衛星的數量。這意味著,中國在地球低軌道的衛星數量將趕上“星鏈”。目前,“星鏈”在軌運行的衛星數量已近7000顆。

“新型火箭首次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在追趕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方麵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彭博社12日刊文指出。文章援引《中國日報》英文版的報道稱,在不久的將來,長八甲新型運載火箭“將用於為中國龐大的空間互聯網網絡部署大量衛星”。

2月11日,我國長八甲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我們的太空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長八甲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兩級半狀態液體運載火箭,全箭總長約50.5米,起飛重量約371噸,起飛推力約480噸。

長八甲火箭沿用了長八火箭的芯一級和助推器,芯二級為新研製的3.35米直徑通用氫氧末級,裝配5.2米直徑整流罩。從外形上看火箭“腦袋更大”,可為衛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間,適應更多種類和更大體積的衛星,任務適應性更強。

長八甲火箭700公裏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到7噸級,可以覆蓋未來主流軌道任務載荷的發射需求。它與長八火箭基本型共同組成長八係列火箭,形成了太陽同步軌道5噸、7噸級的運載能力梯隊,有力提升了我國中低軌道衛星組網發射能力。

此次首飛中,長八甲火箭還首次應用了雙餘度電靜壓伺服機構。該技術結合電驅動與液壓係統優勢,體積小、重量輕、響應快,可適應火箭飛行中的高振動與極端溫度環境,顯著提升飛行控製精度與可靠性。

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大型衛星項目如何挑戰馬斯克的星鏈?”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去年12月發文稱,星鏈在軌運行衛星數量達到7000顆,為100多個國家的約500萬客戶提供服務,中國也在推進打造類似係統的宏偉目標。此外,星鏈還計劃在2027年前將4.2萬顆衛星送入低軌。

麵對美國“星鏈”係統的市場先發優勢,建設大型低軌星座,已成為我國奔向星辰大海的必選項。

去年8月,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甲遙二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千帆星座”首批組網衛星——千帆極軌01組18顆衛星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在全球衛星互聯網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12月,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將“千帆星座”第三批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據新華社介紹,“千帆星座”也叫“G60星座”,由成立於2018年的上海垣信牽頭建設。千帆星座預計2025年底完成648顆發射,提供區域網絡覆蓋;2027年底完成共1296顆的一期建設,提供全球網絡覆蓋;到2030年底,完成超1.5萬顆低軌衛星的互聯網組網。

在業內學者看來,除了作為地緣政治的影響工具外,中國意識到互聯網衛星星座正日益成為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而中國打造的衛星星座,對世界上無法獲得“星鏈”服務的國家來說極具吸引力。

中國組建衛星星座的雄心也引發了日本和印度媒體的關注。

去年10月,《日經亞洲》刊文稱,麵對美國方麵的領先優勢,一直穩步實現太空目標的中國,正在衛星互聯網業務領域大力追趕,不僅將衛星星座建設列為優先事項,把公共和私人部門資源相結合助推衛星生產,還在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衛星互聯網服務出口領域取得了相應成果。

新德裏電視台(NDTV)、《商業標準報》等印媒注意到,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千帆星座”先後與巴西和馬來西亞達成合作,未來將向兩國提供衛星網絡服務。印媒稱,“千帆星座”看起來已準備好與“星鏈”展開競爭。有印度專家稱,中國的太空影響力正快速增長,預計將給“星鏈”帶來挑戰。

在組建衛星星座的同時,中國在太空技術方麵也屢屢取得進展。

今年年初,我國在激光數傳領域實現一重大突破——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遙感影像傳輸試驗成功;中國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了針對巨型星座的“太空行動”,並開發了一種新的二進製鯨魚優化算法(BWOA),可幫助中國衛星對“星鏈”等巨型星座衛星進行全麵偵察。

“‘星鏈’並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樣堅不可摧。”對此,香港《南華早報》形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