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討好型理想主義者,決定為大專生找條出路
顯微故事
2025-02-12 23:37:55
40 多歲的唐誌是重慶土著,在這座熱情得近乎躁動的城市,活成像異類。
他物欲很低,不愛出門,最主要的社交是見老婆和女兒。
但在互聯網上,他是無數大專生的救命稻草 " 老唐 "。
2025 年,老唐發現自己作為一直隱身在大專生們背後的社恐男,似乎正在火起來。
剛剛過去的 2024 年,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招聘需求不斷減少,1179 萬普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讓人揪心,其中,超過 550
萬專科生更加艱難。
以老唐所在的川渝為例,四川以 92 萬大專生的規模排名全國第四,重慶還有 19
萬。專升本成為他們為數不多的改命機會之一。
擁有一個本科學曆,不僅起薪可能比專科生平均高出近
30%,也意味著能摸到考公考編或者參加某些職業資格考試的門檻,無疑給人生增加了幾手籌碼。
壞消息是,從 2024 年開始,專升本政策出現了一些變化,985 和 211
雙一流學校不再招收專升本學生;考試科目和難度有調整;招生也呈現出向職業教育和應用型本科傾斜的趨勢。
基於以上原因,2024 年單是重慶地區的專升本報名人數就減少了近 8000
名,一些專升本機構的學生人數腰斬,但來聽老唐課程的學生卻越來越多,這在業界算是一個小奇跡。
如果更深入地了解老唐本人,也許這個結果就沒那麽讓人意外了。
老唐此前的人生,沒出現過所謂高光和逆襲時刻。他出生在重慶市區普通家庭,按部就班上大學考研究生。
他求知欲旺盛,尤其在讀研時期,上網衝浪,接觸哲學,早早對自身和生命有清醒深刻的認知。
老唐覺得自己天生就是討好型人格,想要別人對自己好,前提是先對別人好,就像佛經裏說的 " 供養
"。他享受作為一個服務者的角色。
2012 年,老唐的女兒出生了。為了賺奶粉錢,他偶爾去西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代課。
因為專業細致體貼的授課風格,老唐大受學生歡迎。一個學生向他建議,你講得這麽好,要不要去專升本機構兼職?
圖 | 正在陪女兒的老唐
開始兼職後 ,老唐發現相比在高校任職,完全放下教師身份,像個服務員一樣為學生工作,更為開心。
2016 年老唐已經成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大數據係的係主任,但他在專升本課程中找到了 " 舒適圈 "。
此前計算機教學和實踐的種種職業經曆和體悟,也都為老唐教授好專升本計算機課程打下了基礎,對老唐來說,現在的教學簡直信手拈來。而他也真的很愛服務好這些專升本的學生們。
老唐習慣把學生們稱作 " 學生娃
",這是重慶方言,在老唐這裏,這群娃賦予了他必須為之計深遠的使命感。
專升本作為選拔型考試,唯一的檢驗標準便是通關,嚴重偏科或者不夠自律的早早就會被淘汰,未來在哪裏,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迷茫的的大專生有時候更需要情緒按摩,也就是情緒價值。
很多專升本教育機構會刻意用營銷話術滿足學生情緒價值,比如說宣揚速成應試,無腦通關。考生迷迷糊糊交了錢,以為自己在學習,實則蹉跎時間而不自知。
老唐說,對很多學生娃來說,專升本是他們一生隻有一次的機會,不容揮霍。
他不想去做那個一開始就讓人覺得很爽的老師,他想成為真正給學生鋪路的服務者。他認為,專升本教育需要從教育廣告化向教育成果化轉型。
老唐的學生很多都是縣城甚至鄉村的大專生,學文科的居多,其中女生比例高達 70%。
文科生的學習習慣偏重於背誦,她們一開始希望老唐直接勾選出重點方便直接背誦記憶。
但老唐堅持計算機課程最重要的還是理解。為了方便學生更順暢地理解和消化課程知識,提升通關率,十多年來,老唐持續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技巧。
人們普遍認為學習是反人性的,但老唐並不認同:" 人類進化到今天,通過了大量的學習。我們天生就會對於己有利的學習感興趣。"
換言之,找準了利益點,學習會讓人充滿動力。
他結合專升本政策提煉課程,同時,研究人腦學習知識的規律和學生群體學習特點,提出了" 最小知識閉包
"的原則。
在計算機術語中,閉包是將函數內部和外部進行連接的橋梁,知識閉包則像是協助學生建立起知識地圖的工具,學生們利用知識點撬動知識體係,從而能夠更加從容地麵對這門考點寬泛的考試。
老唐從考綱中提取出計算機課程 14 個章節的 98 個知識點,利用 AI
工具按照考試頻率編排和優化結構,再為每個知識點檢索大量案例,以便於深入淺出地理解,讓整個學科的知識地圖以無痛的方式進入學生腦子。
他希望學生拿到的是一份真正可以用的知識圖譜,而不是被當成推廣宣傳物料、實則難以用於教學和學習的偽圖譜。
AI
隻能解決粗加工事項,課程知識地圖背後細致的關聯,以及知識講解中能真正令學生茅塞頓開的那些微妙的點,隻能通過人為挑選和加工。
老唐默默做著這一切,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會白費,最終都會體現在學生娃的考試結果中,他享受這個過程。
2012 年,老唐在線下講授專升本課程,最大教室一次也就能容納 300 來人。
2018 年,他將課程移植到線上,很快就被網上四處搜尋學習資源的專升本考生們發掘出來。
網上課程本身並不收費,老唐也為課程配套服務設定了低廉的價格。" 對於學生娃來說,100
塊都可能影響他的決策。我還是想讓他們感受到有人在關心他們。" 老唐說。
他每年都會在考試後製作表格,將學生們的成績匿名公布,這在業界屬於創舉。對老唐而言,成績清單是對自己課程的檢視,會促使他更努力細致地優化課程。
如果學生成績出眾,也就意味著教學是有效的,這套方法論還能繼續為後麵的考生服務。
很多考生一開始並未選擇某個老師作為備考輔助,而是在線上搜集各種學習資料,老唐可能隻是其中之一。
後來,很多並非老唐學生的考生也會在通關後將成績發給他。這小小的動作,其實是學生最大的認可——在這場或許能改變我人生的考試中,你給我的幫助最大。
老唐還以直播結合錄播的方式為學生娃授課。他認為,直播比錄播的效果要好一些。因為直播與學生有直接互動,可以非常直觀地觀察到知識點是否能讓學生理解。
圖 | 直播中的老唐
專升本的計算機教學需要麵向基礎薄弱的學員,解釋很多 " 常識性 "
的基本概念,老唐認為這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因為直播可以得到學生的及時反饋。他通過很多案例把 " 常識性 " 的概念或結論掰開了揉碎了,幫助學生娃理解考點,完成 "
最小知識閉包 "。
但老唐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還有一些羞澀。他從未吆喝學生來關注和支持自己,也不會發布雞血和成功學的內容,覺得大可不必。做了十幾年專升本授課,他仍是個
" 三無人員 " ——不做營銷推廣,不蹭流量,沒有人設。
可是,這個埋頭服務的社恐男還是一點點在互聯網上火起來了,在重慶地區,他的專升本授課廣受歡迎,一直逆勢增長。
盡管全國範圍內專升本考點存在地域差異,但其他地區的考生也慕名而來了。老唐開始把全國各地的考點都提煉出來,製成課程,上傳到 b
站、抖音等平台。
服務型人格的老唐覺得自己舞台更大了。不愛吆喝的老唐借助在互聯網上無私分享,用 12
年兌現了自己的堅持——一個人隻要真正用心在做某件事,就一定會有結果,會被看到。盡管 " 被人看到 "
一定不是初衷和目的。
就像有學生來問老唐,自己是個女生,家裏還有個弟弟,再送自己上學也比較吃力,考上專升本之後要不要去讀。
老唐的回答是,一定要去讀,有能力往前走一步的時候,一定要去走。從這個層麵來說,老唐和考生們一樣,隻不過是在用行動尋求人生中屬於自己的答案。
作為漸漸走紅的專升本講師,老唐仍然想退回自己熟悉的 " 社恐 "
狀態。他認為自己隻不過是個渴望被人需要的專升本授課老師。
未來,他依然會遵循自己的服務型人格,安安靜靜為學生娃們講好課,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