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對鋼鋁加征關稅 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再受關注](/upload/album/40/76/1a/7f6e58050176NbxSzz4z.webp)
圖為中國一處建築工地上的鋼筋。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布,將於今年三月中旬對鋼鐵和鋁製品加征25%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布,將於今年三月中旬對鋼鐵和鋁製品加征25%關稅。由於中國鋼鐵和鋁產業的產能過剩擾亂國際市場,長期引發各國不滿,外界關注,新一輪的關稅措施將對中美兩國製造業帶來何種影響。
本周一,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對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全麵加征25%關稅,該措施將於3月12日生效。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有美國高級官員強調,華盛頓此舉旨在防止中國、俄羅斯等國家通過第三國轉運低成本產品,以規避關稅。
“全球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困擾著美國的鋼鐵和鋁生產商。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鋼鐵生產國,自 2000 年開始,其產能便已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美國華盛頓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專研國際貿易與產業政策的高級研究員亞當·赫什(Adam Hersh)在接受本台采訪時就此表示。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中心(FPRI)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張菲利(Felix Chang)也告訴本台,新一輪針對鋼、鋁的關稅將為美國在美中談判時帶來更多的籌碼:“特朗普政府此輪新關稅的主要目標,是向全球發出訊號,表明其決心將生產帶回美國。......此次新關稅並非直接針對中國,但它確實間接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施加額外壓力。本質上,新關稅表明,如果美中貿易談判未能達成美國期望的結果,特朗普政府會采取更強硬的行動。”
關稅難擋中國鋼鐵 繞道進入使美國產業承壓
本周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對特朗普政府加征鋼鋁關稅一事進行了回應,他說:“我要強調的是,搞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對鋼鋁產品加征高額關稅後,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在內的部分貿易夥伴獲得了豁免,而受衝擊的中國製造商則已將產品轉銷至全球其他市場。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24年美國鋼鐵進口主要來自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和韓國,來自中國的鋼鐵占比不到2%;此外,美國鋁產品進口中,近六成來自加拿大,而中國僅占4%。
不過,美國鋼鐵協會(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日前發布報告指出,盡管美國境內對中國鋼鐵的需求放緩,中國依舊是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 年,中國鋼鐵產量預計將連續第五年超過 10 億噸,並在該年度出口超過 1 億噸的鋼鐵,這一數值已超過美國全年鋼鐵總產量。
該報告強調,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的背後,離不開北京方麵的補貼支持。除扶持國內產業外,北京還協助鋼鐵企業在海外設廠,例如大舉投資東南亞,使印尼鋼鐵產量在過去10年增長600%。這種跨境補貼也成為中國通過第三國轉運鋼鐵進入美國、規避美國關稅的重要手段。
對此,赫什在接受采訪也提供了近似的分析,他說:“目前的情況是,這些鋼鐵產品並未直接進入美國市場,而是通過第三國進入。有時是以初級金屬產品的形式進入,有時則被加工成更高附加值的成品。例如,我們看到中國對外直接投資(FDI)在墨西哥、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大幅增長。他們正通過擴大海外製造基地,利用這些國家對美國市場的更有利準入條件,將產品間接輸送至美國。”
而在最新關稅宣布後,美國鋼鐵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凱文·鄧普西(Kevin Dempsey)發表聲明,對特朗普總統保護美國鋼鐵產業的舉措表示歡迎。聲明指出:“我們期待與總統及其政府密切合作,製定強有力、煥發活力的貿易政策,以應對外國市場的扭曲政策和做法,這些行為正在破壞美國鋼鐵製造商的公平競爭環境。”
此外,有美國鋼鐵業界人士向本台表示,外國政府無論是對本國鋼鐵產業進行補貼,或是采取跨境補貼的方式,都會造成國際市場扭曲,進而衝擊美國的鋼鐵業:“在政府高度幹預的國家,鋼鐵產量過剩可能導致鋼鐵進口激增,對本國鋼鐵生產商構成威脅。此外,外國政府提供的跨國補貼也可能扭曲市場競爭環境。”
![](/data/news/202502/13/3c6c75b89f8dadab46fa99a767c44287.png)
圖為中國沈陽的鋼材批發市場。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布,將於今年三月中旬對鋼鐵和鋁製品加征25%關稅。
關稅影響尚未顯現 但中國礦業低迷早有端倪
不過,在中國礦業界工作的謝先生告訴本台記者,他所在的行業尚未直接感受到美國關稅的衝擊。但他指出,近年來礦業已相對低迷,因為其合作的鋼鐵業國企主要依賴內銷,而鋼鐵內銷又受到中國經濟增長停滯和房地產爆雷的影響。
謝先生說:“我們礦業主要是出口鐵礦,為鋼廠供貨、煉鋼用的。所以如果鋼廠鋼材價格受到影響,它對我們的需求跟價格也會跟著降下來。中國的鋼鐵企業盡管出口有一部份,但受影響更大的是國內需求,搞基建和房地產的。這些年鋼材價格下跌主要受中國國內經濟影響,國內經濟不太景氣,房地產和基建支出都不行,所以價格就漲不上去。”
針對中國鋼鐵供應鏈上遊尚未受到關稅影響的情況,張菲利在接受本台采訪時也表示,新一輪關稅最終將對美中製造業產生影響,但其作用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傳導至供應鏈,並且最終的影響方式可能超出外界預期:“舉例來說,如果中國鋼鐵生產商無法找到其他市場,其鋼鐵價格可能會下跌,從而降低中國產品製造商的生產成本,例如洗碗機、手機等產品的製造商。由於這些產品目前尚未被征收關稅,它們仍可能以大規模出口至美國。”
保護產業與削弱競爭間的平衡 學者:關稅影響仍有待觀察
此次美國針對鋼鐵和鋁施加的關稅將帶來的具體效力也引發了討論。美國華盛頓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中國分析中心特約研究員陳啟亨(Qiheng Chen)在接受采訪時告訴本台記者,該關稅的具體效力取決於最終受到豁免的國家範圍:“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鋼鐵和鋁關稅包含多項豁免,並經曆了多次調整,最終削弱了其整體影響。相比之下,新一輪關稅目前尚未設立豁免條款。......而特朗普總統此次是否會與部分國家達成協議,調整或撤銷部分新關稅,仍有待觀察。”
有學者則對關稅的負麵效果提出警告。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美國商務部前助理部長杜斯特伯格(Thomas Duesterberg)向本台表示,從2018年關稅實施後的數據來看,相關關稅將推高美國汽車製造和農業機械等產業的成本,削弱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此外,鋁製品產業對能源供給高度依賴,完全依靠美國本土生產未必是最優解。
杜斯特伯格說:“我的看法是,我們需要專注於依賴可靠的供應商和盟友,以在西方聯盟內建立自給自足的能力,並將中國排除在外。......我們需要重視‘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概念,對朋友和對手一視同仁地單方麵征收關稅,並不能實現這一目標。”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專研國際經濟和金融的高級研究員史蒂文·卡明(Steven Kamin)也分析認為,新關稅將主要衝擊美國本土製造商和盟友國家:“這些關稅將有利於美國的鋼鐵和鋁業生產商,但同時也會推高成本,進而壓縮依賴這些原材料的美國製造業的利潤。整體而言,美國的製造業活動與就業將受到不利影響。此外,這些關稅對美國主要的鋼鐵和鋁進口國——如加拿大、墨西哥和德國造成的衝擊更為嚴重,而對中國的影響則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