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攝像頭可人為操控360度旋轉,我老婆現在白天在屋內都要拉上窗簾。”陝西寧強村民周先生說。
村民反映鐵路旁新裝的攝像頭侵犯隱私
周先生43歲,是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陽平關鎮站向成都方向4-5公裏鐵路沿線的村民。
周先生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自己常年在外務工,家中僅父母和妻兒,“我們家門口是寶成鐵路,一牆之隔就是鐵軌。2024年11月份,我家正對麵的鐵軌邊突然安裝了一個攝像頭。”周先生說,施工人員在安裝攝像頭時,自己的父親發現攝像頭的高度和位置不合適,便向施工人員提出異議,但對方稱自己僅是安裝人員,因此在與周先生父親發生口角後,仍安裝了攝像頭。
周先生回憶,攝像頭安裝完畢後,施工人員告知自己父親稱,此攝像頭僅用作檢查鐵軌,為此,其父親也就默許了這一做法,直到自己15歲的孩子放學回家,“老年人不懂攝像頭,但孩子懂,我娃一看到那個攝像頭,就發現這攝像頭的鏡頭不僅能拍攝出高清視頻,還可以人為在後台操控360度旋轉。”
周先生說,自家的院牆高2.2米,二樓高約4米,而這電線杆高約5米。他愛人的臥室就在二樓,床緊靠著窗戶,從床上能清楚地看到攝像頭,“我愛人多次給我打電話說,她平日在家就有種誰在盯著她的感覺,導致她現在白天也得拉著窗簾。”
周先生表示,他曾多次報警並尋求政府部門的幫助,但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我們當地鐵路公安說,這個攝像頭是由漢中工務段建設組選址安裝的,讓我去找他們,但漢中工務段建設組一直不出麵解決問題。搞得我們現在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周先生無奈地說。
攝像頭正對二樓臥室,建設方稱盡快處理
周先生愛人提供的視頻顯示,周先生一家的房屋緊鄰鐵軌,從二樓視角看到該房屋的麵前是一小排平房,在平房的中間突兀地出現了一根白色電線杆,電線杆的一頭安裝著一攝像頭,從二樓臥室的床上能直接看到攝像頭。電線杆上印有“治安視頻采集點”字樣,落款為西安鐵路公安局西安公安站陽平關站派出所。
2月10日上午10時許,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係西安鐵路公安局,一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已接到過關於周先生家門口攝像頭的相關報案,將盡快聯係陽平關站派出所核實,但未得到回複。
11時許,記者聯係漢中工務段,一工作人員稱,已將問題進行了記錄,將盡快核實。隨後,該工務段工作人員回複稱,已詢問了該段施工組的多位負責人,但對方均稱未接到相關投訴,“我們後續會對該線路的相關人員進行調查,現在首先要解決周先生反映的家門口監控攝像頭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直接聯係周先生,並對攝像頭進行處理,感謝媒體對鐵路工作的關注。
律師:治安視頻收集點在維護社會治安的同時,也應注意個人隱私保護
針對周先生的遭遇,北京德恒(西鹹新區)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寶坤指出,《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明確個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權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周先生及其家屬要求保障其隱私權係合理主張,相關部門應予以處理。
李寶坤律師強調,2024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係統管理條例(草案)》,指出要規範公共安全視頻係統建設和使用,更好維護公共安全、保護個人隱私。該條例在設備設置上明確規定了社會公共區域的視頻圖像采集設備,應當與居民住宅等保持合理距離、設置提示醒目標識。同時,係統的主要設備類型、點位分布等資料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除此以外,該條例也明確了視頻圖像信息的采集、使用、管理過程中應當采取保護性措施來保障公民隱私不受侵犯。公民及任何組織均有權反映公共安全視頻係統期間產生的問題。
他表示,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與誤會,相關部門可向周先生及其家屬宣傳治安視頻采集點的作用以及隱私保護措施,讓周先生及其家屬了解視頻監控是為了維護公共安全,同時也保障他們的隱私安全,增強對視頻監控的理解和信任。如周先生發現治安視頻圖像的采集、使用實際侵犯了其隱私權,其向公安機關等部門在履行對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係統的監督管理職責時的違法行為進行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及時查處。對查處結果不符的,周先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侵權主體承擔責任或行政訴訟要求政府機關依法履行法定職責。